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英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產業既具備一般產業的普遍規律,如必須面向市場,遵循價值規律、競爭規律、供需規律等;也有其固有的特點,即體育產業不同于一般產業部門,它也是社會公益事業。所以,發展體育事業需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既要抓好經濟效益,又要兼顧社會效益。體育產業擔負著上述功能,所以加快體育產業進程勢在必行。
一、加快體育產業化是改革的要求
在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的形勢下,各行各業都在進行改革,在改革中求生存、求發展,因為不進行改革,仍以老辦法、舊模式辦事業是不適應改革和市場經濟需要的。體育事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需要新鮮血液的不斷深入而這些血液的來源就是體育經濟的發展,大家都會由衷的贊嘆,美國NBA商業運作的魅力,在那里我們不僅僅限于對籃球技藝的欣賞,更多的是要關注巨大的運作系統的支持,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他已成為一個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的標尺。因此,體育事業也必須打破那種純公益事業的舊模式,以適應新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增強活力和后勁。
作為精神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工作,既要在新的形勢下抓好繁榮,又要抓好自身管理,更重要的還是要看準自己生存和發展的前途,這就是運用市場機制,大膽改革,勇于探索。采取措施,為自己加油,以增強對體育市場經濟的影響。
二、公眾需要是對體育事業走向產業化的推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較之過去有了極大的提高,對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老百姓由過去體育活動內容僅為看比賽、跑步,發展到打保齡球、網球、游泳、射擊等。這就要求體育部門加大對體育設施的投入,以滿足人民的需求。體育管理部門光靠政府財政撥款來投資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下決心將龐大的體育機器推向產業化,走向體養全的道路。
三、加快體育產業化可以增強體育自身的造血功能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體育事業的發展不僅是文明的發達,更是物質強大的體現。一個地區體育事業的發展,營造出一個文明的環境,還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本地區的經濟增添活力。
已有事實證明,產業化成功的國家,體育發達程度也較高,如意大利是世界上足球運動最為普及的國家之一,俱樂部整體水平堪稱世界最高,擁有眾多的球星和全世界各地的球迷。更值得一提的是意大利已經把足球變成一項巨大的商業經濟,其豐厚的待遇不僅留住了本土球員還吸引了很多外國優秀球員。
目前,盡管我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下和推動下走出了體育產業化堅實一步,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但對我國體育事業這部龐大的機器來說,如何更進一步的適應市場經濟的形勢,如何走出有自己特色的產業步子,擺在我們面前仍有許多困難和問題,我們仍有很長很艱難的一段路要走。
(貴州省銅仁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