王茵
摘 要:車站的出入閘機、售票機和增值機是地鐵系統中由乘客直接操作的機電一體化設備,特點是技術含量高且其運行深受乘客行為的影響,管理(包括維護維修)難度大。作者赴港考察、培訓后,從分析港鐵對出入閘機、售票機和增值機的管理模式入手,進而揭示港鐵AFC系統管理的獨到之處,為國內地鐵完善AFC系統的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地鐵;自動售檢票系統;管理;借鑒
1 港鐵AFC有關設備的運行情況
2013年,港鐵日載客量為510萬人次。市區各線有超過一千一百部出入閘機、超過四百四十部售票機和一百五十部增值機。最繁忙的出入閘機,每臺每天超過一萬二千人次使用;最繁忙的售票機,每臺每天售出超過一千張車票。另外,每天平均客流量都超過二十萬人次的車站有五個以上。如此壓力之下,出入閘機、售票機和增值機仍然能順暢運轉。
2 港鐵AFC系統管理的實施
2.1 政府層面的指引
香港政府平衡社會要求和港鐵利益,通過了一系列的法規性文件,指引港鐵營運。例如,香港政府認定港鐵的AFC系統為關鍵性的服務系統,對其服務標準作出規定。港鐵也就AFC系統的相關設備的可使用率做出了公開承諾。如,承諾車站“三機”設備的可使用率在98%以上。這些承諾,成為相關部門和員工的工作目標。
2.2 公司層面的統籌
2.2.1 新線設計階段的介入。此階段,AFC管理部門有專人參與港鐵設計部有關AFC技術要求的規劃,向設計部提供多年積累的設備運行經驗數據、設備制造商實力、升級改造潛在需求等。在指標要求與成本控制之間達致合理平衡,不盲目追求高配置,力圖簡單實用。
2.2.2 新線建設階段的學習。在港鐵項目工程部的協調下,AFC管理部門派人參與新線AFC設備承建商的安裝施工、各項測試、設備移交驗收。通過與承建商溝通合作,提前熟悉設備的運行原理、技術特點。
2.2.3 運營質保期的提升。港鐵非常重視與承包商在合同協議中簽訂質保期服務,合理利用質保期提升自身技術。通常質保期為一年,這一年被港鐵稱為“寶貴的一年”。這一年中新設備出現的故障與維修,都被詳細記錄。在配合承包商維修維護工作中,港鐵技術員觀察、發問、動手,摸清設備的故障原因、維修過程,測試系統使用,備品備件配貨等,為質保期過后設備管理、制訂維護維修策略夯實基礎。
2.2.4 日常運營的技術支撐
(1)研發培訓中心:港鐵設立AFC研發培訓中心,有獨立測試委員會(例如,升級軟件要安裝到車站設備之前,必須經該委員會審查)。該中心不僅負責一般的操作培訓,還承擔技術革新和系統聯合調試工作。港鐵AFC系統采用了美國、法國、瑞士、澳大利亞、香港等多國(地區)產品,但不同公司產品被優化集成,在終端設備的可靠度、穩定度上也集成了各公司產品的優勢,亦防止了唯一供應商的壟斷。(2)中央維修廠:為整個地鐵系統的電子設備(包括AFC的電子設備)提供全面的維修和檢測,還提供故障分析、事故調查、技術革新和預防性維修等技術支持。
2.3 部門層面的運作
2.3.1 人員選拔。嚴格挑選AFC維修人員,所有人員都經考查、測試和面試等綜合考核,優中選優。尤其注重現場工作經驗。
2.3.2 資源整合(TSO模式)
(1)每條線路的所有車站,分成若干組,每組配備一個維修工作隊(若干專職維修人員)、一批常用維修物料和器材,既便于人、物快速到達維修現場、又降低運行成本。(2)站務人員參與簡單維護。培訓站務人員掌握簡單的維護技巧、故障判斷,既便于簡單故障的及時恢復,也便于其向各維修組準確匯報故障情況、贏得時間和減少專職維修人員配備。(3)外部維修資源引入。如果港鐵自己維修不具備成本優勢和時間優勢,則通過招投標形式將其外包給設備制造商,自己維修人員負責跟蹤管理。
2.3.3 組織架構(見圖1)出入閘機、售票機和增值機管理的關鍵單位:
(1)車務營運組:每天行車前進行例行測試,及時發現故障并即時修復;監控車站AFC設備運行情況;現場處理簡單故障;故障及時報修及跟蹤。
