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運芳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 圖書館,江蘇 泰州 225300)
試論高職院校圖書館舉辦會展的必要性
周運芳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 圖書館,江蘇 泰州 225300)
文章從高職院校的辦學目的出發,分析了高職院校圖書館開展會展業務的現狀,論述了高職院舉圖書館舉辦會展的意義,提出了高職院校圖書館舉辦會展的必要性。
高職院校圖書館 會展 必要性
高職院校作為開展高層次職業教育的主體,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的辦學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具有一技之長的專門型人才,并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需要。高職院校因自身的獨特性,具有高等性和職業性的雙層屬性。因此,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緊跟學校的教育任務和教學目標,開展多樣性的教育模式,適應高職教育發展的需要。會展作為近年來社會上很熱潮的一種行業,逐漸走進大學校園,成為大學校園文化的一個亮點。因其獨特性、可操作性,紛紛被一部分高等院校所接受。某些大學圖書館根據自身的條件和教育目的,舉辦各色各類的會展。會展對開闊學生視野,拓寬學生思路,使學生與社會接軌,以及創造就業契機、豐富校園的文化生活,有其他模式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高職院校培養人才因側重職業性的特點,更應該將會展引進校園,讓學生接受課本外的豐富多彩的教育熏陶,為將來進入社會工作集聚足夠的能量。
會展業作為當今世界范圍內發展迅猛的新興行業,不但是集商務活動、會議展示、觀光旅游、對外宣傳“四位一體”的新興產業,而且能推動會展地的經濟及文化的發展。由于其新穎性、獨特性、先進性,正被世界各國經濟發達地區所接受和舉辦。我國某些有遠見的大學校園紛紛引進會展,為的是引進先進的科技知識和豐富多彩的文化,從而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并與世界先進文化和科技成果接軌,便于培養為社會服務的合格人才。然而,因會展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并未得到許多高職院校的重視和認可,很難堂而皇之地走進高職院校校園。主要原因有:
(一)會展文化建設未得到高職院校有關部門重視。
高職院校圖書館會展文化建設未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主要表現在:第一,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圖書館認為會展文化可有可無,不辦會展沒關系,辦了有時吃力不討好,還會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物力,未把其列入圖書館工作計劃之中;第二,圖書館本身的規劃建設上,沒有預留出用于文化展覽的空間,沒有展廳或者展廳狹小,會展就無從開展;第三,資金投入較少。由于會展不是圖書館的主要工作,因此圖書館很少將有限的資金運用到會展文化活動之中,沒有足額的資金支持,會展文化工作或是走走形式,或是干脆不辦;第四,專業人才缺乏。工作人員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沒有機會參加有關文化展覽的培訓。
(二)會展文化的內容和形式枯燥單一。
內容枯燥、形式單調是導致高職院校圖書館會展文化缺乏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會展文化的內容和形式跟不上時代節拍,不僅會給觀賞者留下不良印象,而且會增加開拓與深化的難度。由于我校圖書館面向的是新一代年輕人,他們思想活躍,更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因此,展覽內容、形式上的不斷創新是推動高職院校會展文化建設發揮職能的重要動力。
(三)會展文化工作流程不規范。
目前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部門設置及管理制度問題是致使會展文化工作流程不規范的主要因素。部門設置上,大部分高職院校圖書館不存在負責策劃和籌備文化展覽的部門,工作起來難以找到真正的負責人;管理制度方面,許多高職院校根本不存在有關會展文化方面的有關規章制度,不能為會展工作提供規范的制度規章,這是影響會展順利進行的直接因素。
(一)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1.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是學校辦學理念、辦學精神和辦學傳統的集中體現,也是社會文化中一個具體的組成部分,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優秀的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成熟的重要標志。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多元化、復雜化、校園文化作為育人的生態環境,也提出新的要求。會展正好迎合了時代的要求,打破了傳統的校園文化模式,以其獨特的方式進入了校園生活的各個層面,也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主流。高職院校圖書館對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導向作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會展因既具有時代特色,又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的特點極易被廣大年輕的學生接受。每學期在固定的時間舉辦各式各樣的會展,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及陶冶情操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將會展引進高職校園,多姿多彩的辦展方式,讓廣大師生體會到時代的氣息,學習到課本沒有的知識,對開發學生智力,拓寬視野,培養與時代接軌的優秀人才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會展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集生動性、顯像性、集中性、優秀性為一體,突破了校園常規的文化模式,能夠讓學生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看待學習的問題,把社會看成一所大課堂,在會展中學習與提高,為將來進入社會積累豐富的知識。另外,會展進入高職校園,體現了高職院校職業性的辦學特色,讓高職學校的辦學模式更體現自身的特色,凸顯職業性、行業性、社會性,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優秀高職人才。
