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王 明,曲慶峰,歷 銳,秦海彬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工程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9)
試論研究性教學在 《產品設計》課程中的實施
張 穎,王 明,曲慶峰,歷 銳,秦海彬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工程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9)
論文闡述了 “產品設計”課程的重要性,對 “產品設計”的研究性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在 “產品設計”課程中對案例教學法、互動教學法、基于CDIO的實踐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進行了探討及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產品設計;研究性教學;教學模式
工業設計專業輸送社會的 “工業設計人才”并非完全符合社會的期待,相當一部分走上崗位的工業設計師難以勝任創造有競爭力的設計產品的工作。供與需之間存在嚴重差異。教育不能為社會所用——改變這一現狀的需求刻不容緩,其中專業課的教學模式是關鍵。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注重教師 “教”。教師的教學以知識傳遞為主。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情意發展和價值觀的形成關注不夠,教師與學生缺乏雙向信息和多向信息的交流。隨著社會發展,這種教學方法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要求。而研究性教學理念的應用,能夠給學生更多積極思考的空間和自由,能給學生更好的個性獨立表現的機會,重視實踐教學,是一種培養創造性人才的新途徑,這與工業設計強調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目標相一致。
作為工業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產品設計對于學生設計能力的培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教學任務是在理論講解的基礎上,要求學生綜合運用工業設計的程序與方法擬定設計題目,進行較為完整的從設計構思到設計實施再到設計推廣的一套設計訓練。筆者以提高學生產品設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出發點,對其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了研究和嘗試性改革。將研究性教學中的討論式教學、互動式教學、實際案例教學等方法運用在產品設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在教學中將產品設計理論與實踐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是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門化產品設計人才的積極途徑。
通過實施研究性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延伸學生的學習觸角,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改革,努力培養出適合社會需要的專業設計人才,培養出適合市場需要的專門人才。
案例教學是在學生掌握了有關基本知識和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的要求,運用典型案例,將學生帶入特定事件的現場進行案例分析,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或集體協作,進一步提高其識別、分析和解決某一具體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設計理念、工作作風、溝通能力和協作精神的教學方式[1]。
產品設計課程理論部分首先要介紹產品設計的方法:包括功能性設計方法、人性化設計方法、綠色可持續性設計方法及系統性設計方法。要讓學生理解四種方法是產品創新的不同出發點,是工業設計發展到現階段產品創新的主要理念。針對某一產品,應用四種方法中的任意一個或多個都可以產生良好的產品設計思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四種設計方法的精髓和應用過程,此部分教學采用案例教學法。講解過程中,每一種方法都要有對若干實際案例的作為支撐,通過對產品設計案例的分析,體會設計方法的強大實用價值。例如在講到功能性設計方法這一部分,首先要指出,功能性設計是針對產品的功能進行思考,其實質是把設計對象視為一個技術系統,將總功能分解為次一級功能及再次一級功能,從而尋求實現各分功能的技術途徑。這樣的理論內容學生理解是比較有難度的,應用案例教學法以手機為例,我們將手機的功能作為總功能,按照功能的邏輯體系對其進行分析和整理,得到功能關聯樹,如圖1所示。

圖1 手機功能分析
再根據用戶需求對某些子功能進行強化、或減弱、或去除等處理。如老年人手機的設計要增強實用功能和環境功能,女性手機則要重視審美功能和象征功能等等。這樣就得到了清晰的設計思路,形成了設計定位,為產品設計指明了方向。該案例中功能性設計方法使用、產品功能邏輯分析、結構數組使用和產品設計操作等各重要組成部分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學生對案例的感性認識很強,使知識的神秘感降低,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
人性化設計這部分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體會著諸多人性化產品的優勢。講解這部分內容過程中,實施互動教學法。師生在課堂上地位互換,學生首先以 “教師”的角色講授該節課程的部分內容,然后由其余學生以 “教師”的角色提問、質疑,并作小結,教師最后以 “學生”的角色對 “教師”的授課效果加以評價。教師安排同學們課前準備搜集人性化產品的資料,并制作成教學課件,由學生在課上講解人性化設計的實例。互動教學,角色互換。學生通過 “教”來 “學”,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使學生的主動學習,以加深對知識內容的印象。在學生 “教”的基礎上,教師總結人性化設計方法的內容、原則和實現過程,增加了知識傳遞的有效性,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非常深刻。
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將CDIO理念引入課程實踐教學環節。構思一設計一執行一運作(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CDIO)工程教育模式提倡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注重培養學生系統工程技術能力,強調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以零適應期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的需要。在課程中以項目設計為導向,強調理論學習和設計實踐相結合。將產品設計方法及程序講解完畢后,給學生布置若干應用性比較強的產品設計專題,如家具產品設計、衛浴產品設計、小家電設計等,每個專題又可劃分為多個具體的產品。將學生分成10~12人的大組,每組同學選擇一個專題。再3~4人為一小組 (由學生自由結組),每個小組選擇專題下的具體的產品進行設計實踐。時間周期大概為三十天,每個小組要完成產品設計的整個過程,從設計調查到設計定位,從方案展開到方案確定,從三維建模到實物模型,最終形成包括設計報告、三維建模、實物模型等結果。這樣每一大組同學的方向是相同的,小組之間具體產品又存在差異,學生需要根據具體產品進行分工合作,模擬完成產品設計的真實過程,完成CDIO各個環節,從而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團結合作能力的培養。
“討論式”教學法,是指經過精心的設計和組織,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讓學生圍繞某一中心問題,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看法,并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多邊交流,互相探討,以尋求獲取真知和全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在產品設計課程上表現為 “頭腦風暴法”的應用。

