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輝


【摘 要】 通過分析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的特點,提出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相結合和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與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相結合的二種誘發運量預測方法。二種組合預測方法相關參數容易獲取,計算方法相對簡單,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誘發運量;運量預測;通航樞紐
0 引 言
水運工程項目運量預測按正常運量、轉移運量和誘發運量等3種類型進行劃分。對于正常運量預測一般采用市場調查預測、專家判斷預測、一元線性回歸預測、多元線性回歸預測、時間序列趨勢外推預測、增長型曲線外推預測等方法。對于轉移運量預測一般采用廣義出行費用最小選擇模型預測。鑒于目前誘發運量預測沒有相對成熟的預測模型,本文對于誘發運量預測模型的研究本著既要具有科學性,又要便于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原則,突出預測方法的應用價值,提出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相結合的預測方法以及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相結合的預測方法。
1 誘發運量的特點
通航樞紐工程的誘發運量具有以下特點:
(1)滯后性 誘發運量并不在航道條件發生變化時就立即大量產生,而往往在航道條件變化一段時間后才開始顯現。
(2)有限性 誘發運量并不一直都在增加,達到一定程度后就幾乎不再增加了。
(3)潛在性 是指誘發運量在一定區域的經濟布局、土地利用狀況條件下存在的態勢,在航道條件改善后,區域經濟結構產生變化,從而引發了誘發運量。
(4)區域性 不同地區誘發運量存在的潛在性程度不同,有的地區這種態勢較為強烈,有的地區態勢較弱,這主要由當地的經濟情況、交通發展情況等因素決定。
(5)難區分性 誘發運量難以從總運量中區分出來,更難作出數量上的統計,并且缺乏歷史資料。
2 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的定義
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是受外界水路運輸條件變化的影響,從無到有新增的水運運量。本文認為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主要由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資和初加工產品構成,理由如下:
(1)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是水運運量,水運與航空、公路、鐵路等運輸方式比較,貨物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資為主。
(2)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是從無到有的新增水運運量,說明運輸物資本身具有低價值和有待開發的特點。
(3)通航樞紐工程改善了河流通航的條件,促進腹地產業布局調整,因此,誘發運量中包括一些初加工產品。
3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和產業 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
3.1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
我國國民經濟中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直接產生運輸需求。根據通航樞紐誘發運量的定義,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和初級制造業符合誘發運量的條件,是產生誘發運量的主要產業。這幾大產業與我國交通運輸部統計相對應的誘發運量貨類主要包括煤炭及其制品、金屬礦石、礦建材料、木材、非金屬礦石、糧食、農林牧漁業產品等7類。上述產業及貨類可應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進行分析。
3.2 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
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是一種貨物流量和旅客流量的預測方法。內河航運發展規模主要取決于其依托的經濟腹地尤其是沿岸產業的發展水平,在未來開放型經濟發展中,主要產業的產品除其一部分供本地消費外,大部分產品銷往外地,滿足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求。在商品的社會流通和交流中,產生的貨物流量由連接河流沿岸的各種運輸方式承擔。預測內河承擔物流、客流市場份額的大小,須結合連接航運經濟腹地的各種運輸方式及相關主要影響因素來分析。因此,這種預測方法是在全面分析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運輸系統發展的基礎上,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運輸需求預測方法。由于航電樞紐所在河流沿岸地帶對外交流商品并不多,尤其是外貿商品流量少,并且缺少基礎統計數據,采用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最能反映河流沿岸地帶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
3.3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的組合應用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相結合的應用,首先,有針對性地對能夠產生誘發運量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進行分析,預測腹地對誘發運量物資的需求情況,從而提高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的準確性;其次,對誘發運量物資需求的流向進行分析;最后,根據已有運輸通道的能力、成本、時間等因素,對誘發運量進行分流,最終預測通航樞紐工程的誘發運量。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組合應用的技術路線見圖1。
