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清 王仙婷
(煙臺職業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0)
以會展實踐增強社會影響力,靠服務實效開辟發展新空間
李風清 王仙婷
(煙臺職業學院,山東 煙臺 264000)
社會服務是高等職業院校的重要社會功能,是高等職業院校內涵建設的要求。本文從煙臺職業學院對外經貿系實際情況出發,研究如何不斷探索服務社會模式,使高職院校更深入地融合地方經濟建設需要,促進高等職業教育科學協調發展。
高職院校 會展服務 地方經濟 校企合作
近年來,會展業成為拉動煙臺經濟快速增長的新興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服務地方經濟,適應新形勢發展需要,煙臺職業學院以會展服務為切入點,不斷加強社會服務功能,發揮會展服務傳統優勢,打造會展實踐新亮點,積極開拓社會服務能力,增強社會影響力,把切實服務于煙臺藍色經濟區建設作為自己的光榮使命,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學院于2011年1月開始組織籌建會展服務室,外經貿系等相關系部成立專題調研組,分別到煙臺國際會展中心、萊山區和高新區部分企業實地開展走訪座談調研,就設立會展服務室進行可行性分析研究,認為無論是從適應會展行業發展的宏觀環境,還是從適應煙臺市新興會展產業發展的區域背景,尤其是在煙臺職業學院國家骨干校項目建設的背景下,打造地方高職院校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和服務地方經濟的品牌,都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4月正式成立會展服務室,制定會展服務室章程和會展服務室實施方案,會展服務工作逐步開展工作。兩年來,會展服務室堅持貫徹我院“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培養新型實用人才”的辦學宗旨,以骨干校項目建設為依托,不斷拓展會展服務形式,積極選派師生參加在煙臺舉辦的煙臺國際葡萄酒博覽會、煙臺國際“果蔬·食品”博覽會、中國漁具制造業基地(威海)國際博覽會、“煙臺—香港企業對接會”和煙臺畫院陪韓國群山藝術聯合會煙臺考察等10余次大型會展和社會活動,協助企業進行國內外展會參展樣品的組織、展會洽談、展后客戶信息整理等服務工作,每年平均派出師生近500人次,在煙臺社會公共服務上找準了服務市場定位,不斷打造會展實踐亮點,提供品牌優質服務,自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煙臺晨報《今晨六點》、山東教育教育廳網站以《煙臺職院會展服務亮點紛呈》等標題對此做了宣傳,成為煙臺職業學院社會服務的亮點。
學院相關系部領導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充分認識到會展服務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習實訓條件建設、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建設和社會服務能力建設中的紐帶作用,挑選精兵強將組建人才隊伍,以國際商務專業重點專業和商務英語專業、商務日語專業、應用韓語專業和物流管理專業等學院重點建設專業群為依托,富有成效地推進師生會展服務工作,不斷拓展會展服務形式,會展服務工作有聲有色,亮點紛呈,體現出高職院校社會服務的特色。
自會展服務工作室成立以來,學院不斷擴大會展服務的區域范圍。第一,做好傳統服務項目。為在煙臺市范圍內舉辦的國際會展開展服務是學院多年來的傳統服務項目,為此,學院積極主動與煙臺國際博覽中心聯系,了解會展檔期相關信息,2011年,選派師生服務第五屆煙臺國際葡萄酒博覽會、山東省藍色經濟區食品博覽會、第十二屆國際果蔬會。展會上,我院學生為來自臺灣的全體客商服務,成為參會中的一大亮點,受到臺灣省客商和參會人員的高度贊揚;第二,不斷開辟新的服務項目。隨著會展服務次數的增加,師生們的實踐經驗也越來越豐富。學院不滿足于僅僅服務于煙臺地區的現狀,積極與企業聯系,搜集企業參會信息,將目光投向煙臺的周邊地區的展會。2011年9月,學院師生為煙臺東昌漁具制造有限公司和煙臺市萊山區好順潛水裝具經銷處參加威海漁具博覽會中,受到企業稱贊;服務范圍擴大到威海。目前,會展服務室的服務范圍已從學院周邊的高新區、萊山區擴展到山東半島藍黃經濟區,服務對象由中小企業逐漸擴大到大型外貿企業。
