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磊 劉艷艷 張 丹
探討血液透析中組合型人工腎技術應用效果
張 磊 劉艷艷 張 丹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透析合并血液灌流中的組合型人工腎技術在臨床中預防低血壓的效果。方法給予50例在進行血液透析中頻繁出現低血壓癥狀的患者運用組合型人工腎技術,將其臨床效果與臨床中傳統透析方法的效果進行對比。結果在應用組合型人工腎技術的透析方法后,其甲狀腺激素明顯降低(P<0.01),運用兩種透析方法后2h的血壓對比,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結論組合型的人工腎技術可有效起到血液凈化的作用,并且對預防透析患者出現低血壓問題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其理論機制還待研究。
低血壓;人工腎技術
在血液透析過程中出現低血壓是臨床中常見的問題,在透析時,患者的收縮壓至少會降低20mmHg,常出現患者高壓不超過100mmHg的情況,透析時出現低血壓的幾率在 40%左右,若發生低血壓時不及時進行救治,將會出現昏迷猝死等嚴重問題[1]。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對50例在進行血液透析中頻繁出現低血壓癥狀的患者運用組合型人工腎技術,取得了顯著的功效,具體數據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均為在進行血液透析中頻繁出現低血壓癥狀的 50例患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在53~85歲,平均年齡68.2歲。本組患者的原發病情況為紅斑狼瘡腎病2例,腎盂腎炎13例,腎病綜合征5例,高血壓腎病17例,糖尿病腎病13例。進行血液透析時間9~110個月,平均每周2次。
1.2 方法
1.2.1 透析方法 傳統的透析方法是運用透析機、透析器,透析液采用碳酸氫鹽,其流量為500ml/min,溫度為37°,傳統法的超濾率為0.5~2.5L/h。組合型人工腎技術的透析法是在傳統方法的基礎上,應用血液灌流器進行組合使用,即將血液灌流器串聯在透析器上進行透析。透析2h將灌流器撤下繼續治療。給與透析患者每周一次組合方法,在運用1個月后,更改為每4個月應用一次組合型透析方法[2],其余時間仍采用傳統的透析方法進行治療。
1.2.2 透析護理方法 為了預防透析患者在透析過程中出現體外循環的凝血,在臨床的護理中,應即時的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出現凝血情況的原因多為患者的血流量不足或患者應用的抗凝劑劑量不足導致的。因此在透析過程中,應對患者的體外循環的血液顏色進行實時的觀察,若出現顏色變化立即進行治療,另外要監測患者的動靜脈的壓力,若出現壓力增高情況,需將抗凝劑的用量提高,以便避免出現出血的情況。護理嚴格無菌完成。
1.2.3 低血壓診斷標準 ①患者在進行透析后的動脈壓平均值比未進行治療前動脈壓降低30mmHg[1],或患者的收縮壓降到90mmHg以下;②患者的收縮壓在90~100mmHg之間,并伴有頭暈、心律不齊、出汗等低血壓常見癥狀,此種情況必須及時進行治療[3]。對患者的血壓進行實時監測和記錄。
1.2.4 觀察指標 在對患者進行透析治療,取患者的血標本,分別在治療前、后各取一次并送檢化驗。對于運用組合型人工腎技術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甲狀腺激素的變化進行觀察。對患者透析治療間血壓值進行觀察和記錄,進行35個月的觀察,兩種方法均在每月記錄一次。
1.3 統計學方法本組資料的數據應用重復測量的方差進行分析和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甲狀腺激素的變化本組患者在應用組合方法治療前的甲狀腺激素值為(485.2±132.1)pg/ml,應用后的值為(210.1±25.0)pg/ml,P<0.05。
2.2 血壓比較在應用組合法患者透析后的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有效避免患者低血壓情況的發生,與傳統法對比,P<0.05,如表1。
表1 患者應用兩種透析方法前后的血壓比較[(±s),mmHg]

表1 患者應用兩種透析方法前后的血壓比較[(±s),mmHg]
方法 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治療前 治療2h傳統法 140.9±10.3 85.8±12.1 95.5±12.6 50.8±7.3組合法 139.2±9.5 85.3±10.4 124.2±6.8 82.5±10.6
臨床中對腎病患者進行透析的治療中發現,血液的透析和血液灌流的合并適應,可有效清除患者身體不同分子量的代謝產物及內體的毒性物質,與此同時還起到調節水電解質平衡的作用,大大提高患者透析的質量。在保持傳統透析方法的參數基礎上,還可有效的避免出現低血壓情況。在本組調查中如表 1顯示,兩種方法透析后2h血壓對情況,P<0.05。并且兩種方法在應用后對患者的血尿素氮和肌配的清除無差異,及不會影響患者的透析質量,因此說明,組合型的人工腎技術可以有效的起到血液凈化的作用,并且對預防透析患者出現低血壓問題起到了顯著作用,其理論機制還待研究。
[1] 趙淑梅,王桂英,趙跡,等.尿毒癥腦病患者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07(11):195-197.
[2] 王素俠.46例尿毒癥肺炎患者血液透析聯合血液灌流的觀察及護理[J].現代醫藥衛生,2007(22):266.
[3] 蔣西霞,馮士麗.血液透析中低血壓的預防與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9(06):301-302.
R459.5
A
1673-5846(2014)01-0285-02
牡丹江醫學院紅旗醫院,黑龍江牡丹江 1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