(二)高職院校圖書館會展,擴大拓寬圖書館業務范圍(功能)。
傳統的圖書館功能主要業務是收集、整理、儲存文獻信息、資料,并以外借、閱覽、參考咨詢等形式,提供相應的圖書管理服務,滿足師生的學習與科研需要。這種功能以文獻為中心,具有相對封閉性、靜止性和平面化的特點。學生接受知識只是停留于書本和表面,難以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更新,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普及,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寬泛,對于知識的需求向立體化、數字化、形象化發展。科技的進步促進了教育理論的創新與教育思想的變化,由此引發高校教育的一系列變革,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迅速發展,寓教于樂的教育方式已成為普遍的形式。
這就要求對圖書館對傳統的功能進行更新,吸收新的觀念和模式。引進新的工作方式和內容,以適應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那么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在現有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功能拓展,想方設法地與社會的先進模式接軌,使高職院校圖書館不僅成為信息資源的加工基地,而且成為實施素質教育、體閑教育的理想場所。作為休閑教育的重要形式——會展,應該是高職院校圖書館功能拓展的重要方式[3]。
(三)會展為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全新的教育。
社會上的會展業是作為第三產業發展日趨成熟后出現的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國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可見會展在社會上與經濟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高職院校圖書館所辦的會展雖然與經濟的聯系并不緊密,但可以培養和造就為社會創造財富的高素質多技能型人才。
教育人的最終目的是要讓受教育者更好地掌握技能為社會服務。現行高職院校圖書館的模式所熏陶的人才,只能說是單一的接受書本知識的人,且知識面狹窄,見聞淺薄,很難適應現代社會科技日益發展的需要。會展因其舉辦形式的多樣性、靈活性正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陷。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設立專門的舉辦會展的機構,有計劃、有組織、針對學校的育人特點依序地開展會展活動。會展的內容可以不拘一格,豐富多彩。時事政治展可以讓學生了解國內外最新的政治動態,把握全球政治格局,培養愛國情懷;經濟風云展,可以讓學生知曉國際經濟走向,通曉世界經濟風云,懂得如何看清市場經濟……金磚五國展,可以讓學生通曉什么是金磚五國,以及金磚五國的聯合和發展;雷鋒事跡展,能讓現代大學生了解雷鋒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并在心中樹立做一個偉大的人和小事之間的聯系,便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禮儀展可以讓涉世不深的學子懂得如何愛護自己和尊重他人,注意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藝術展如油畫展,可以讓學生受到五彩繽紛色彩的感染,美的激動,從而更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
各專業展示既可以是實物的又可以是文字的或圖片的,每一種展示的教育意義都是不言而喻的。每一場精心布置的展覽都有別于傳統的教育模式,屬于一種活生生的社會教育課堂,可以是精神層面的素質教育,也可以是實物現場展覽 (如與外廠聯合,為電子系的學生舉辦的電子模型展,為建筑工程專業的學生舉辦的建筑模型展等)。圖書館可以根據學院不同專業對學生的培養目標,舉辦一些特色展,這些展覽不限于本專業的學生參觀,其他專業學生參觀非本專業的展覽,既可以在耳濡目染中學到知識,又可以發展多向思維,學習專業外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斗志,提高自身素質,使學生在這種親臨其境的現場觀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從而使其整體素質得以提高,為進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會展作為新時代的一種交流模式,正日益走進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職院校圖書館,應該將這種全新的學習交流方式納入日常事務中,使其作為一項常規工作來做。因為大學校園的會展,不僅拓展了圖書館的功能,豐富了高等職業學校的文化,而且讓學生學到了課本學不到的知識。它既可以是感性的又可以是理性的,既可以是客觀的又可以使直觀的,既可以學校獨立辦展又可以與他方聯合辦展,既可以有學生辦個人學習展又可以各班級自己辦展;會展以自己不拘一格的獨特的方式站在時代的前沿,以喧囂的場面讓人親臨其境地學習文化,增長知識。所以,高職院校圖書館辦展應該是大勢所趨,應該成為高職校園名正言順的一項日常事務。
[1]談鶴靈.高校圖書館展覽服務與校園文化建設[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8第四期.
[2]葉木權.關于加強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若干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8月第七卷第八期.
[3]孫婷.高校圖書館會展的組織策略與形式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第17卷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