學院將每一次會展服務作為鍛煉學生的最好機會,從會展翻譯、會展禮儀、會展講解到會展接待等崗位,都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周密安排,派出的師生規模也逐年擴大,目的是讓更多的參會學生都能利用會展服務的機會得到鍛煉和提高。2012年,第六屆國際葡萄酒博覽會暨張裕公司成立120周年慶典·葡萄酒設備技術中國展覽會于6月27-29日在煙臺國際會議中心舉行。2011級國際商務、商務英語、商務日語等專業的學生260人次,參加了智利阿雷斯蒂葡萄酒品評會、煙臺保稅港區進口交易中心推介說明會、橡木桶的制作及品質鑒定、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推介會、名酒拍賣會、酒莊文化介紹、葡萄酒文化講座等活動的會展服務,師生認真的態度、高度的責任意識和高水平的語言和業務服務,受到與會客商的好評,尤其是我院學生派出的規模和人次也是在駐煙高校中首屈一指的。在第五屆、六屆煙臺國際葡萄酒博覽會籌備過程中,李海波老師應組委會邀請借調到組委會秘書處協助翻譯和展會策劃工作,姚東、鐘麗君和竇旭霞老師在展會期間,負責陪同西班牙、南非等代表團的陪團翻譯;2012年6月6-7日,應用韓國專業的尹鳳利老師受到煙臺畫院的邀請陪韓國群山藝術聯合會十名成員去長島參觀,擔任陪團翻譯,老師們精湛流利的外語水平和熱情的服務態度,受到舉辦方和國外客商的好評。據統計,學院參加會展服務的師生人數也不斷增加,2011年教師服務60人次、學生500多人次參與會展,2012年教師服務80人次、學生服務600余人次。
除了做足做好傳統會展服務項目外,學院積極與煙臺市政府部門聯系,選拔素質高業務水平高的師生參加政府部門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會務服務,在提高會展服務水平上大做文章。2012年8月28日,由香港貿易發展局、煙臺市商務局舉辦的“煙臺—香港企業對接會”在我市南山皇冠假日酒店商務中心舉行。學院7名優秀學生為對接會提供會前接待準備、會議現場服務及香港企業參觀考察團赴龍口、蓬萊等地的隨行服務。積極與煙臺商務局聯系,積極拓寬會展服務領域,首次爭取到參加該類會展服務的機會,是煙臺市高校中唯一承擔此次會展服務的院校。2013年5月30日煙臺國際葡萄酒博覽會組委會又特邀4名老師、2名學生為西班牙政府品酒會擔任翻譯和服務工作,受到西班牙政府官員的好評。
2011年,堅持貫徹“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培養新型實用人才”的辦學宗旨,以骨干校項目建設為依托,學院成立國際商務咨詢工作室,主要職能是開展國際商務專業社會服務能力拓展工作,為煙臺市及周邊地區的企業提供技術服務與開發、職業培訓和對口支援與交流,安排師生進行國際商務領域的項目咨詢、項目合作、課題研究、對口師資培訓及其他項目延伸服務,處理服務過程中的業務聯系、服務記錄、日程安排、效果檢查等日常事務。經過三年的骨干校建設,積極拓展社會服務渠道,社會服務能力穩步提高,逐漸形成特色和亮點,在高新技術服務方面實現新的突破。近年來,開展跟單員等教育培訓達2000人次以上;師生為外貿企業提供咨詢技術服務90人次以上;為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銷售業務員、考核業務人員出卷、閱卷服務3000人次;爭取煙臺市社科聯規劃課題、山東省職成所重點規劃課題和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0余項;為西部地區對口支援學校進行師資培訓40人次,與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等高職院校開展對口交流。目前,逐漸承擔起煙臺市外向型企業發展的技術支持責任、成人學歷教育和農民工培訓的社會責任、中等職業學校相關專業社會服務的骨干帶動責任,為煙臺市藍色經濟區的建設發展作出了貢獻。
第一,領導重視,集思廣益。自骨干校項目建設以來,學院將為企業進行高新技術服務作為社會服務的重點工作來抓,多次召開會議討論高新技術服務的市場定位、服務內容和服務對象等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辦法。第二,深入企業調研,破解企業發展難題。國際商務咨詢工作室的師生深入煙臺中小企業調研,找準服務目標和任務,為進一步提高技術服務質量打下基礎。該系在社會服務需求調研中發現,學院所在的高新區、萊山區中小企業較多,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在企業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拓展經營范圍和開拓國際市場等方面遇到了一些發展瓶頸。針對這一情況,師生深入企業開展國際商務咨詢服務,幫助企業解決了技術難題,符合廣大中小型外貿企業切實要求,獲得企業方交口稱贊。2011年為煙臺市萊山區解甲莊鎮外貿貼牌性生產企業——煙臺好順潛水裝具生產經營部進行國際商務咨詢服務,解決該企業沒有獨立商標和進出口經營權這困擾該企業發展瓶頸的難題。在歷時兩個月的服務過程中,國際商務專業教師王金奎、李風清為其制定公司注冊流程、股份制公司改造的方案,該企業產品憑借“浩洋”牌獨立商標遍及東南亞各國,創造直接經濟效益20萬元。該系社會服務也向社會邁出難能可貴的一步,積累一定的經驗。第三,確保優質服務,不斷創造經濟效益。多方聯系企業,提高服務意識,企業問題小到包裝盒翻譯,達到技術合同的審查,每個項目都認真負責,確保為企業進行有效優質服務。三年來,為煙臺東昌漁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魯中遠通訊導航設備有限公司煙臺辦事處提供法律、商務咨詢和翻譯等服務20人次;2012年為煙臺博邁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市榮進出口有限公司、威海魚鷹漁具制造有限公司、威海盛欣貨代有限公司、日照創佳經貿有限公司等公司進行法律咨詢、合同翻譯和審查、會展翻譯等服務60人次,服務范圍從學院周邊的高新區萊山區擴展到煙臺、威海、青島、日照、東營和臨沂等,由為中小企業服務為主,逐漸發展到能為出口額過億元大型外貿公司提供服務,服務范圍由萊山區、高新區擴到山東半島藍黃經濟區,服務到款額達11.7萬余元,由原來的義務服務上升到創造經濟效益,實現經濟效益零的突破。
