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海
(國網浙江富陽市供電公司,浙江富陽311400)
電力施工作業現場的全過程實時管控
張小海
(國網浙江富陽市供電公司,浙江富陽311400)
通過建立風險管控體系,實現安全生產管理關口前移,更新了安全管理理念,深化了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對于形成安全生產預控機制,規避和化解安全風險,有效控制各類安全事故,保障企業安全發展、科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電力施工;安全生產;全過程;風險管控
國家電網公司高度重視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工作,下發了《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實施指導意見》等文件,為基層單位開展安全風險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在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因無具體的先例可循,基層供電企業風險管理工作開展難度很大,各類現場作業安全風險未能真正實現可控、在控,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1)現場作業安全生產風險評估和辨識缺乏依據。供電企業未建立科學的風險評估數據庫和流程,存在風險辨識靠估計、風險分析粗線條、風險評估走過場的現象,無法準確辨識作業現場安全生產風險點。
(2)現場作業風險預防和控制缺乏手段。供電企業未建立科學的風險預控工作機制,存在風險分析和預控措施落實“兩張皮”、風險評估和隱患整治“不連貫”的情況;原有管理手段未能對作業實施全過程進行有效管控,無法及時全面控制現場作業人員的行程等細節;有限的稽查力量無法實現現場監督全面覆蓋。
基于上述分析,認為企業迫切需要建立全新的現場作業安全生產風險管控模式,解決管理瓶頸,控制風險隱患,以管理創新推動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
國網富陽市供電公司通過對全國范圍內現有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手段的了解、比對和調查,決定以風險管理的核心環節——風險評估為基礎,從作業風險分析入手,探索建立準確的風險評估數據庫和一體化的風險管控流程,形成符合供電企業實際的風險管控體系,進而實現供電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能力和安全生產風險承載能力的全面提升。
作業現場全過程實時管控體系的創新內涵主要體現在:在理念上,強調安全生產“環扣式”管理理念,以安全要求為環,管控措施為扣,環扣相連,貫穿安全生產的全過程,將風險管控的要求融入現場作業全過程;在流程上,建立風險識別、風險預控和生產管理緊密結合的一體化流程,涵蓋現場作業“事前、事中、事后”各個環節,實現了作業現場安全風險的實時監控和全過程管控。在方法上,應用操作簡便的風險管控系統,通過3G網絡,利用平板電腦、指紋儀與周生產計劃緊密關聯,實現對一線作業現場和人員的定人、定時、定點視頻化信息管控。
2.1 科學評價,準確辨識風險
辨識風險是對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和評定的過程。國網富陽市供電公司依據國家電網公司《安全風險管理體系實施指導意見》,根據電力生產各專業特點,結合幾年來風險管控的實踐,確立了各類風險的評定方法,并建立風險因素數據庫。
2.2 再造流程,實時全程管控
規范且利于操作的工作流程是確保風險評估準確、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保證。在明確評估因素數據庫和評估方法后,針對以往安全風險評估與生產實際脫節、生產與安全銜接不暢的情況,落實“環扣式”安全管理理念,在“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中,將安全生產各環節的管理要求納入現場作業風險管控流程,切實做到事前辨識風險,實時預控風險,事后整改風險。具體管控流程如圖1所示。
2.3 強化支撐,確保落實到位
為確保各項管控措施落實到位,在組織、管理和技術層面進行了調整和創新。
2.3.1 強化管理配套
在組織上,生產管理和生產作業的各指揮協調部門集中辦公,并先行在全省建立監控指揮中心。采用科技手段,配備先進軟/硬件設備,集合全公司各生產信息管理系統,將原本分散在部室班組管理的各類系統集中在線監控。監控指揮中心實行24小時輪值制,對全公司安全生產進行監督、控制、協調、指揮,同時與95598合署辦公,為搶修提供技術支撐,極大提高了搶修的質量和效率。借助這一平臺,實現安全生產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的一體化操作,不僅大大縮短了流程、提高了效率,還充分整合了生產資源,提升了安全生產的承載能力。
定期開展現場作業情況的統計、分析、檢驗及評估,及時發現生產作業中的問題,及時總結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有效排除影響安全生產的隱患,形成安全生產風險管控閉環管理,不斷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2.3.2 應用技術手段
為提高風險評估結果的準確性,使評估工作更加簡便,自主開發了風險評估管控軟件系統,建立各項評估關鍵因素、項目、要素數據庫,實現了所有評估流程系統流轉,大大提高評估效率和質量,減輕基層班組的工作量。為確保評估因素數據庫的科學性,定期由專家組對數據庫進行完善修改。
