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秦文廣
奧拉西坦注射液結合認知功能訓練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觀察
王 艷1秦文廣2
目的研究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療效。方法58例 AD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認知功能訓練,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進行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ADAS-Cog認知項目量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腦電圖(EEG)和頭顱CT檢查。結果兩組治療前后比較MMSE評分均升高和Barthel指數評分升高,ADAS-Cog量表評分降低,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治療組效果差異性更顯著(P<0.01)。兩組患者治療后腦電圖α波頻、α波幅、θ波頻均增加(P<0.05),θ波幅降低(P<0.01),治療組在上述三方面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療效肯定。
阿爾茨海默病;奧拉西坦注射液;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ADAS-Cog認知項目量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腦電圖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其病理特征為老年斑、神經元纖維纏結、海馬錐體細胞顆粒空泡變性及神經元缺失[1],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持續性認知功能下降伴社會活動能力的減退。筆者運用奧拉西坦注射液結合認知功能訓練對阿爾茨海默病進行治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入選的58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均為本院2009年12月~2011年5月康復醫學科住院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為兩組。治療組(A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齡61~78歲,平均(69.0±8.5)歲;病程3個月~8個月,平均(5.00 ±1.14)個月;文化程度:高小~本科。對照組(B組)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齡62~81歲,平均(70.0±7.1)歲;病程4個月~9個月,平均(5.50±0.50)個月;文化程度:高小~本科。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入選患者均需符合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第4版的《精神病的診斷和統計手冊》(DSM-IV)的診斷標準,并根據測試結果確定癡呆程度,根據DSM-IV診斷標準[2],Hachiski缺血量表評分≤4分,按照臨床癡呆評定量表評分確診為輕、中度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1.3 排除標準因眼耳疾患及精神疾病不能配合進行心理測試的患者;有嚴重的心肝肺腎等器質性疾患者;近期應用過可影響療效評定的藥物者。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認知功能訓練,每日固定時間安排患者在專職康復治療師指導下進行認知功能訓練。內容以改善其語言功能障礙、視空間功能受損、失認失用及計算力障礙等為主,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設計訓練題目,30min/次,每日兩次,進行一對一訓練。治療組在每日進行兩次認知功能訓練的基礎上加用奧拉西坦注射液4.0g,加入100ml 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每日一次,一個療程為21天,一個療程結束后停7天再進行下一個療程。觀察周期為兩個療程,且治療期間不使用其它治療認知功能障礙的藥物。
1.5 觀察指標治療前、后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ADAS-Cog認知項目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Barthel指數)檢測,均由專業醫師檢測,該醫師不參與對患者的治療。治療前后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腦電圖(EEG)和頭顱CT檢查。
1.6 數據處理應用SPSS 16.0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P<0.01為差異非常顯著。
2.1 MMSE評分、ADAS-Cog認知項目量表和Barthel指數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較本組治療前MMSE評分和Barthel指數評分升高,ADAS-Cog量表評分降低,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或P<0.01),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差異較對照組明顯,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表1 兩組患者MMSE評分、ADAS-Cog量表評分、Barthel指數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MMSE評分、ADAS-Cog量表評分、Barthel指數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相比較,△P<0.01
組別 時間 MMSE ADAS-Cog ADL對照組 治療后 20.0±8.1* 15.9±6.1* 54.6±4.8**治療前 15.9±2.5 18.8±7.0 44.3±3.5治療組 治療后 21.0±4.8*△ 15.0±4.1**△ 47.8±4.0**△治療前 17.4±2.9 18.0±7.7 36.9±3.7
2.2 腦電圖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腦電波的異常數據以α波節律慢、波幅低、調幅差,有較多的θ活動及θ波幅增高為主。治療后α波頻和波幅、θ波頻增加(P<0.05或P<0.01),θ波幅降低(P<0.01)在兩組患者表現均明顯,且治療組在上述三方面數據改善均優于對照組(P<0.05或P<0.01)。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腦電圖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腦電圖的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相比較,△P<0.05,△△P<0.01
組別 時間 α波頻(Hz) α波幅(uV) θ波頻(Hz) θ波幅(uV)對照組 治療后 7.40±3.81√37.51±9.80√√ 6.50±0.68√21.10±4.14√√治療前 6.03±3.79 28.12±6.00 5.55±1.14 27.87±4.25治療組 治療后 8.64±4.02√△41.03±8.97√√△△6.89±0.87√19.86±3.00√√△△治療前 7.70±3.10 30.12±5.50 4.58±1.47 27.05±3.54
2.3 頭顱CT腦溝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腦CT示大腦半球腦溝加深、數量增多、腦裂增大,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阿爾茨海默病是老年癡呆患者中常見的一種疾病,是伴有特別的生化及病理改變的疾病,其主要病理特點包括神經元纖維纏結、老年斑和顆粒空泡變性,臨床癥狀為記憶力減退、持續性認知功能下降伴社會活動能力的減退,故又被稱之為癡呆。臨床表現與一些乙酰膽堿能神經元受損有關,難以發揮其調節認知功能的作用,而在大腦區域中負責調節認知功能的區域主要由海馬區域、額頂葉等,這些區域的乙酰膽堿濃度減少和膽堿乙酰轉移酶活性下降造成了上述區域的乙酰膽堿數量下降,在臨床癥狀即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奧拉西坦是一類新型的神經營養藥物,主要作用為改善老年性癡呆和記憶障礙癥患者的記憶和學習功能。近年有研究表明,奧拉西坦可促進磷脂酰膽堿和磷脂酰乙醇胺的合成以改善腦代謝,提高腦組織活性;同時其藥性可通過血腦屏障,對中樞神經傳導束起到刺激作用;亦可腦細胞蛋白質的合成與核酸的合成[3]。另有報道,奧拉西坦可提高腦梗死部位對糖類的充分利用,更加有利于腦部疾病患者的康復,改善認知功能[4]。
從本研究結果來看,單純應用對照組和結合藥物治療組均能顯著使MMSE和Barthel指數升高,ADAS-Cog評分降低(P<0.05或P<0.01),而治療后康復結合藥物治療組變化更明顯(P<0.01)。提示康復結合藥物較單純康復治療AD臨床療效更好;治療后 α波頻和波幅、θ波頻增加(P<0.05或P<0.01),θ波幅降低(P<0.01)在兩組患者表現均明顯,且治療組在上述三方面數據改善均優于對照組(P<0.05或P<0.01),說明單純康復和康復結合藥物治療方法皆能改善腦電波的α波頻和波幅、θ波頻,但后者作用更大;換言之,在認知功能訓練基礎上采用奧拉西坦注射液可進一步提高患者乙酰膽堿受體的活性,保護受損的腦組織,從而提高患者記憶力、認知能力。
[1] 吳江.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31.
[2] 賀仙光.奧拉西坦注射液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療效觀察[J].實用醫藥雜志,2010,27(5):408.
[3] 尹浩,游潮,李國平,等.奧拉西坦改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認知功能的對照研究[J].四川醫學,2008,29(4):392-394.
[4] 華金寶.奧拉西坦用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大腦認知功能恢復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8,28(14):1200-1202.
R749.1+6
A
1673-5846(2014)01-0056-02
1鄭州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河南鄭州 450003
2鄭州艾格眼科醫院,河南鄭州 4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