上述方法可應用于紅水河通道建設。我國紅水河流域的運輸產品主要以煤炭等礦產資源為主,產品供銷格局比較清晰。紅水河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具有自身特點:(1)由于水利樞紐的建設在很長一段時期處于斷航狀態,紅水河龍灘等新的航電樞紐建設及紅水河復航工程產生的運量可以認為是誘發運量;(2)采用國民經濟行業分析法對紅水河通航樞紐腹地進行分析,紅水河流域能夠產生誘發運量的產業主要是煤炭開采業,產品的供銷流通也相對單一,主要是貴州地區的煤炭供應廣西和廣東地區。
4 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和有無 對比成本分析法
4.1 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
誘發運量一般與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相關,而這種彈性系數有時難以確定,因此,通常情況下誘發運量是根據國家或該地區類似項目的資料數據通過分析研究而確定的。根據國外文獻,發展中國家的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在0.6~2.0之間,平均值為1,即運輸費用降低1%,運量相應上升1%。有的項目誘發運量很大,甚至占到正常運量的20%~30%,而有的項目則較小。一般來說,項目投產初期誘發運量的增長幅度較大,后期則逐漸趨于正常運量的增長幅度。
4.2 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
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主要應用于必要運費率的計算,即比較具備通航樞紐后能夠降低多少運輸成本。
運輸經濟性測算以單位運距的必要運費率為主要指標,通過建立計算模型對不同運輸路徑的運輸成本進行分析。
4.3 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與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的組合應用
首先,根據歷史經驗或者通過對類似的、已建成的通航樞紐工程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確定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其次,對通航樞紐工程建成前后的運輸費用進行比較,水運較公路、鐵路運輸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測算通航樞紐工程的建成對運輸成本降低的比率;最后,在正常運量預測的基礎上,結合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預測誘發運量。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和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組合應用的技術路線見圖2。
上述方法可應用于金沙江通道建設。金沙江每年有一定的運量,隨著向家壩、溪洛渡等通航樞紐的建設,原來不具備通航條件的河段也具備了通航條件,可運用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對具備通航條件后的水運成本和公路、鐵路成本進行比較,并結合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對通航樞紐工程的誘發運量進行預測。
5 結 語
本文屬于預測方法理論研究,預測受基礎數據、產業布局、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等因素的影響,預測結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方法的理論基礎比較薄弱,通航樞紐工程建設又多與水電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進行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預測的相關工作。在水電樞紐工程業主單位多為水電企業的背景下,發電效益往往更受重視,研究一套既具有科學性又有較強應用價值的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方法,對于更好地發揮水運通道的作用,具有一定意義。
筆者結合相關預測理論,提出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相結合、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與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相結合的二種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方法。這二種預測方法結合成熟的預測理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摘 要】 通過分析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的特點,提出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相結合和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與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相結合的二種誘發運量預測方法。二種組合預測方法相關參數容易獲取,計算方法相對簡單,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誘發運量;運量預測;通航樞紐
0 引 言
水運工程項目運量預測按正常運量、轉移運量和誘發運量等3種類型進行劃分。對于正常運量預測一般采用市場調查預測、專家判斷預測、一元線性回歸預測、多元線性回歸預測、時間序列趨勢外推預測、增長型曲線外推預測等方法。對于轉移運量預測一般采用廣義出行費用最小選擇模型預測。鑒于目前誘發運量預測沒有相對成熟的預測模型,本文對于誘發運量預測模型的研究本著既要具有科學性,又要便于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原則,突出預測方法的應用價值,提出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相結合的預測方法以及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相結合的預測方法。
1 誘發運量的特點
通航樞紐工程的誘發運量具有以下特點:
(1)滯后性 誘發運量并不在航道條件發生變化時就立即大量產生,而往往在航道條件變化一段時間后才開始顯現。
(2)有限性 誘發運量并不一直都在增加,達到一定程度后就幾乎不再增加了。
(3)潛在性 是指誘發運量在一定區域的經濟布局、土地利用狀況條件下存在的態勢,在航道條件改善后,區域經濟結構產生變化,從而引發了誘發運量。
(4)區域性 不同地區誘發運量存在的潛在性程度不同,有的地區這種態勢較為強烈,有的地區態勢較弱,這主要由當地的經濟情況、交通發展情況等因素決定。
(5)難區分性 誘發運量難以從總運量中區分出來,更難作出數量上的統計,并且缺乏歷史資料。