建成1套可以通過3G網絡,利用平板、指紋儀與生產計劃嚴密關聯,實現對一線作業現場和人員定人、定時、定點視頻化的信息管控系統。系統流程的完整性、不可隨意更改性和指紋識別的唯一性確保了現場作業的規范和安全措施落實,使得管理更加明了、簡便及可控。現場資料實時傳輸與GPS系統的集成進一步提高了票面信息的準確性和管理的可見性。平板電腦和指紋識別實現內網風險評估系統與外網平板電腦中的作業計劃、工作票、作業方案等資料實時同步,并同步實現了電子化工作票及遠程身份認證。通過GPS定位、3G視頻傳輸等多種技術手段,對作業現場的時間、地點、人物、環境與計劃和工作票進行關聯,現場的每一步操作和作業均可在監控指揮中心實時在線監控,并可通過GPS追蹤現場位置。系統還可利用3G視頻通話遠程監控班前會和班后會的全過程及作業情況,及時指導、監督、協調作業現場的工作。實際系統應用流程如圖2所示。

圖1 安全生產“環扣式”管控體系流程

圖2 信息管控系統流程
通過作業現場全過程實時管控課題的實施,有效促進了國網富陽市供電公司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確保了該公司始終保持安全生產穩定局面,安全生產天數連創新高。從管理上考量,該成果實施成效體現在以下方面:
(1)建立了基層供電企業現場作業安全生產風險管控新模式。通過現場作業風險管控系統化、流程化、信息化管理平臺,徹底改變了以往風險辨識不準確、風險管控不到位的情況,克服了以往安全生產“點、線、面”各自為政的管理瓶頸,實現了安全生產風險的全方位、全過程、系統化、一體化管控,對其他基層供電企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目前該成果已在浙江省電力公司范圍內推廣應用。
(2)擁有了真正實現作業現場管控的有效手段。通過3G視頻技術、平板電腦、GPS等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消除了現場管控的盲點和薄弱點。進一步規范了現場勘察行為,確保工作負責人參與現場勘察、按規定時間提前勘察、現場勘察全面到位;進一步規范作業時間節點,更好地把握工作節奏;通過指紋認證身份,杜絕代工、誤工;實現了施工作業全過程實時調度指揮;進一步豐富了稽查手段,優化了搶修資源,提升了工作效率。
(3)進一步夯實了安全生產基礎。風險管控體系及相應配套機制的建立,進一步完善了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體系,理順了各類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流程,用制度改變習慣、用流程指導班組,解決了以往層層轉發文件、班組難以執行的問題,使得各項安全生產的執行變得簡單、清晰,也有力推動了安全管理標準化、生產管理精益化的進程。同時,通過風險管控體系的實施和多種形式的宣貫教育活動,職工責任意識、風險辨識能力和安全素養得到普遍提升,班組對安全生產規章和措施的執行更加到位。
現場作業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始終是基層供電企業安全生產的核心任務。通過幾年的努力和實踐,國網富陽市供電公司已經逐步探索出符合企業實際的現場作業風險管控模式和手段,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以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設為重點,繼續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和精益化,切實提升企業安全發展、科學發展的軟實力。
[1]國家電網公司.供電企業安全風險評估規范[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2]國家電網公司.供電企業作業安全風險辨識防范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本文編輯:徐晗)
Real-tim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Overall Process of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Site
ZHANG Xiaohai
(State Grid Fuyang Power Supply Company,Fuyang Zhejiang 311400,China)
Through establishing risk management system,management checkpoint of safety production is moved forward,safety management concept is updated and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business is deepened,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safety production pre-control mechanism,safety risks hedging and resolving,effective control over various safety accidents and guarantee of safe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power construction;safety production;overall process;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416.2
:B
:1007-1881(2014)06-0060-03
2014-01-14
張小海(1964-),男,浙江衢州人,變電技師,從事供電企業安全監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