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美娟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急診科 江蘇蘇州 215129
異丙嗪,654-2聯合銀杏達莫對周圍性眩暈的療效觀察
馬美娟
江蘇省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急診科 江蘇蘇州 215129
目的:探討異丙嗪,654-2聯合銀杏達莫對周圍性眩暈癥療效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門診治療的周圍性眩暈癥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給予異丙嗪,654-2聯合銀杏達莫治療,對照組給予單純銀杏達莫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并對療效進行評價。結果:觀察組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異丙嗪,654-2聯合銀杏達莫治療周圍性眩暈顯效快有效率高并且不良反應少,值得推薦。
周圍性眩暈;異丙嗪,654-2;銀杏達莫;療效
眩暈是一組臨床癥狀,按照病變部位的不同,分為周圍性眩暈和中樞性眩暈兩大類。臨床上以周圍性眩暈多見,大部分是由耳源性疾病導致前庭功能紊亂引起的。周圍性眩暈發作時往往伴有耳蝸癥狀(比如聽力的改變、耳鳴、一過性耳聾等)和惡心、嘔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經系統癥狀。自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筆者通過對60例周圍性眩暈病患者采用異丙嗪,654-2聯合銀杏達莫治療,并與同期60例單純用銀杏達莫治療的周圍性眩暈病患者進行比較,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情況選擇2012年1月-2014年5月門診收治的周圍性眩暈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①年齡為21~66歲。②突發性或反復發作性的眩暈為必備條件。③所有患者均無神經系統定位體征,無顱內壓增高癥,頭顱CT檢查,排除了腦血管疾病引發的眩暈。④頸椎正側位片排除頸椎病。⑤所有患者均無高血壓、糖尿病史。觀察組:男27例,女33例,年齡21~65歲,平均42.9歲;對照組:男25例,女35例,年齡22~66歲,平均42.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程等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各主管部門都希望并要求設立專項轉移支付,主要原因在于便于本部門開展工作。部門制定的規劃、規章和措施能夠在下級政府得到貫徹落實,專項轉移支付能提供資金保障。如果僅僅出臺政策,而沒有資金配套,下級政府就以“沒錢”為由拒絕落實相關政策。同時,掌握專項轉移支付分配權,且分配缺乏制度約束和安排,充滿彈性,可以催生下級部門“跑部錢進”,體現本部門的“工作權威”,甚至為“暗箱操作”、滋生設租尋租等違法違規行為留下機會。各部門從本位主義出發,普遍要求設立專項轉移支付、保留專項轉移支付、增加專項轉移支付規模,為清理整合規范專項支付管理帶來較大的障礙。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銀杏達莫20mg+5%葡萄糖500ml靜滴每日1次,用藥1-3天。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異丙嗪25mg肌注,654-2 10mg+生理鹽水250ml靜滴,每日1次,用藥1-3天。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并對療效進行評價。
1.3 療效評價:顯效:治療1天后患者頭暈、視物旋轉、惡心、嘔吐等癥狀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治療2-3天后患者的上述臨床癥狀減輕或改善;無效:治療3天后患者癥狀無改變或加重。
中南大學圖書館于2011年采用瘦AP方式部署了無線網局域網,為了防范網絡安全問題用戶僅能訪問圖書館資源,導致用戶體驗差,利用率低,要開放WLAN的外網訪問限權,提高WLAN的利用率,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當務之急是要實現實名統一認證,實現網絡監管及限制非授權用戶訪問。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成組設計秩和檢驗對兩組療效進行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58.3%、91.7%,對照組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28.3%、68.3%。經統計學分析,兩組的臨床療效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治療期間有2例發生嗜睡,4例出現口干現象;對照組治療期間有1例面紅頭痛,兩組發生的不良反應均為輕癥且可耐受,未作特殊處理。
朱瑤等[8]認為淺灘、深槽在河流生態學中是一種基本的生態單元,淺灘、深槽能塑造相對穩定而又具有多樣性的水生棲息地環境,因而能改善和維持良好的水生生態。淺灘光熱條件優越,能量損失大,適宜形成濕地,供鳥類、兩棲動物和昆蟲棲息。深槽流速較小,能量損失小,適宜成為水生生物特別是魚類的休息場所,河流中的深槽也往往是魚類越冬的場所。通過觀測發現,江豚偏好選擇具有淺灘-深槽復式斷面、生境多樣的河段。這與淺灘-深槽的地形單元能量損失小,適宜成為水生生物特別是魚類的休息場所有直接的關系。因此,淡水豚偏好淺灘、深槽等流速緩、魚類資源豐富的區域[9]。
眩暈是人體的內在體驗,是機體對位向(空間定向感覺)的主觀體會錯誤,是一種運動幻覺或錯覺。患者感覺外界或自身在沿著一定的方向旋轉,移動或搖動。周圍性眩暈又稱耳源性眩暈,多為內耳迷路和神經前庭支受損,可由外耳道耵聹、急性中耳炎。鼓膜內陷、耳硬化癥、迷路炎、梅尼埃病、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和迷路動脈供血不足等引起[1]。多數患者發作時感覺周圍環境在旋轉,伴有平衡失調、站立不穩、眼球震顫、指物偏斜、耳鳴及聽力下降等;并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汗、脈搏及血壓等改變。嚴重者可出現恐懼和瀕死感,因此,盡快終止眩暈發作,是解除患者痛苦的首要因素。
異丙嗪是酚噻嗪類抗組胺藥,具有鎮靜、抗組胺、抗膽堿能作用。其抗眩暈機理可能是通過與效應細胞中"感受器部位"競爭性結合,使此種感受器對組胺不起反應;或通過對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乙酰膽堿的拮抗作用而發揮抗眩暈效果[2]。此外異丙嗪能阻斷毛細血管內皮、神經組織上的H受體,有效的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解除血管痙攣、止吐、防治暈動,使用后可迅速緩解癥狀,減輕患者痛苦。而眩暈患者多有焦慮情緒,異丙嗪也可鎮靜。異丙嗪25毫克肌注,作用快,不良反應少。應用654-2的機理:可興奮N2受體,阻滯M受體,可解除內耳血管痙攣,改善血供,促進迷路淋巴產生與回流,從而消除水腫,解除眩暈[3];有興奮交感神經的作用,可對抗眩暈病發作時迷走神經興奮引起的一系列如出冷汗,嘔吐等癥狀。銀杏達莫為復方制劑,含銀杏總黃體酮及雙嘧達莫,其中銀杏總黃酮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循環的作用,雙嘧達莫抑制血小板聚集,高濃度(50ug/ml)可抑制血小板釋放。三種藥物聯合使用優點在于可迅速緩解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使患者鎮靜,改善血液循環,降低血液粘滯度,療效肯定,不良反應輕,在臨床上有值得推廣的價值。
[1]歐陽欽,呂卓人.臨床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65
[2]熊彬彬,吳子明.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臨床特征分析[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2,10(2):209--211
[3]付先閣,蒲國印,楊楠.山莨菪堿類在內科急重病中的應用[J].臨床薈萃,1999,14(7):321
R54
B
1009-6019(2014)09-02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