2 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的定義
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是受外界水路運輸條件變化的影響,從無到有新增的水運運量。本文認為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主要由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資和初加工產品構成,理由如下:
(1)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是水運運量,水運與航空、公路、鐵路等運輸方式比較,貨物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資為主。
(2)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是從無到有的新增水運運量,說明運輸物資本身具有低價值和有待開發的特點。
(3)通航樞紐工程改善了河流通航的條件,促進腹地產業布局調整,因此,誘發運量中包括一些初加工產品。
3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和產業 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
3.1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
我國國民經濟中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直接產生運輸需求。根據通航樞紐誘發運量的定義,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和初級制造業符合誘發運量的條件,是產生誘發運量的主要產業。這幾大產業與我國交通運輸部統計相對應的誘發運量貨類主要包括煤炭及其制品、金屬礦石、礦建材料、木材、非金屬礦石、糧食、農林牧漁業產品等7類。上述產業及貨類可應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進行分析。
3.2 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
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是一種貨物流量和旅客流量的預測方法。內河航運發展規模主要取決于其依托的經濟腹地尤其是沿岸產業的發展水平,在未來開放型經濟發展中,主要產業的產品除其一部分供本地消費外,大部分產品銷往外地,滿足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求。在商品的社會流通和交流中,產生的貨物流量由連接河流沿岸的各種運輸方式承擔。預測內河承擔物流、客流市場份額的大小,須結合連接航運經濟腹地的各種運輸方式及相關主要影響因素來分析。因此,這種預測方法是在全面分析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運輸系統發展的基礎上,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運輸需求預測方法。由于航電樞紐所在河流沿岸地帶對外交流商品并不多,尤其是外貿商品流量少,并且缺少基礎統計數據,采用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最能反映河流沿岸地帶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
3.3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的組合應用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相結合的應用,首先,有針對性地對能夠產生誘發運量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進行分析,預測腹地對誘發運量物資的需求情況,從而提高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的準確性;其次,對誘發運量物資需求的流向進行分析;最后,根據已有運輸通道的能力、成本、時間等因素,對誘發運量進行分流,最終預測通航樞紐工程的誘發運量。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組合應用的技術路線見圖1。
上述方法可應用于紅水河通道建設。我國紅水河流域的運輸產品主要以煤炭等礦產資源為主,產品供銷格局比較清晰。紅水河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具有自身特點:(1)由于水利樞紐的建設在很長一段時期處于斷航狀態,紅水河龍灘等新的航電樞紐建設及紅水河復航工程產生的運量可以認為是誘發運量;(2)采用國民經濟行業分析法對紅水河通航樞紐腹地進行分析,紅水河流域能夠產生誘發運量的產業主要是煤炭開采業,產品的供銷流通也相對單一,主要是貴州地區的煤炭供應廣西和廣東地區。
4 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和有無 對比成本分析法
4.1 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
誘發運量一般與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相關,而這種彈性系數有時難以確定,因此,通常情況下誘發運量是根據國家或該地區類似項目的資料數據通過分析研究而確定的。根據國外文獻,發展中國家的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在0.6~2.0之間,平均值為1,即運輸費用降低1%,運量相應上升1%。有的項目誘發運量很大,甚至占到正常運量的20%~30%,而有的項目則較小。一般來說,項目投產初期誘發運量的增長幅度較大,后期則逐漸趨于正常運量的增長幅度。
4.2 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
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主要應用于必要運費率的計算,即比較具備通航樞紐后能夠降低多少運輸成本。
運輸經濟性測算以單位運距的必要運費率為主要指標,通過建立計算模型對不同運輸路徑的運輸成本進行分析。
4.3 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與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的組合應用
