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華
孕前優生檢測的臨床篩查及防治
曾建華
通過對6000例孕前健康檢查進行優生檢測(弓形蟲、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皰疹病毒II型)的篩查,進行結果分析,及時做好防治;有助于出生缺陷的一、二級預防,達到優生目的。
優生檢測;篩查;防治
TORCH綜合癥是指一系列病原體的英文名字的縮寫。T是弓形蟲(Toxoplasma)、O是指(Others)如梅毒螺旋體等,R是指風疹病毒(Rubeuovirus)、C是指巨細胞病毒(Cytomtgalovirus)、H指單純皰疹病毒(Herpesvirus)。取其英文名字的第一個字母連在一起,即TORCH。胎兒感染了病原體后會出現一些相同的損害和畸形,因此就叫TORCH綜合癥。其中風疹病毒(R)、巨細胞病毒(C)、單純性皰疹病毒(H)三種病毒感染是導致胎兒畸形最常見的原因。妊娠期發生TORCH感染后多無明顯臨床癥狀,若胎兒感染后,可引起流產、胎兒宮內發肓遲緩、胎兒宮內死亡、死產或新生兒肝、腎、心、腦等多個器官出現發育缺陷或功能障礙。優生檢測是指抽血進行TORCH中IgG、IgM兩種抗體的檢測。通過孕前優生檢測,有助于出生缺陷的一、二級預防,達到優生目的。
1.1 一般資料我站自去年5月份實行國家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以來,對6000例優生檢測對象統計,見表1。

表1 6000例優生檢測對象統計結果(n,%)
綜合上述結果表明,巨細胞病毒IgG(+)1725例,占28.75%;IgM(+)34例,占0.57%。弓形蟲病毒IgG(+)41例,占0.68%;IgM(+)2例,占0.03%。風疹病毒IgG(+)2461例,占41.02%。IgM(+)149例,占2.48%。II型皰疹病毒IgG(+)32例,占0.53%;IgM(+)18例,占0.30%。
1.2 臨床意義IgG(+)主要表示既往有感染史,具有一定的免疫力,IgM(+)表示近1~2個月內有感染史。①弓形蟲感染是一種人畜共患疾病,主要通過家禽(主要是貓犬)傳染,孕婦感染后可通過胎盤、血液、羊水傳染給胎兒,可引起宮內感染致死胎、早產、流產、嬰兒腦積水及視力、神經系統發育等障礙。②風疹病毒是RNA病毒,風疹病毒易發生垂直感染,孕婦妊娠早期初次感染風疹病毒后,病毒可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可造成流產或死胎、胚胎停止發育、新生兒畸形、肝脾腫大、先天性心臟病、神經系統發育障礙等先天性風疹綜合征。③巨細胞病毒是一種皰疹病毒組DNA病毒,分布廣泛,可引起以生殖泌尿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和肝臟疾病為主的各系統感染,孕婦感染巨細胞病毒后可垂直傳播給胎兒致胎兒宮內死亡、流產、胎兒宮內生長受限、新生兒黃疸、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溶血性貧血、腦損傷(如小頭畸形、腦室擴張、顱內強化點等)。④單純皰疹病毒主要引起皰疹性口腔炎、濕疹性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結膜炎等,單純II型皰疹病毒是造成生殖皰疹和新生兒疾病的主要病原體,傳播途徑主要是產道傳播,孕婦感染皰疹后可通胎盤引起流產、早產、死胎、畸形(如胎兒皮膚缺損、小頭畸形、無腦兒等)。
①弓形蟲主要是通過貓犬糞便中的弓形蟲卵囊污染水或食物使人感染。人接觸或進食有浸染包囊的生肉或不熟肉類。因此孕婦應注意飲食衛生,肉類要充分煮熟,避開生肉污染熟食、盡量不要接觸家禽(貓犬)及其排泄物。治療:口服螺旋霉素3~4g/d共3~4周或磺胺嘧啶1.0~1.5g口服,qd,加乙胺嘧啶25~100mg口服,qd,葉酸25mg口服,qd,共28天,但在早孕期禁止聯合磺胺嘧啶及乙胺嘧啶(乙胺嘧啶有致畸作用),可單獨使用磺胺嘧啶。應在分娩前幾周停止上述藥物的治療,該治療方案是世界衛生組織和疾病控制中心推薦的弓形蟲感染的基本治療方案[1]。②巨細胞病毒主要通過輸血、胎盤、產道感染和性接觸傳播,孕婦應避免和患者接觸;對巨細胞感染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主要以抗病毒、免疫球蛋白、干擾素及轉移因子等聯合治療且治療效果不佳,在孕早期發現有巨細胞感染者應終止妊娠;妊娠中晚期可行超聲篩查及羊水PCR監測。③風疹病毒對于一般人群危害較小,感染后常有低熱、四肢酸痛、咽炎、結膜炎等前驅癥狀;約60%~70%患者出現皮疹,先在顏面部再向下轉移,持續3~5天,孕婦感染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引起胎兒CRS發生,導致神經性耳聾、白內障、先天性心臟病;孕前篩查是降低CRS發病率的有效手段,檢測一旦發現風疹病毒抗體陰性應及時接種疫苗,目前治療沒有特定的規范治療,以抗病毒及免疫球蛋白、轉移因子等支持療法。④單純皰疹病毒Ⅰ型為單純型,其感染在嬰幼兒時期就已發生;Ⅱ型皰疹病毒是引起生殖器皰疹的主要病毒,發病一般有如下特點:急性期自覺患處灼癢、緊張不適、并迅速出現紅斑,紅斑并迅速變為栗粒至綠豆大小的簇集水皰,水皰破裂后出現糜爛面,如無繼發感染數日后干燥結痂,脫痂后留下暫時性色素沉著,有時伴附近淋巴結腫大,孕婦感染可引起流產、死胎、畸形等,因此應加強健康教育及性衛生知識宣傳,治療目前主要有抗病毒類藥(阿昔洛韋 1g,2次/日,口服7~14天,或用阿昔洛韋0.25g口服3次/日,持續7~14天,加用免疫調節劑干擾素等)及VitC、VitE等支持治療。
[1] 孫路明.妊娠期病毒感染與妊娠結局[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2011,8(23):56-56.
R169.1
A
1673-5846(2014)01-0323-03
江西省寧都縣計劃生育服務站,江西贛州 3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