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瑞 楊文福 田富國
1山西省西山煤礦總公司職工總醫院胸外科 山西太原 030053 2山西省腫瘤醫院乳腺科 山西太原 030013
乳腺疾病的診斷方案研究
寧瑞1楊文福2田富國2
1山西省西山煤礦總公司職工總醫院胸外科 山西太原 030053 2山西省腫瘤醫院乳腺科 山西太原 030013
目前,乳腺疾病也是病發率極高的疾病之一。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急速上升,位居婦科惡性腫瘤之首,一定意義上嚴重威脅了婦女的身體及心里的健康,早期的病情診斷尤其重要,當前醫學領域常見的診斷方式包括鉬靶攝影、計算機體層攝影、超聲、體格檢測、核磁共振成像、活組織檢查、乳管內窺鏡檢查等等。
乳腺疾病診斷方式
1.1 體格檢查
體格檢查是診斷病情的一個重要的步驟,一個經驗豐富的專科醫生所做的臨床檢查比影像學檢查及其他的檢查方式有著更大的參考價值。觸診和視診是體格檢查最主要的內容。專科醫生若是重視一些如乳頭異常溢液、乳暈水腫、與例假周期無關聯的乳腺局限性腺體增厚、乳房皮膚局部濕疹等等一些輕微異常的現象,再和觸診有效地結合診斷病情,就可以較早的發現乳腺疾病,并在早期確診,進行有效治療。首先進行的是視診,包括觀察乳頭的對稱情況、乳頭是否有抬高或內陷、皮膚是否下陷及是否有"酒窩征"或者"桔皮樣的外觀"等一樣現象。然后讓病人平臥,進行觸診,用手指按照順時針的順序針對四個象限進行檢查,來確定是否有腫塊以及它的大小、表面皮膚的光滑程度、質地、活動度及有無出現和皮膚、胸壁粘連的情況。然后進行檢查兩側腋窩淋巴的具體情況。
1.2 X線檢查
鉬靶攝影檢查技術開始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目前已經發展相對成熟,已經具備了診斷準確率高、費用較低、操作簡易的特點,還有部分的乳腺疾病患者可以進行穿刺活檢。由此,鉬靶攝影技術是迄今為止治療乳腺疾病的首選方案。乳腺癌癥中較為常見的是乳腺內存有腫塊,它的X線顯示為不規則形態的腫塊,具有分葉狀、毛刷狀及星芒狀邊緣,有觸角。在乳腺癌的診斷過程中,微小鈣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國外的報道中,X線片中鈣化乳腺癌的概率占50%,其中捫及與未能捫及的腫塊患者,病理切片可達70%。對于沒有明顯腫塊的患者來說,鈣化灶對診斷的意義更為重大。但是鉬靶X線攝影的檢查的方案存在不能檢測出胸壁處、細小的、對比性差的、致密型的乳腺腫塊的缺陷。高清晰度的乳腺X線機的使用,提高了乳腺癌診斷的準確度和敏感性。
1.3 超聲波檢測
在最近十幾年里,高分辨率超生儀的應用和高頻探頭的采用已經普及了醫學領域,這使得乳腺超省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就目前乳腺超聲技術來看,已經可以檢測出大小為0.5~1.0厘米的病灶。作為良好的影像資源材料,不僅為醫學事業提供了更加有價值的研究信息,而且有助于醫學研究者對乳腺腫塊的大小、位置、良惡性、囊實式、有無轉移等問題的研究了解。據報道統計,根據分析、研究記錄的一百例乳腺腫塊超聲影像材料,統計得出乳腺癌有四十二例,良性腫瘤以及其他良性病變的有五十八例,均經過手術及其病理證實,可以依據病灶的形態、外邊緣姿態、后方有無衰減情況、回聲分布、及其周圍的細胞組織是否有浸潤的情況,根據反饋的圖像對乳腺癌腫塊是否惡性的診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乳腺癌經過超聲診斷,結果符合率可達83.3%,乳腺腫塊良性的診斷符合率是69.0%。
1.4 計算機體層攝影
