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潔琴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 浙江杭州 310006
運用分隔膜密閉式輸液接頭在預防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中作用分析
施潔琴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 浙江杭州 310006
目的:探討分隔膜密閉式輸液接頭在預防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選取使用中心靜脈管患者11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實驗組每5d更換1次分隔膜密閉式輸液接頭,對照組患者每5d更換1次傳統的正壓接頭。比較兩組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生率。結果:實驗組發生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2例,對照組發生10例,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分隔膜密閉式輸液接頭能降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發生率,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分隔膜密閉式輸液接頭;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預防
近年來,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在臨床廣泛應用。該方法避免了化療藥物外滲引起的化學靜脈炎與組織壞死等不良反應,具有操作簡便安全、留置時間長、維護方便等優點[1]。然而由于導管接口長期留置使用易滋生病原微生物,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CRBSI)等并發癥日益突出[2],增加了患者疾病治愈難度,因此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具有重要意義。我院采用Q-SyteTM分隔膜密閉式輸液接頭完成患者輸液治療,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使用中心靜脈管患者110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實驗組中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齡29~68歲,平均年齡(56.3+4.4)歲;體重49~87kg,平均(61.3+6.5)kg;置管時間13~29d,平均(24.6±2.3)d。對照組中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齡32~70歲,平均年齡(55.6+5.1)歲;體重51~88kg,平均(60.8+7.2)kg;置管時間14~30d,平均(23.3±1.5)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導管留置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兩組患者CRBSI發生率比較
1.2 方法
1.2.1 操作技術操作護士均經過專業培訓及資格認證,熟練掌握靜脈置管穿刺技術及導管操作和維護,嚴格按照已制定好的流程進行各項操作,確保無菌操作。
1.2.2 導管維護兩組在進行各種靜脈治療前均使用2%氯乙定對輸液接頭進行嚴格消毒,并使用無菌方巾包裹固定連接裝置,穿刺部位透明敷貼每天更換1次,無菌方巾及輸液裝置每天更換1次。實驗組QSyteTM分隔膜密閉式輸液接頭每5d更換1次,對照組傳統正壓接頭每5d更換1次。
1.3 觀測指標及判定標準[3]對兩組留置中心靜脈導管患者發生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情況進行記錄,并比較分析。同時對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進行監測和記錄。CRBSI臨床診斷標準為:導管留置患者有菌血或真菌癥,有感染的表現且排除其他感染源,至少外周血標本有1次陽性結果,且符合下列至少1條:①導管半定量或定量細菌培養陽性,同時導管內血與外周血細菌培養結果一致;②中心靜脈導管和外周靜脈定量血培養陽性,且導管內血培養菌落群數至少5倍于外周血;③導管內血至少比外周血提早2h培養出細菌。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所得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CRBSI發生率為3.6%,對照組為18.2%,實驗組感染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結果見表1。
導管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如CRBSI有許多外源性因素。操作人員置管技術不熟練、無菌操作觀念不強、封管方法不正確等極易引發患者感染[4],因此正確有效的導管操作及維護十分重要。醫師和護理人員需要掌握熟練的操作技術,加強學習,不斷掌握新知識;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及時總結工作經驗,提高護理質量。導管型號、敷料、和置管部位的選擇應根據患者的年齡、體型、血管粗細以及實際的疾病情況,選擇必須具有針對性,不能全體化。患者對PICC知識的了解也影響并發癥和感染的發生,持續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及家屬的依從性,減少發生CRBSI危險。重視外源因素對CRBSI的影響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對降低CRBSI發生率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對患者使用Q-SyteTM分隔膜密閉式輸液接頭,同時對護理技術、無菌操作等可能引發感染的外源性因素嚴格控制,結果顯示使用分隔膜輸液接頭后患者CRBSI發生率明顯降低,表明Q-SyteTM能減少患者由于導管接口長期留置而引起的感染。其主要原因為分隔膜密閉式輸液接頭有其獨特的優勢[5]:接頭為光滑曲面,清潔消毒時能夠更快速更清潔;整個接頭完全通透,便于護士觀察,沖管更安全;流經通暢且無邊緣縫隙,減少了細菌的存留和定植。綜上所述,分隔膜密閉式輸液接頭減輕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醫療費用,值得推廣使用。
[1]李彩鳳,牟春山,張煥,等.分隔膜接頭在PICC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中的作用[J].中國醫療前沿,2012,7(9):72.
[2]程美芳,劉世平,林春燕,等.197例放療患者PICC置管的護理體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7):1075-1077.
[3]史雯嘉,嚴鵬.分隔膜無針密閉式輸液接頭在小兒輸液治療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116-117.
[4]李莉,王亞秋,李淑霞,等.PICC置管患者引起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外源因素探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8):102-103.
[5]吳秀紅,鄔亞萍.分隔膜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在兒科護理中的應用[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4,30(1):93-94.
R473.5
B
1009-6019(2014)09-00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