國際商務咨詢工作室注重加強職業資格培訓、外派勞務培訓和外向型企業高新技術培訓等項目的建設。三年來面向社會開展報關員、報檢員、單證員、國際貿易業務員、跟單員等職業資格培訓人數1800人次;為威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股份有限公司People Worldwide Consulting Private Limited Resorts World Singapore Sentosa Project(仁立國際就業顧問有限公司新加坡圣淘沙名勝世界項目)外派勞務培訓項目中進行商務禮儀培訓人數達到300人次;2012年下半年,對外經貿系承擔了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高新技術服務任務。該公司為業務員學習外貿新知識,提高外貿從業能力,邀請外經貿系教師莊艷為其進行了為期近兩個月的業務培訓。培訓過程中,校企雙方相互交流、共同研討、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一方面,企業人員及時了解了《201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UCP600》等最新的國際貿易慣例,增長了外貿業務知識。另一方面,授課教師也在與企業人員分析探討張裕公司實際案例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操作教學經驗,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以煙臺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的規劃項目為指導,積極走訪企業,爭取相關課題立項研究,2012年李風清老師主持完成了煙臺市社科聯2010年規劃課題 《后危機時代煙臺中韓國際經濟合作戰略研究》,對后危機時代煙臺市中韓國際經濟合作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和分析,提出一些建議與對策,為煙臺市制定后危機時代的經濟發展戰略提供參考;2013年4月李風清老師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藍色經濟區背景下煙臺中韓高端制造業國際經濟合作模式》立項,為煙臺市高端制造業進行區域經濟合作建言獻策。該系組織教師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和服務30多人次,完成了 《對外經貿系進行農民工培訓調研》、《對外經貿系為萊山中小企業進行技術服務》、《微笑·汗水·收獲——參加2011年秋季會展服務感悟》和《對外經貿系會展服務亮點紛呈》等多篇通訊報道,提高了該系的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
截至2013年7月,學院已與煙臺海關、煙臺保稅港區、煙臺外運空運股份發展有限公司、煙臺國際經濟合作公司、威海世榮進出口有限公司和威海飛鷹漁具制造有限公司等20多家簽訂交流合作協議,校企合作開發課程,研究課題;會展服務室和國際商務咨詢工作室與20余家企業建立了服務合作關系,企業涵蓋食品、機械、貨代、外貿公司、信息等山東藍色經濟區重點發展領域,在山東半島藍黃經濟區,先后為企業進行法律咨詢、合同翻譯、會展翻譯等技術服務60人次,對外經貿系的社會服務形成了“以會展實踐增強社會影響力,靠服務實效開辟自身發展新空間”的特色。2012年6月,該系學生在全國報關技能大賽中取得四塊金牌的驕人成績;2012年7月到10月,在山東省大學生綜合素質大賽中,國際商務專業學生王成娥同學被開泰集團選中,從事進出口業務、銷售,并當場簽約;2013年5月,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郝強在煙臺市政府外事辦舉行的第二屆煙臺英語大賽中獲得高職組一等獎的好成績,被納入翻譯人才庫,為煙臺市舉辦國際性會議和單位招聘提供人才儲備。這些成績的取得,與該系師生在為企業進行會展服務、高新技術服務和社會培訓等社會服務項目中進行實地訓練中的經驗積累分不開。
1.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科研規劃課題,項目題目:“地方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能力建設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11ZCJG139。
2.煙臺職業學院國家骨干院校建設項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