圖2 主題討論與發散思維
在上一環節,學生已經選定了產品設計專題,并應完成一定的資料收集及整理工作,對產品有一定的了解,此時學生所需要的就是創新的方向。 “討論式頭腦風暴”是產生創新點的有效辦法。由教師來發起和組織,針對每一個小組的目標產品提出討論主題,以大組為單位進行集中討論,自由發言并記錄,依次完成所有小組的主題。圖為其中一個主題討論內容經過整理得到的結果(題目:炒菜鍋容易濺油,既容易燙傷又污染環境,對炒鍋進行設計。主題:安全炒鍋設計。)這種討論的教學,調動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啟發學生主動地、創造性地探究和獲取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可以拓寬學生的設計思路,迸發出創新點。
競賽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其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尤為顯著。大賽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及協作精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徑。正如王越院士所說: “比賽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實踐的動手能力,是全面素質的培養。在專題競賽中既培養了學生面對眾多社會需求發揮創新能力,自由選擇滿足需求的實施方案,又使學生經歷了由策劃、設計、制造等開發過程,很多學生反映這段特殊學習經歷終生難忘。” 在產品設計教學中,組織學生參加設計競賽是專業教學改革的一個非常有效的舉措。其過程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專業積極性,培養學生在實踐中提高實際應用能力,并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開拓學生專業視野。
有意識地將產品設計課程與工業設計大賽相結合,設置于大賽方向相符的主題,組織2008級、2009級學生參加2012年黑龍江省工業設計大賽。學生們取得了5項一等獎,6項二等獎及多項三等獎的好成績。參加競賽過程中,學生們的動手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通過比賽不斷提高,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參賽的學生體會很深,不少人感嘆:幾天的競賽勝讀幾年書本!
通過把學生分成小組的方式,幫助學生開展團隊式的學習研究模式。布置設計課題,開展設計實踐,十分有助于學生中形成團隊精神。還可以就課題開展小型研討會,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意識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鍛煉學生的競爭能力,為學生適應社會上的競爭打好基礎。

圖3 獲獎作品
通過的教學實踐,可以看出采用研究性的教學方式能更好的完成 “產品設計”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實施“研究性”教學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和創新精神是有幫助的。學生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參與,進行信息收集、并產品創新方向進行分析和判斷,總結獲取知識,并最終以產品的形式解決問題,從而達到增強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這對工業設計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1]許錦泓,郭茂來,王以華,等.工業設計專業應用型教學模式的構建[J].嘉興學院學,2010,3.
[2]陳曉英,馬曉麗.機械產品設計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
[3]屈文濤.產品設計[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9.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based Teaching on Product Design
ZHANG Ying,WANG Ming,QU Qing-Feng,LI Rui,QIN Hai-Bin
(Heilongjiang August First Land Reclamation,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9,China)
This paper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product design"course,explored into the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pattern of "product design".Discussion and application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practice-based teaching with CDIO and so on,obtains a good teaching result,method is helpful for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creative ability.
product design;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teaching model
G420;TB47
:Adoi:10.3969/j.issn.1002-6673.2014.03.068
1002-6673(2014)03-178-03
2014-03-31
項目來源: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教學改革項目
張穎,工業設計碩士研究生。從事工業設計教學工作,主講“產品設計”,“產品三維形態設計”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