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李 丹蘇 敏邢栗菸
宮腔鏡對1290例子宮異常出血的患者臨床診斷意義
李 娟1李 丹1蘇 敏2邢栗菸1
目的探討宮腔鏡對子宮異常出血診斷的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經病理科明確診斷的1290例子宮異常出血患者宮腔鏡檢查資料。結果宮腔鏡診斷黏膜下子宮肌瘤92例,子宮內膜息肉90例,子宮頸息肉28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861例,子宮內膜病變25例,絕經后出血排除子宮內膜病變28例,節育器移位10例,子宮畸形2例,子宮內膜結核1例,宮腔粘連41例。診斷準確率為92.87%。結論宮腔鏡檢查可以直視宮腔內病變、定位取宮內膜組織,診斷準確率高,是較好的診斷子宮異常出血的方法。
子宮異常出血;宮腔鏡檢查;病理學
目前宮腔鏡檢查是婦科領域中運用廣泛的一種新型技術。宮腔鏡檢查成為內鏡外科的一個分支,在子宮內病變的診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婦科疾病的臨床表現常常見子宮異常出血,其病因復雜,多見于子宮內膜疾病,包括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癌等。內分泌紊亂、節育器異位也是引起子宮異常出血的原因。對于臨床癥狀典型或病變明顯者容易診斷,若子宮正常大小,僅依靠常規檢查如婦科超聲、盆腔核磁是難以明確診斷。對于在診斷性刮宮術(簡稱診刮術)前找不到出血原因的疾病,臨床上暫時歸為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但刮宮病理診斷與臨床診斷時有不相符的情況,即使同樣診斷功血的疾病,不同類型的功血治療重點也不同。對于子宮異常出血借助宮腔鏡檢查診斷,在鏡下不僅能發現宮腔內病變的外觀、部位,還能在鏡下直視取材,提高了對宮腔疾病的準確診斷和治療效果,避免了因盲目取材而造成的誤診、漏診。在因為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子宮肌瘤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的患者,宮腔鏡電切手術切除病灶替代子宮切除手術,減少了患者手術痛苦和高額的手術費。作為宮腔鏡檢查的適應證子宮異常出血,本研究回顧性分析經病理科確診1290例子宮異常出血的患者,宮腔鏡檢查資料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經病理科確診子宮異常出血患者 1290例,年齡24~86歲,平均年齡55歲;臨床表現為子宮異常出血,經血淋漓不盡,月經量過多,月經稀發甚至繼發性閉經者。術前準備:患者完善住院常規檢查,排除血液系統疾病、內科疾病引起子宮異常出血,無急性生殖道感染,排除宮腔鏡檢查禁忌癥。檢查時間:月經干凈3~7天無同房史,放置陰道消炎栓改善陰道清潔度。陰道流血多者給予止血治療,待陰道流血減少時行宮腔鏡檢查。宮頸口較緊的患者術前放置米索前列醇片。
1.2 方法應用Styker公司持續灌流式宮腔鏡,檢查鏡(3.5mm軟鏡)、冷光源、液體膨宮機、電腦成像系統。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陰道宮頸鋪巾。5%葡萄糖液作為膨宮介質,宮腔壓力設為80mmHg,排空膨宮管內氣體。麻醉生效后,探查宮腔并擴張宮頸,宮腔鏡進入,觀察宮頸管有無異常,由遠及近觀察宮腔整體形態,依次檢查宮底、子宮前后壁、兩側輸卵管開口,退出過程中查看宮頸內口和宮頸管,對宮腔異常所見在鏡下取活檢、行診刮術,刮出宮內組織送病理科檢查。如有異常需在刮宮術后進一步行宮腔鏡檢查。手術時間平均15min。
1.3 診斷標準宮腔鏡診斷以夏恩蘭主編的《婦科內鏡學》為標準。病理診斷按國際婦科病理協會(FIGO)分類標準。
2.1 宮腔鏡檢查黏膜下子宮肌瘤92例,子宮內膜息肉90例,子宮頸息肉28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861例,子宮內膜病變25例,絕經后出血排除子宮內膜病變28例,節育器移位10例,子宮畸形2例,子宮內膜結核1例,宮腔粘連41例。
2.2 病理結果病理診斷為黏膜下子宮肌瘤92例,子宮內膜息肉90例,宮頸管息肉28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936例,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3例,子宮內膜癌18例,子宮頸惡性腫瘤12例,絕經后出血排除子宮內膜病變34例,節育器移位10例,子宮畸形2例,子宮內膜炎23例,子宮內膜結核1例,宮腔粘連41例,詳見表1。
子宮異常出血憑借患者的講述、醫生的檢查及超聲檢查常常不能確診。超聲檢查具有簡單、易被患者接收等優點,但難以發現子宮內膜早期病變,宮腔較小的占位灶。夏恩蘭[1]報道超聲檢查不能發現直徑<2cm的宮腔內占位灶,對于直徑<1cm的黏膜下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及子宮內膜息肉樣增生病變,B超往往提示子宮腔回聲增強或局限性增厚,甚至未見異常回聲。為明確子宮異常出血的病因、明確診斷,最常采用的是診刮術,但實際上診刮術是盲目性操作,特別是微小病灶如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子宮肌瘤均存在遺漏,診刮術無法達到明確診斷的目的。

表1 子宮異常出血病理診斷、宮腔鏡手術診斷符合情況(n,%)
宮腔鏡檢查的優越性在于,鏡下能見宮腔形態、宮內膜外觀,而無盲區,若見可疑病變能有的放矢獲取取宮內膜的活檢,是目前診斷宮內疾病的金標準,宮腔鏡檢查對患者影響小,容易操作,術后恢復快,適應證廣泛,可在門診操作,以葡萄糖液作為膨宮介質其價格低廉,少量液體進入腹腔內很快被吸收[2]。尤其對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子宮肌瘤具有較好的識別作用。
本組診斷準確率92.87%,可見宮腔鏡檢查已是診斷子宮異常出血的較好方法,在宮腔鏡下可視取材進行病理檢查提高了診斷的準確率,同時取代診刮術聯合超聲的傳統方法,并在明確宮腔內疾病后有針對性的治療,對進一步提高超聲診斷水平以及臨床正確選擇手術方式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可作為陰道不規則流血,宮腔內疾病首選的診斷方法[3-4]。
[1] 夏恩蘭.功能性子宮出血的內窺鏡治療[J].國外醫學(婦產科學分冊),2006,33(2):73-75.
[2] 段華.宮腔鏡應用范圍、變化及發展趨勢[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19(11):644-646.
[3] 盧榮斌,封月萍,李風玲,等.宮腔鏡診斷異常子宮出血488例分析[J].腹腔鏡外科雜志,2006,11(1):12-13.
[4] 牛晶娟.功能性子宮出血110例臨床分析[J].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7,21(10):796-797.
R713
A
1673-5846(2014)01-0248-02
1 新疆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2 新疆69046部隊,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