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會
平頂山市解放軍152中心醫院 河南平頂山 467000
斷指再植術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初探及護理
李小會
平頂山市解放軍152中心醫院 河南平頂山 467000
目的:研究斷指再植術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及護理方法。方法:選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間收治的80例斷指再植患者,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80例/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在常規方法基礎上給予干預護理,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血管危象發生概率以及斷指再植成活率。結果:經過本院的分組護理,觀察組的危象發生率為8.75%,對照組的危象發生率為27.50%,觀察組的危象發生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的再植成活率為93.75%,對照組的再植成活率為80.00%,觀察組的再植成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斷指再植出現術后血管危象等危險因素可造成治療效果減弱,因此需采取具有預見性的措施,以防止血管危象發生,從而提升再植成活率。
斷指再植;血管危象;原因分析;護理
斷指再植技術是顯微外科與手外科中的專門技術,主要目的是為了挽救患者的斷離手指,讓患者能夠恢復手部功能[1]。斷指再植技術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就是血管危象,所以采取針對性的醫療措施預防血管危象是斷指再植成功的關鍵,即恢復患者手部功能的重點,而血管危象是否出現和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在分析出血管危象原因的基礎上提高護理水平,以避免血管危象發生[2]。選取本院自2012 年1月~2014年1月間收治的80例斷指再植患者,對其進行隨機分組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間收治的80例斷指再植患者,隨機分組之后,對照組40例患者,其中男性占29例,年齡在18~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3±11.6)歲,女性患者占11例,年齡在19~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7±12.4)歲,其中刀傷斷指占2例,電鋸斷指占8例,絞傷斷指占23例,其他致斷指占7例;觀察組40例患者,其中男性占22例,年齡在16~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7±12.7)歲,女性患者占18例,年齡在17~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5±12.1)歲,其中刀傷斷指占9例,電鋸斷指占12例,絞傷斷指占11例,其他致斷指占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致傷因素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從選取的兩組患者,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采用干預方法進行護理。主要有:①心理護理。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告知患者手術進展,疏緩患者不安情緒,加強溝通幫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②疼痛護理。斷指再植手術麻醉之后,患者疼痛護理非常關鍵,可適量使用鎮痛藥物幫助患者緩解疼痛。③功能恢復。患者術后之后,護理人員需根據斷指再植恢復標準,對患者進行手指功能評價,及時制定功能恢復計劃,幫助患者恢復功能。
1.3 效果評價
隨訪之后,患者斷指無腫脹、疼痛消失,基本活動功能恢復,無并發癥產生,X射線下斷指部位骨折處融合良好。
1.3 本次對照組和觀察組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使用t檢驗,技術資料使用(%)表示,用x2進行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統計學方法
經過本院的分組護理,觀察斷指再植過程中出現危象例數占4例,則觀察組的危象發生率為8.75%,對照組在進行斷指再植的時候出現危象例數占11例,則對照組的危象發生率為27.50%,經統計學分析,觀察組的危象發生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經本院隨訪之后,針對患者的斷指進行康復效果評價,得出觀察組斷指再生例數占38例,對照組的斷指再生例數占32例,則觀察組的再植成活率為93.75%,對照組的再植成活率為80.00%,觀察組的再植成活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危象發生以及斷指再生統計
3.1 斷指再植出現血管危象影響因素
3.1.1 手術風險因素
如果臨床醫生沒有準確的判斷出血管的損傷程度,或者沒有對血管壁內的絮狀漂浮物進行仔細的觀察,還有對血管損傷部位的修剪不徹底就直接的對血管端端吻合,加上在縫合時有時存在不對稱的情況等,這些原因都可能出現血栓[3]。
3.1.2 環境風險因素
病房的室溫過高會引起組織的耗氧代謝加劇,病房室溫過低又會引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受到影響,或者由于外部條件使患者焦躁、煩悶,加上患者的睡眠受到影響都會出現血管危象。
3.1.3 心理風險因素
斷指患者由于手指斷裂、疼痛,或者擔心手術的預后效果不好,使得患者出現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的情緒,從而使患者的交感神經異常興奮,使得血管出現劇烈收縮或痙攣,從而出現血栓。
3.1.4 吸煙因素
煙中的有害物質可以使患者的小動脈收縮,使得血液循環受到影響,此外,還能使血小板凝集,使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導致血液流速過慢,從而使血栓出現。
3.1.5 疼痛因素
斷指再植術后往往會引起患者手術部位劇烈疼痛,疼痛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都造成巨大的影響,在緊張的情緒下疼痛感往往會更加強烈,這無疑又加劇了患者的疼痛和心理負擔,疼痛使機體產生應激反應,增加兒茶酚胺的釋放,使血管出現收縮或痙攣,從而出現血管危象。
3.2 結果分析
經過本院的分組護理,觀察組的危象發生率為8.7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7.50%,另外觀察組的再植成活率為93.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0%。由此可見,在護理過程中加強護理可以有效的促進患者患指的功能恢復和再生。
[1]蘇玉芳.斷指再植術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外醫學研究,2011,19:85-86.
[2]余王芬.小兒斷指再植術后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醫正骨,2012,11:79-80.
[3]劉曉芳.斷指再植術后發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1,03:274-276.
R473.6
B
1009-6019(2014)09-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