首先,根據歷史經驗或者通過對類似的、已建成的通航樞紐工程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確定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其次,對通航樞紐工程建成前后的運輸費用進行比較,水運較公路、鐵路運輸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測算通航樞紐工程的建成對運輸成本降低的比率;最后,在正常運量預測的基礎上,結合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預測誘發運量。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和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組合應用的技術路線見圖2。
上述方法可應用于金沙江通道建設。金沙江每年有一定的運量,隨著向家壩、溪洛渡等通航樞紐的建設,原來不具備通航條件的河段也具備了通航條件,可運用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對具備通航條件后的水運成本和公路、鐵路成本進行比較,并結合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對通航樞紐工程的誘發運量進行預測。
5 結 語
本文屬于預測方法理論研究,預測受基礎數據、產業布局、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等因素的影響,預測結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方法的理論基礎比較薄弱,通航樞紐工程建設又多與水電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進行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預測的相關工作。在水電樞紐工程業主單位多為水電企業的背景下,發電效益往往更受重視,研究一套既具有科學性又有較強應用價值的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方法,對于更好地發揮水運通道的作用,具有一定意義。
筆者結合相關預測理論,提出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相結合、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與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相結合的二種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方法。這二種預測方法結合成熟的預測理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摘 要】 通過分析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的特點,提出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相結合和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與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相結合的二種誘發運量預測方法。二種組合預測方法相關參數容易獲取,計算方法相對簡單,具有較強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誘發運量;運量預測;通航樞紐
0 引 言
水運工程項目運量預測按正常運量、轉移運量和誘發運量等3種類型進行劃分。對于正常運量預測一般采用市場調查預測、專家判斷預測、一元線性回歸預測、多元線性回歸預測、時間序列趨勢外推預測、增長型曲線外推預測等方法。對于轉移運量預測一般采用廣義出行費用最小選擇模型預測。鑒于目前誘發運量預測沒有相對成熟的預測模型,本文對于誘發運量預測模型的研究本著既要具有科學性,又要便于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原則,突出預測方法的應用價值,提出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相結合的預測方法以及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相結合的預測方法。
1 誘發運量的特點
通航樞紐工程的誘發運量具有以下特點:
(1)滯后性 誘發運量并不在航道條件發生變化時就立即大量產生,而往往在航道條件變化一段時間后才開始顯現。
(2)有限性 誘發運量并不一直都在增加,達到一定程度后就幾乎不再增加了。
(3)潛在性 是指誘發運量在一定區域的經濟布局、土地利用狀況條件下存在的態勢,在航道條件改善后,區域經濟結構產生變化,從而引發了誘發運量。
(4)區域性 不同地區誘發運量存在的潛在性程度不同,有的地區這種態勢較為強烈,有的地區態勢較弱,這主要由當地的經濟情況、交通發展情況等因素決定。
(5)難區分性 誘發運量難以從總運量中區分出來,更難作出數量上的統計,并且缺乏歷史資料。
2 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的定義
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是受外界水路運輸條件變化的影響,從無到有新增的水運運量。本文認為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主要由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資和初加工產品構成,理由如下:
(1)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是水運運量,水運與航空、公路、鐵路等運輸方式比較,貨物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大宗物資為主。
(2)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是從無到有的新增水運運量,說明運輸物資本身具有低價值和有待開發的特點。
(3)通航樞紐工程改善了河流通航的條件,促進腹地產業布局調整,因此,誘發運量中包括一些初加工產品。
3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和產業 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
3.1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
我國國民經濟中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直接產生運輸需求。根據通航樞紐誘發運量的定義,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和初級制造業符合誘發運量的條件,是產生誘發運量的主要產業。這幾大產業與我國交通運輸部統計相對應的誘發運量貨類主要包括煤炭及其制品、金屬礦石、礦建材料、木材、非金屬礦石、糧食、農林牧漁業產品等7類。上述產業及貨類可應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進行分析。