(2)設備維修/支援隊:車站維修工作隊由一名車站維修工程師、兩名維修指導員、四名技術員和技工組成,可以二十四個小時輪班工作,負責現場維修、更換備件;定期開展預防性檢測及維修。支援隊則由一名技術經理、一名支援經理、兩名工程師和若干其它維修人員組成,負責維護維修工作的指導和協調、外包維修項目的監管、特殊故障檢測等重要維修工作。
(3)設計及支援組:統籌所有AFC前臺設備技術問題;系統軟硬件的升級;參與新線的AFC項目的設計、建設。
(4)設備維修工場:負責大型檢測維修、備件分發、監管設備供貨商、維修數據匯總分析。
平時,各單位通過日常維護維修、定期預防性檢修、周期性重大維修等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另外,上述架構中的六個單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總結維護維修工作及并提出改進措施。例如,將經常出現的故障,突發的大面積事件進行分類總結,制訂故障處理指引,并且有針對性的進行演練,使每位員工掌握故障的處理技術,提高故障處理能力。
3 港鐵AFC系統管理模式的啟示
3.1 市場化運營。港鐵是上市公司,運營遵循市場規則,有一套完全適應市場和本地特點的企業化運營機制,涵蓋了成本核算、資源配置、管理手段等方方面面。AFC系統的管理也充分體現了市場理念,如設備的配置力圖簡單實用、主動引進市場維修資源,以降低成本。
3.2 全程化管理。港鐵多年的運營實踐與經驗積累,使其能從公司全局高度重視和統籌各部門的協調配合。AFC管理貫徹于港鐵發展戰略的各個環節:新線設計、建設、日常運營、突發事件應對等等,得以集中全公司之力,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3.3 技術上突破。港鐵在采購設備的同時,注重吸收、消化設備的技術,同時立足自身力量,開發創新以維持核心競爭力,防止供應商的壟斷。多年的努力,使其不但能集成各供應商的長處,而且可以自行升級改造,把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3.4 人力資源的高度開發。人是技術和管理的載體,港鐵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的利用、開發。不論是人員招募、薪酬設計、培訓考核等等,都舍得大投入,始終保持了一支穩定、高素質的隊伍。員工歸屬感強、積極性高,迸發出強大的創造力,為公司的發展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3.5 組織架構與運行的不斷完善。根據業務的發展和維修任務的變化,港鐵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和改進AFC維修隊伍的組織架構和具體運行,最終形成分區與分組結合,一線與二線結合,固定維護與流動維修結合、應對性維修與定期檢修相結合的架構與運行體系,使AFC維修維護機動靈活,富有效率。
4 結束語
港鐵在實施售檢票維護維修管理方面,除了達到安全、可靠、高效率及低成本,注重引進新技術,不遺余力研發新產品外,同時還有計劃、有規劃地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深負責任感,有著精湛技術的地鐵售檢票維護維修人員,并充分挖掘每位員工的內在潛力和發揮其聰明才智,獎勵對工作對集體有幫助的想法和行為,實現人員與工作任務協調匹配,從而保證運營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從港鐵多年的發展來看,這些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裴順鑫,張寧.地鐵自動售檢票系統的互聯標準[J].都市快軌交通,2007.
[2]陳鵬輝.城市軌道交通自動售檢票系統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