針對乳腺疾病采用的計算機體層攝影技術在表現形式上和鉬靶X線的表現形式類似,但是,在某一些征象顯示上各有優勢。計算機體層攝影利用其橫斷面薄層的掃描以及其高密度的分辨率的優勢,可以發現精確至0.2厘米的病變。因此利用計算機體層攝影技術來診斷乳腺疾病愈發受到歡迎和關注,尤其是在乳腺癌的檢測、診斷的領域更加受到重視。計算機體層攝影技術可以準確呈現乳腺癌癥原發病灶圖形的戲臺、位置及大小,除此之外,計算機體層攝影技術還可以準確了解到乳腺腫塊對胸壁及皮膚侵潤的程度,同時還可以得到胸骨旁、腋窩和縱隔內是否有腫大的淋巴結,為乳腺疾病治療的術前的分期及手術后的評價有著重大的價值。利用患有癌癥的乳腺組織要比正常乳腺組織的攝碘能力強的特點,造影劑的應用可以增強計算機體層攝影技術的掃描結果準確率,有助于發現隱性乳腺癌,然后可依據病變部位的計算機體層攝影數值上升的幅度大小來判定乳腺癌的惡良性,甚至可以診斷出一些在平掃時檢測不出來的"隱性乳腺癌"。一般情況下,病灶的計算機體層攝影數值提高25~45HU甚至更高,抑或時增加值至少在46HU時,就可以初步診斷為惡性乳癌。但是也有例外的情況,部分的下纖維腺瘤、膿腫以及反應性淋巴結增生,計算機體層攝影增加值大于44HU。而且乳腺組織在高孕激素和高催乳素的環境下對碘的吸收能力急速上升。所以,在女性月經周期結束的前一個星期不能夠對其進行強烈的病灶掃描。值得指出的是假如存在假陽性,少數的良性腫瘤也會表現出明顯的計算機體層攝影值增長。但是,由于計算機體層攝影草廟的造價高、空間分辨率不高、微小的鈣化情況不易顯示,而這些缺點正好有礙于惡、良性乳腺癌的診斷。
1.5 核磁共振成像檢測
醫學影像學中核磁共振成像的應用可以稱得上是醫學領域的一場革命,是繼計算機體層攝影和B超之后新興起的又一個斷層成像的方法。由于人體的骨、軟骨及軟組織等不同組織和其他器官的脂肪含量和水的含量又較大的差異。所以,在同一組織中,病變的環境和正常情況下的質子的密度不一樣。因此在進行對人體的氫原子分布狀態研究的過程中,需要依據二、三維高分辨率的圖像顯示協助,在醫學領域上有很重大的意義。一般情況下,良性乳腺癌在發生惡性病變增強的時候強化程度很均勻,并且有清楚的邊界,相反,惡性乳腺癌大多呈現不均勻的強化,尤其是有不整齊的外邊緣線,并且與中心相比比較明顯。根據實際手術后病理情況統計得出,符合率可達96%,但是核磁共振成像檢測還存在耗時長,費用較高,微小鈣化情況顯示差的缺點。所以,核磁共振成像檢測很難成為檢查乳腺疾病的常規方法。
1.6 乳管內窺境
乳管能夠分為主乳管、內乳管、分支乳管和末梢乳管。一般情況下,主乳管在1cm~2cm之后開始分支,大都分為兩支乳管,也有多支的,走向較復雜的。正常情況下的乳管壁是呈現光滑的、粉紅色的,毛細血管顯示清晰。經過乳頭溢液的入孔江其放入乳管鏡,利用光源系統中的冷光源進行圖像采集,可以觀察到從乳管口開始5至6厘米范圍內的狀態,然后將其和林病理、臨床進行對照,找出乳頭溢液的原因,為手術的合理性提供根據。乳管內窺境具有微創,診斷準確率高的優勢。
傳統乳腺X線機和數字乳腺X線機的對比:

平均攝影體位(個/人)平均曝光次數(次/人)平均檢查時間(min/人)惡性病變(例)良性病變(例)傳統乳腺X線機4.875.1615.27483數字乳腺X線機4.144.385.47144
不同檢查方式對乳腺機診斷乳腺癌的情況如下表:

89.8%97.5%96.15%100%傳統乳腺X線機80.7%---82.4%87.3%數字乳腺X線機準確率符合率靈敏度特異度鉬靶X線攝影86.1%---84.1%81.5%
目前,在醫學領域診斷乳腺疾病的方法還有很多,例如:近紅外線掃描、核素掃描等等一些方式。關鍵性問題是如何通過這些方法能夠盡早的診斷出疾病,t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和效率。以簡便、經濟為前提,無創、準確作為目標,然后進行優化的選擇,合理的應用,減少、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活檢,認真分析研究各種音像資料。有必要的時候,通過采用穿刺的及技術來減少那些不必要的手術。
相關文獻
[1]曹澤毅.中華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384-1387.
[2]曹厚德,蔣琴.乳腺X線攝影若干技術要素的研究.中華放射學雜志,2000,34(3):155-158.
[3]蔡豐,張濤,郭章留,等.數字乳腺X線機與傳統乳腺X線機的臨床應用對比研究.中華放射學雜志,2002,3
R604
B
1009-6019(2014)09-02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