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良 王海風
濮陽市第三人民醫院 河南濮陽 457000
人性化服務在60例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王青良 王海風
濮陽市第三人民醫院 河南濮陽 457000
目的:探討人性化服務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我科于2013年2月10日至2013年8月10日的6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3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藥物治療,30例觀察組患者加以人性化護理服務,對病癥好轉程度進行分析。結果:人性化護理組(觀察組)病情好轉程度、心理改善狀況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服務在糖尿病護理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推廣意義。
人性化服務;糖尿病;胰島素;護理
糖尿病是一種由于人體內胰島素分泌失常而導致心臟、神經、眼組織受損的代謝性疾病,臨床特征為多飲、多尿、全身無力,可通過檢查體內尿糖、血糖、糖基化血紅蛋白(HbA1c)、血清胰島素來判斷病癥,糖尿病在臨床治療上可引發多類并發癥,如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炎癥等,需及時采用胰島素進行人性化綜合護理治療,將人性化護理與藥物治療緊密結合可為患者在情感、心理上提供更多良性需求,利于病情好轉[1]。本研究針對我科2013年2月10日至2013年2月10日的6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調查對比,現論述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60例均為我科2013年2月10日至2013年8月10日的住院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47~82歲,有16例患者年齡<60歲,19例年齡60~70歲,25例年齡>70歲,平均年齡(65.3±7.6)歲;病史5~18年,平均病史9年;餐后2h血糖13.3~21.5mmol/L。60例患者被隨機分為30例觀察組與30例對照組,組內正常情況下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在患病程度、年齡上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人性化護理
護理人員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對30例對照組患者進行藥物治療,采用人性化服務護理方法(心理干預護理法、胰島素治療法、優質護理法)對30例觀察組患者進行護理。心理干預護理:依據患者個人生活習慣、文化程度開展相關宣教引導,講解糖尿病常識,提其自信心;定期進行心理咨詢、語言溝通,以滿足患者易煩躁、發怒、焦慮、抑郁心理需求,增加護患語言互動,充分體現與患尊重和關懷;需耐心指導患者進行心理、治療配合,忌承受消極心理、病痛壓力;以親切語氣鼓勵患者進行心理康復治療[2]。胰島素治療:護理人員需規范胰島素注射治療方法,依據患者血糖血脂含量、身體狀況、體格重量進行分類,控制患者胰島素注射時間、劑量以及餐飲時間;對夜晚高血糖患者進行餐前1h皮下胰島素注射,其他患者餐前半小時注射;依據具體情況調整胰島素注射護理人性化方案[3]。優質護理:護理人員要幫患者進行防暑御寒,選擇最合適輸液治療方式,需在冬季通過熱水袋來提升患者手部溫度,以在靜脈充盈情況下減輕疼痛;輸液前對患者進行按摩,以耐心、熱情護理方式改善病人情緒,利于病情好轉;穿刺過程保持微笑,積極引導患者配合注射治療;調整最佳胰島素注射注射角度方式,以30°~40°角度對皮下脂肪多患者進行注射,以90°角度對體型微瘦患者進行治療;皮下注射需認真護理,悉心安撫,以降低患者恐懼感、不適感[4]。
1.3 判斷標準
護理治療效果:很好:患者尿糖、血糖指標正常。良好:患者尿糖及血糖指標得到有效降低。失效:患者尿糖及血糖指標上升、病情進一步惡化。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并配合Epidata雙向核查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獨立樣本t檢驗各指標,X2表示率的比較值,a=0.05。
護理治療效果很好良好失效觀察組30例17例(56.66%)11例(36.66%)2例(6.66%)對照組30例12例(40%)8例(26.66%)10例(33.33%)
觀察兩組數據進行結果比較,P<0.05,說明有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以患者作為中心的人性化服務護理改變了傳統意義上以藥物、疾病作為醫治中心的護理模式,適應了現代醫學技術新發展。護理人員需將人性化護理與常規藥物治療緊密結合起來,對患者心理、情感、生理、社會等多方面需求進行認真分析,轉變護理目標,以提供更優質臨床護理服務。我院通過對2013年2月10日至2013年8月10日的60例住院患者進行分組調查研究,發現人性化護理服務對治療糖尿病具有積極臨床推廣意義。
[1]王桂鳳.人性化服務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婦兒健康.2013(06)
[2]曹利蕓.人性化服務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180例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2(22)
[3]遲星云,宋桂芳.人性化護理方式對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25)
[4]陳寶如.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病人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2(08)
R473.5
B
1009-6019(2014)09-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