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多榮
左側闌尾炎伴闌尾黏液囊腫誤診為左側附件囊腫1例
趙多榮
左側闌尾炎伴闌尾黏液囊腫;誤診;左側附件囊腫
闌尾炎伴闌尾黏液囊腫臨床較少見,本院遇到2例均誤診附件囊腫,對于右下腹疼痛類似闌尾炎體征者應詳問病史,全面查體,以免延誤治療,現將誤診1例報道如下。
患者,女,42歲,因下腹痛1月余入院。患者于 5年前曾有膽囊切除史。平素月經規則,末次月經2013年1月27日,患者于40天前,在無明顯誘因下出現腹痛,呈絞痛,持續時間長,疼痛較難緩解,其它處無放射痛,無畏寒發熱、嘔吐,無尿頻尿急,無陰道流血排液。曾于外院彩超檢查示左側附件囊腫,大小約80×60mm,給予抗炎、補液、理療等治療,疼痛緩解,左側附件包塊有所減小,一天前再次出現腹痛,難以忍受,無畏寒、發熱、嘔吐,無尿頻、尿急,無陰道流血排液,體格檢查:左下腹壓痛(+),反跳痛(+ -),婦檢:左側附件可觸及一大小約5×4×4cm包塊,邊緣光滑,壓痛(+),活動度差,右側附件為觸及明顯包塊。于我院經陰道彩超檢查所見(圖1)。

圖1 闌尾炎伴闌尾黏液囊腫
子宮大小形態正常,宮腔內見節育環,居中左側卵巢顯示不清,左側附件區囊腫。大小約 51× 34mm,形態不規則,囊壁較厚,欠光滑,囊內壁可見皺褶,囊內透聲欠佳,CDFI:囊壁及囊內未見明顯血流信號。右側卵巢大小形態正常。門診擬以“盆腔炎性疾病;左側卵巢囊腫蒂扭轉”收入院,于 3約19日上午9時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術,術中見子宮、雙側輸卵管卵巢正常,闌尾水腫增粗,于左側卵巢及子宮后壁粘連,長約7cm,直徑約3cm,闌尾腔內充滿液體,闌尾根部直徑約3cm,可觸及2 ×1cm腫塊,質韌,回盲部未見異常,急請外科會診行闌尾根部盲腸腸壁上切除闌尾,術中冰凍切片示;慢性闌尾炎;術后病理結果示,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闌尾殘端黏液囊腫。
因正常闌尾應位于右下腹,該患者闌尾與左側卵巢粘連,為左側闌尾炎[1],實屬罕見,由于先天性內臟轉位或活動性盲腸因粘連等原因固定于左下腹,急性闌尾炎時,轉移性和局限性壓痛均在左下腹,超聲顯像對診斷有輔助作用。主要是超聲醫師應意識到有左側闌尾炎的概念,其它內臟同時轉移時,超聲顯像易于識別,但患者曾有手術史,未能引起重視,本例旨在共大家分享引以警示;對于女性患者的左側附件區的囊腫習慣性認為來源于左側卵巢,并且闌尾黏液囊腫起病緩慢發病率低,腹痛常為隱痛為主,且闌尾黏液囊腫右闌尾病變而來。3 討論
闌尾炎主要超聲表現為闌尾區的管狀結構,中央無回聲區闌尾腔積液或積膿,周圍為一層較強回聲的黏膜,環繞黏膜的低回聲帶為闌尾壁最外層,較強回聲線為漿膜層。當化膿性闌尾炎腔內大量積膿,闌尾膿腫可如囊狀,其內為無回聲。闌尾炎闌尾黏液囊腫并非真性腫瘤,而是一種潴留性囊腫,其病因多由于闌尾根部慢性炎癥梗阻造成闌尾細胞不斷分泌黏液,積存闌尾腔內,形成囊腫。闌尾黏液囊腫在臨床中較少見,多見于女性,發病年齡 50~60歲,主要臨床表現為急性腹痛,也可無癥狀。典型的聲像圖表現為右下腹相當于闌尾區可探及囊性為主的腫塊,呈圓形、橢圓形或囊袋狀,壁薄,部分囊壁上有鈣鹽沉積。目前臨床診斷闌尾黏液囊腫依據:①鋇劑灌腸可見回盲部外壓性充盈缺損,由于闌尾黏液囊腫的存在,可使盲腸間隙擴大,其間有壓迫;②超聲或CT顯示回盲部囊性腫塊;③內窺鏡闌尾插管造影顯示闌尾呈囊球形腫大。相比而言。超聲圖像更直觀、信息豐富,并且超聲檢查具有方便、無痛、無創傷、可重復等優點,因此可作為闌尾黏液囊腫首選的檢查方法。
[1] 富京山,富瑋.疑難疾病超聲診斷——全身超聲顯像病例精析[M]. 1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
R656.8
A
1673-5846(2014)01-0288-02
安徽淮南新康醫院超聲診斷中心,安徽淮南 2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