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麗娟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口腔科 山西運城 044000
康復新液治療口腔潰瘍作用機制的初步探討
付麗娟
山西省運城市中心醫口腔科 山西運城 044000
目的:探討口腔潰瘍采用康復新液治療作用機制。方法:本次選取口腔潰瘍患者100例作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隨機分組,就常規方案治療(對照組,n=50)與加用康復新液治療(觀察組,n=50)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選取病例經統計示,臨床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經統計示,臨床總有效率為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6個月復發)2例,對照組7例,觀察組不良反應1例。對照組8例,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口腔潰瘍采用康復新液治療,可顯著提高臨床效果,保障預后,為生存質量的改善提供強有力的條件,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康復新液;口腔潰瘍;作用機制;初步探討
臨床口腔疾病常見和多發類型中,口腔潰瘍占較高病發比例,僅次于牙周病、齲齒病,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分析其病例機制,為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口腔內黏膜表皮細胞出現上皮破壞脫落,因有血管神經于黏膜組織層分布,破潰后有疼痛征象,甚至飲食不佳、出血[1]。誘導口腔潰瘍有多種因素,如自身免疫力降低、內分泌失調、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等[2]。合理、有效選擇治療方案,對保障預后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次選取相關病例,隨機分組,就常規方案治療與加用康復新液治療效果進行比較,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選取口腔潰瘍患者100例,男40例,女50例,年齡11-67歲,平均(35.7±2.4)歲。以口腔黏膜局部紅腫、糜爛、中心潰瘍、疼痛等為主要臨床表現,起病48h就診,無嚴重系統疾病,無其它黏膜病變及相關用藥史。患者均自愿簽署本次實驗知情同意書,應用隨機抽取方案,按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劃分,組間一般情況具可比性,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對照組:本組病例應用常規方案治療,即取傳統小配方應用,以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紅霉素為主要成分,取開塞露充當溶劑作用充分調勻,在創口處涂抹,3-5次/d。觀察組:在上述方案應用的同時,取溫開水或生理鹽水漱口,使用康復新液含漱,10ml/次,3-5次/d。用藥期間,均對兩組患者行健康指導,刺激性、辛辣等食物避免食用,取維生素每日常規補充,或有白細胞升高或發熱現象時,行抗感染和物理降溫。
1.3 效果評定顯效:藥物應用3d后,無嚴重疼痛癥狀,局部紅腫減退,潰瘍面愈合;有效:用藥后1周,無疼痛癥狀,潰瓶怕基本愈合;無效:用藥1周后,潰瘍和臨床表現均無好轉。
1.4 統計學分析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13.0版,計量資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選取病例經統計示,臨床總有效率為96%,對照組經統計示,臨床總有效率為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6個月復發)2例,對照組7例,觀察組不良反應1例。對照組8例,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總有效率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口腔潰瘍在臨床又按"口瘡"定義,以口腔黏膜有橢圓形或圓形小潰瘍為臨床主要癥狀,可在任何口腔黏膜部位單或多發,伴自發性劇烈疼痛,多在潰瘍期對本病檢出,對潰瘍面直徑進行觀察,為2-3mm,為凹形潰瘍面,周圍呈充血顯示,呈卵圓形或圓形。潰瘍具自限性、復發性、周期性特點,舌緣、頰、唇等為好發部位[3-4]。由黃白色纖維性滲出物對潰瘍面覆蓋,自覺燒灼樣疼痛,尤其食刺激性食物時,疼痛可加劇。依據中醫學觀點,口腔潰瘍多由陰虛火旺、心脾積熱引起。但從現代醫學層面展開分析,總結口腔潰瘍病發特性,與自身免疫力相關,當消化系統功能紊亂、疾病,及偏食、貧血,如便秘、腹瀉、腹脹等發生時,或精神緊張、睡眠不足、工作壓力大、過度疲勞時,會降低人體免疫力,進而誘發潰瘍并頻繁發作。微生物、系統性疾病、免疫、遺傳在病程中作用重大。口腔潰瘍通常特征性較明顯,先于口腔被覆粘膜上發生,觀察外觀,呈痛、紅、凹、黃表現,雖有紅腫存在于潰瘍周圍,但通常為黃色,凹進形狀,患者疼痛顯著,對治療方案有較高要求。臨床通常以局部治療為主,針對病情嚴重的病例,需應用全身干預方案[5-6]。
總結口腔潰瘍發病因素,在口腔黏膜病中,口腔潰瘍居首位,相較男性,女性占更高病發比例,本病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生,青壯年為高發群體,季節性不明顯。本病有自限性,周期性復發。多由下列因素誘發所致: (1)免疫異常。○1體液免疫與補體:在病程潰瘍期,按IgA、IgG升高為表現,C3、C4補體成分正常,觀察免疫復合物1/4為陽性;○2細胞免疫:損害區在潰瘍前驅期,多以T1淋巴細胞浸潤為表現;○3自身免疫:患者病程遷延,觀察組織象,有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此外,對皮質激素有較高敏感性。(2)社會心理因素:明顯影響人體生物活動,相關調查顯示,家庭關系不佳、下崗、考前學生,有較高潰瘍率。(3)遺傳因素:父母患病,分析家族譜,子女高達62%-67%患病率;(4)感染因素:自潰瘍表面對L型鏈球菌進行培養,HP用分子生物學技術檢測,有較好的抗菌效果。(5)磷、鐵、葉酸、維生素B12等缺乏,易明顯增加本病發生風險;(6)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消化不良、勞累、微循環障礙、月經期,均為誘導本病發生原因[7]。
康復新液含多種活性物質,如黏唐氨酸、黏氨酸、多元醇等,自美洲大蠊的干燥蟲體內提取,藥物作用為:促使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消除水腫、抗炎;對肉芽組織的生長速度有促進作用。結合本次研究結果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可使預后獲得理想改善,口腔潰瘍就自身而言,具復發特性,故需加強口腔衛生防護,養成飯后漱口,早晚刷牙的良好習慣,避免食物殘渣在口腔中遺留,使感染加重。改善飲食結構,避免暴飲暴食,加強體育鍛煉,以使血液循環加快,排出有毒產物,增加機體抵抗力,進而改善疾病預后。
綜上,口腔潰瘍采用康復新液治療,可顯著提高臨床效果,保障預后,為生存質量的改善提供強有力的條件,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廣泛推廣應用。
[1]李宏涌.中西醫結合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115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7):52-53.
[2]鐘小梅,黃郁波,董顯燕.康復新液在小兒手足口病口腔潰瘍中的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3,6(6):139-140.
[3]任春娟.康復新液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療效觀察[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12,18(1):139-140.
[4]駱飛秀.復發性口腔潰瘍臨床治療初步探索[J].中國醫學工程,2012,18(2):141-142.
[5]王建濱,孫正,關曉冰,等.康復新液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近期療效觀察[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07,23(1):52-53.
[6]鞠鐸,孟祥勇.外用潰瘍散聯合康復新液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51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2,19(3):277-278.
[7]康媛媛,張英.康復新液治療復發性阿弗他潰瘍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09,2(7):421-422.
R781.5
B
1009-6019(2014)09-0236-02
史淑青女39歲本科學歷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系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