3.2 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
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是一種貨物流量和旅客流量的預測方法。內河航運發展規模主要取決于其依托的經濟腹地尤其是沿岸產業的發展水平,在未來開放型經濟發展中,主要產業的產品除其一部分供本地消費外,大部分產品銷往外地,滿足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求。在商品的社會流通和交流中,產生的貨物流量由連接河流沿岸的各種運輸方式承擔。預測內河承擔物流、客流市場份額的大小,須結合連接航運經濟腹地的各種運輸方式及相關主要影響因素來分析。因此,這種預測方法是在全面分析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運輸系統發展的基礎上,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運輸需求預測方法。由于航電樞紐所在河流沿岸地帶對外交流商品并不多,尤其是外貿商品流量少,并且缺少基礎統計數據,采用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最能反映河流沿岸地帶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
3.3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的組合應用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相結合的應用,首先,有針對性地對能夠產生誘發運量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進行分析,預測腹地對誘發運量物資的需求情況,從而提高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的準確性;其次,對誘發運量物資需求的流向進行分析;最后,根據已有運輸通道的能力、成本、時間等因素,對誘發運量進行分流,最終預測通航樞紐工程的誘發運量。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組合應用的技術路線見圖1。
上述方法可應用于紅水河通道建設。我國紅水河流域的運輸產品主要以煤炭等礦產資源為主,產品供銷格局比較清晰。紅水河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具有自身特點:(1)由于水利樞紐的建設在很長一段時期處于斷航狀態,紅水河龍灘等新的航電樞紐建設及紅水河復航工程產生的運量可以認為是誘發運量;(2)采用國民經濟行業分析法對紅水河通航樞紐腹地進行分析,紅水河流域能夠產生誘發運量的產業主要是煤炭開采業,產品的供銷流通也相對單一,主要是貴州地區的煤炭供應廣西和廣東地區。
4 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和有無 對比成本分析法
4.1 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
誘發運量一般與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相關,而這種彈性系數有時難以確定,因此,通常情況下誘發運量是根據國家或該地區類似項目的資料數據通過分析研究而確定的。根據國外文獻,發展中國家的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在0.6~2.0之間,平均值為1,即運輸費用降低1%,運量相應上升1%。有的項目誘發運量很大,甚至占到正常運量的20%~30%,而有的項目則較小。一般來說,項目投產初期誘發運量的增長幅度較大,后期則逐漸趨于正常運量的增長幅度。
4.2 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
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主要應用于必要運費率的計算,即比較具備通航樞紐后能夠降低多少運輸成本。
運輸經濟性測算以單位運距的必要運費率為主要指標,通過建立計算模型對不同運輸路徑的運輸成本進行分析。
4.3 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與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的組合應用
首先,根據歷史經驗或者通過對類似的、已建成的通航樞紐工程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確定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其次,對通航樞紐工程建成前后的運輸費用進行比較,水運較公路、鐵路運輸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測算通航樞紐工程的建成對運輸成本降低的比率;最后,在正常運量預測的基礎上,結合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預測誘發運量。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和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組合應用的技術路線見圖2。
上述方法可應用于金沙江通道建設。金沙江每年有一定的運量,隨著向家壩、溪洛渡等通航樞紐的建設,原來不具備通航條件的河段也具備了通航條件,可運用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對具備通航條件后的水運成本和公路、鐵路成本進行比較,并結合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對通航樞紐工程的誘發運量進行預測。
5 結 語
本文屬于預測方法理論研究,預測受基礎數據、產業布局、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等因素的影響,預測結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方法的理論基礎比較薄弱,通航樞紐工程建設又多與水電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進行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預測的相關工作。在水電樞紐工程業主單位多為水電企業的背景下,發電效益往往更受重視,研究一套既具有科學性又有較強應用價值的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方法,對于更好地發揮水運通道的作用,具有一定意義。
筆者結合相關預測理論,提出了國民經濟行業分類分析法與產業產品供銷流通市場技術處理法相結合、運輸需求價格彈性系數法與有無對比成本分析法相結合的二種通航樞紐工程誘發運量預測方法。這二種預測方法結合成熟的預測理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