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燕
湖南省瀘溪縣人民醫院B超室 湖南瀘溪 416100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先天性心臟病47例的體會
康海燕
湖南省瀘溪縣人民醫院B超室 湖南瀘溪 416100
目的:探究多普勒彩超診斷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應用價值,為后期臨床診斷提供參考。方法:選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間門診收入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行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測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測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檢出率為94.0%,本組患者經多普勒超聲檢測與手術確診的檢測結果、過隔分流束直接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普勒彩色超聲診斷先天心臟病的準確率高,具有顯著的特異性,對于先天心臟病的定位、診斷及治療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值得在后期臨床中推廣及應用。
彩色超聲;多普勒彩超;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屬于一種先天心臟畸形疾病,其主要分為動脈導管未閉、室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癥、房間隔缺損等畸形,大多數患者均需手術治療。盡早發現、治療、預防先天性心臟病的發作均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每年新生兒中患該病者約10~15萬人次,其中活產嬰兒中該病的發病率約在7%左右,其中一半以上為左至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臟病[1]。多普勒彩超的心動圖具有無創、易于重復、簡便等優勢,其已被廣泛應用在心血管疾病的監測中。筆者特于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間對我院門診收入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研究,取得較好的成效,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期間我院門診收入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2-57歲,平均(31.2±2.4)歲;臨床癥狀表現主要為:呼吸道感染15例,發育遲緩5例,活動能力降低8例,呼吸急、大汗6例,氣短、心悸11例,伴隨紫紺1例,昏厥4例。50例患者及其家屬均對研究過程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檢測方法
使用美國Acu son生產的128×P10型多普勒彩色超聲血流現象系統,其具有多普勒連續超聲、M型超聲、多普勒脈沖超聲、多普勒彩色血流顯像及二維超聲5種檢測功能,探頭頻率為3MHz。50例患者經行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查,患者均取左側臥位。進行常規經胸部多切面顯像,檢測重點是畸形位置及其與周圍組織的空間解剖關系、血流異常情況等,密切觀察并判斷患者是否合并有其他心血管畸形。對肺動脈高壓的診斷依據三尖瓣的反流壓差法進行預判斷。對四腔心切面、左心長軸切面及心底短軸切面進行檢查。對心胸部大血管的起始方向和直徑、房室大小、室間隔和房間隔是否中斷進行觀測,使用多普勒彩色超聲心動圖評估患者肺動脈內壓力,并和心導管測量肺動脈內壓進行對比。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患者多普勒超聲診斷結果與手術診斷結果。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的收集與處理均由我院數據處理中心專門人員進行,保證數據真實性與科學性。初步數據錄入EXCEL(2003版)進行邏輯校對與分析,得出清潔數據采用四方表格法進行統計學分析,分析結果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經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測與手術確診結果比較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多普勒超聲檢測本組患者室間隔缺損者17例,手術診斷17例;超聲房間隔缺損者14例,手術診斷14例;超聲動脈管不閉者16例,手術診斷16例;超聲三尖瓣裂者0例,手術診斷3例。詳見表1.
表1 患者經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測與手術確診結果比較(n;%)
2.2 患者經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測與手術測量的分流束直徑比較
本組患者經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測過隔分流束直徑為0.82cm,手術測量結果為0.86cm。詳見表2.
表2 患者經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測與手術測量的分流束直徑比較(n;cm)
2.3 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測結果的準確率分析
本組患者經超聲檢測并經手術確診顯示,超聲診斷先天心臟病的準確率為94%。詳見表3.
表3 多普勒彩色超聲檢測先天性心臟病結果的準確率分析(n;%)
先天性的心臟病屬于是一種先天性的嚴重疾病,解剖分型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及動脈導管不閉,該癥的主要并發癥有發紺、心衰、蹲踞、發育障礙、胸痛、暈厥、肺動脈高壓、猝死等。在較兩種以上心血管病變同時存在時,會出現心臟結構紊亂現象,因此要求超聲診斷醫師具備清晰邏輯分析能力和準確解剖定位知識[2]。
心臟解剖結構主要可分為心室、心房、大動脈三個部位和動脈圓椎、房室瓣兩個連接節段,根據這五大部分分別依次對其部位和畸形類別進行確定。法洛四聯癥在先天心血管病中的發病率約為10%[3]。檢測聲象圖顯示肺動脈狹窄、主動脈跨騎于室間隔之上、右室肥大、室間隔缺損四類特征;心內膜墊完全性缺損極易并發原發性房間隔缺損,及室間隔的缺損等;室間隔缺損伴隨動脈導管不閉時,其超聲檢測的聲像圖明顯可見室間隔呈現連續性中斷,大動脈及心室水平均出現異常分流束[4]。因為先天心臟病的發病原因、病理、病變類型、病情發展的因素多樣且復雜,導致其常發生時常伴隨多種并發癥,在多普勒彩色超聲成像的圖像中也表現極為復雜[5]。因此在臨床診斷中除了熟練掌握該癥的聲像特征之外,還應該準確掌握該癥的診斷及鑒別依據,同時結合患者病史、臨床癥狀、體征和其他輔助檢查以準確確定并診斷[6]。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本組患者經多普勒彩超診斷室間隔缺損者17例,房間隔缺損者14例,動脈管不閉者16例,超聲三尖瓣裂者0例,誤診3例。其診斷先天心臟病的準確率為94%。更好地證明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先天心臟病的顯著臨床價值,其無創、簡便、快捷等優勢,值得在后期臨床診斷中進一步推廣和使用。
[1]徐學增,石廣永,陳亞武,等.全胸腔鏡下先天性心臟病手術1281例[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2,28(4):195-197.
[2]俞勁,蔣國平,葉菁菁,等.28772例先天性心臟病超聲心動圖診斷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1,32(5):523-524.
[3]王曉航,吳珍,莫緒明,等.先天性心臟病嬰兒生長發育狀況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12,33(6):441-445.
[4]王華,高劍波,褚雯,等.超聲聯合CT診斷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價值探討[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4,23(2):117-120.
[5]楊艷東,張永良.孕11~14周胎兒超聲軟指標在胎兒心臟結構評估中的價值[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9(3):188-192.
[6]于嵐,林光耀,朱麗紅,等.聯合多切面法在產前超聲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中的應用價值[J].中華圍產醫學雜志,2014,17(2):99 -103.
R445.1
B
1009-6019(2014)09-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