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華 孟慧
摘 要:“橋頭堡”戰略的推進,使云南具備了發展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重要物流樞紐的區位條件,為云南物流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因此,云南物流產業必須邁出“對接東盟”的新步伐。本文首先分析了“橋頭堡”戰略下云南與東盟物流產業對接面臨的問題,提出了云南與東盟物流產業對接的具體策略,為云南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橋頭堡 云南 東盟 物流產業 對接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c)-0252-01
云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4000多km國境線與老撾、緬甸、越南山水相連,是中國大陸進入東南亞、南亞和中東,連接歐洲、非洲最便捷的陸海聯運通道。2011年11月國家出臺《關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中明確把云南發展戰略定位為:我國向西南開放的重要門戶,沿邊開放的試驗區和西部地區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的先行區[1]。“橋頭堡”戰略的推進,使云南具備了發展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重要物流樞紐的區位條件,為云南物流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因此,云南物流產業必須邁出“對接東盟”的新步伐。
1 “橋頭堡”戰略下云南與東盟物流產業對接面臨的問題
雖然云南省物流產業發展較快,且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需要正視的是,云南物流產業總體上還處在傳統的運輸、倉儲階段,提供增值服務的能力較弱,主要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1 物流企業的增值服務能力較弱
云南省絕大多數物流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主要集中于倉儲、運輸領域,物流企業收益的85%來自物流基礎性服務,增值服務收益只占15%,與歐美國家物流企業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隨著物流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客戶希望物流企業能夠提供除了運輸、倉儲等傳統基礎服務外,還能夠提供個性化的物流服務。
1.2 現代化大型綜合物流企業少
雖然云南物流企業很多,但大多規模小,經營粗泛,“多、小、散、弱”問題突出。規模稍大的物流公司則多數是從傳統倉儲、運輸、裝卸等企業轉型而來,根本無法適應現代物流的需求。所以造成物流企業專業化程度較低,服務類型單一,社會物流資源整合能力弱,高水平的現代化大型綜合物流企業寥寥無幾[2]。
1.3 國際物流經驗缺乏
云南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重要門戶,其國際物流業務占有很大比重。因此,管理人員必須掌握相應的進出口法規、產品分類、認證方針、進口關稅、配額及限制、關稅退稅等國際物流業務操作。但目前云南物流企業缺乏國際物流經驗,比如托書格式五花八門;常用的EDI系統也不適于跨國家、跨行業之間的應用;國際物流的電子商務仍然局限于定制數據的傳送,未能向縱深發展,車隊、倉庫、報關行等直接參與國際物流的重要機構被系統排斥在外。
1.4 物流專業人才缺乏
目前云南省的物流企業大部分是從傳統儲運業轉變而來,物流從業人員總體文化水平低,缺乏物流專業知識和技能,專業物流人員幾乎沒有。云南省現在從事物流行業的人員有近萬人,但學歷至本科的員工還不到10%,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員工則占40%以上,受過系統的職業教育的比例不足0.8%。并且沒有一人持有國家資格等級證書。據統計云南省今后10年物流師缺口將在30萬人以上,而且對通曉國際業務的國際物流師更是奇缺。
2 “橋頭堡”戰略下云南與東盟物流產業對接的策略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正式運行和“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戰略的深入實施,物流產業必將成為云南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柱產業。雖然目前云南省物流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與國內發達地區或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與處于中國面向東盟的物流“橋頭堡”的前沿地位不相稱。因此,面臨“橋頭堡”戰略的歷史性發展機遇,云南省應該多方發展物流產業,盡快實現云南與東盟物流產業的無縫對接。
2.1 多業態融合發展
新時期物流產業轉型升級的著眼點和突破口在于整合,面對“橋頭堡”戰略的發展機遇,物流企業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探索與制造業、流通業、金融業等多種產業的融合滲透,促進生產方式轉變和流通方式轉型,提升物流產業對整個供應鏈的掌控能力。
2.2 培育大型現代化物流企業
物流產業要提高核心競爭力向國際化方向發展,必須繼續推進運輸、倉儲、物資、商貿、貨代企業向物流產業轉型;引導大型物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聯合等多種方式整合,扶優淘劣,支持物流企業做大做強[3]。重點培育既具國際競爭力又有區域輻射力的物流企業,推動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的資源整合,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產業競爭優勢。
2.3 統籌國內與國際物流發展
隨著新型工業化的推進和消費品市場繁榮,管理提升將為企業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也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因此,云南物流產業要積極引進國外先進的物流管理方法和運作模式,創新物流服務模式,加強物流新技術、新裝備的開發和運用,推廣物流管理標準化,構建與東盟各國有效銜接的物流管理體系。
2.4 專業物流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目前云南專業物流人才相當匱乏,專業國際物流人才幾乎為零。因此,云南省必須加快培養大批本地急需的物流人才,并采取有效措施引進外地專業物流人才。同時要加大現代物流知識的宣傳普及力度,鼓勵多層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與培訓,通過舉辦物流培訓班、物流研討會等各種形式培養一批熟悉物流業務、具有跨學科綜合能力的物流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4]。還應該建立包括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在內的物流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素養和實作能力、符合國際化需求的物流人才,以適應云南物流產業對接東盟國際市場之需。
參考文獻
[1] 張必清,博斌.“橋頭堡”建設中滇越邊境口岸物流體系的構建[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0(2):108-112.
[2] 李嚴鋒,谷麗娟.對云南發展現代物流的思考[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18(1):63-64.
[3] 張字惠. 在”橋頭堡”戰略中把握云南物流企業的發展良機[EB/OL].http://www.ylig.cn.
[4] 任其亮,李明明,李青,等.云南省物流業發展策略研究[J].公路與汽運,2011(2):74-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