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秀芳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山東 青州 262500)
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探析
溫秀芳
(濰坊工程職業學院,山東 青州 262500)
兼職教師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對兼職教師的聘任和管理還沒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發展。本文就政策文件對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闡釋,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的對策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
高職院校 兼職教師 教師管理
隨著我國大力推進高等職業教育,不少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逐漸擴大,在這樣的形勢下,師資資源的緊缺問題逐漸顯現,尤其是“雙師型”教師比較缺乏。為了緩解師資緊缺問題,兼職教師已成為我國高職院校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師資力量,他們豐富和完善了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
教育部相關文件對高職院校兼職教師概念的闡述較為權威。教育部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教高廳[2004]16號文件)中明確指出:兼職教師是指高職院校為補充師資力量或提高辦學層次和效益,按照一定程序標準,從校外聘任能夠承擔高職院校某一門專業課教學或實踐教學任務、有較強實踐能力或較高教學水平的校外專家。
2008年,教育部 《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方案》中取消了關于兼職教師數量的評價要求,提出“基礎性課程以具有專業背景的校內專任教師主講為主,實踐性課程主要由企業、行業技術技能骨干擔任的校外兼職教師講授為主”的指導意見。
2010年,教育部、財政部聯合下發的《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號)明確提出“加快雙師結構專業教學團隊建設,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專家作為專業帶頭人,一批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作為兼職教師,3年建設期內,使兼職教師承擔的專業課學時比例達到50%的要求”。
在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聘任管理工作中,還沒有建立起正規、完善的聘任管理體制機制。大多數兼職教師都是以口頭約定的形式聘任的,并沒有簽訂正規的聘任合同。這樣不僅使兼職教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而且學院在一定的情況下無法有效地對兼職教師進行合法管理。兼職教師在學校中沒有明確的可依據和遵循的制度,也使其自身的歸屬感大大降低,對自己的身份產生質疑,最終影響兼職教師對工作的投入度和熱情度,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目前,高等職業院校招聘兼職教師的目的是彌補師資數量,哪個專業缺老師,就招哪個專業的兼職教師,沒有從改善師資隊伍結構、加強專業建設、提高學生培養質量的根本目的出發。這種缺什么招什么的管理方式導致兼職教師在年齡、學歷及職稱結構上不夠合理,專兼職教師比例不夠恰當。
現在,部分高職院校忽視兼職教師繼續教育和專業發展方面的需求,很少為兼職教師提供教育、教學及專業技術方面的學習和培訓機會。高職院校的兼職教師大部分是來自企業的技術人員或專家,他們并不熟悉教育理論,缺乏實踐教學經驗。在不對他們進行任何教學知識與技能培訓的情況下,就讓他們走上教學崗位,必然會極大地影響教學質量。此外,兼職教師往往是某一專業領域的專家或技術人員,他們所熟悉技術領域的專業知識往往日新月異,如果忽視對兼職教師的培訓,則會使其專業知識陳舊,授課內容脫離現實。
兼職教師來高職院校兼課,驅動力主要來源于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精神動力通常是成為高校教師帶來的社會地位和榮譽感,以及自身價值體現的成就感;物質動力則是兼職帶來的薪酬收入補貼。然而,兼職教師按課時取酬,收入不高,使得學校工作對兼職教師的吸引力下降。此外,兼職教師屬于學校的外聘人員,與學生及專任教師交流相對較少,參加學校各項文體活動、與學校管理者溝通的機會更少,組織歸屬感不是很強,容易使兼職教師在心理上產生失落感,動力的缺乏往往會帶來職業倦怠,影響兼職教師的工作成效。
高職院校應根據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做好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整體規劃。高職院校人事部門應根據學校的發展目標和規劃,在分析現有師資的基礎上,準確估計和預測未來幾年師資的發展情況,擬定出該時間段引進師資的人數和標準,制訂兼職教師的可行性聘任方案。根據學校目前的辦學規模、各院系(部)專業建設需求和課程設置,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確定擬聘兼職教師的具體人數。同時,結合專職教師隊伍的建設,盡量使擬聘任兼職教師的專業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性別結構及年齡結構朝著合理的方向發展,從而達到優化整個師資隊伍結構的目的。兼職教師隊伍規劃要有前瞻性、計劃性、目的性。
高職院校各有關部門要樹立起為兼職教師教學服務的意識,積極配合,相互協調,圍繞兼職教師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千方百計做好服務保障工作。如幫助兼職教師協調處理兼職與工作的關系,幫助兼職教師解決交通及住宿方面的問題,靈活地安排上課時間,為兼職教師提供圖書資料等。
高職院校兼職教師與專任教師相比,兼職教師的流動性比較大,所受的制約比較小。絕大多數兼職教師在授課完成后,根本不留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也沒有安排課外輔導的時間。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兼職教師得到的薪酬與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不成比例,所以部分兼職教師不愿承擔責任,教學態度不認真。學校要為兼職教師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加強與他們的聯系,定期開展交流學習會。一來可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更深層次的思想交流;二來與本校的專任教師切磋授課經驗,取長補短,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加強情感上的交流,讓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找到共同的奮斗目標,為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打下基礎。
高職院校聘請兼職教師,應及時發放課酬。對教學能力強、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的兼職教師,應給予優厚待遇或設立專項資金,開展“優秀兼職教師”或“最受學生歡迎的兼職教師”評選及表彰活動;對教學工作業績突出的兼職教師及其所在單位,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從而調動兼職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責任心不強、教學效果差的兼職教師,要給予相應處理,甚至解聘,從而增強兼職教師的責任心,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兼職教師往往是技能比較好,但是實際操作能力、運用能力不是很強。高職院校可以利用現有資源,對兼職教師進行管理和實際授課的培訓,讓兼職教師更好地把握課堂,更好地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兼職教師的管理角色是可以通過培訓掌握的,與其讓管理人員管兼職教師,倒不如讓兼職教師管兼職教師。兼職教師由于時間充沛,是完全有能力勝任管理員的角色的,他們缺乏的只是相應的管理技能和技巧,而這些技能完全可以通過相關高職院校組織的培訓解決,通過培訓,讓大多數兼職教師掌握基本的管理技巧和教學技能,讓少數有才華的兼職老師能夠脫穎而出,并從中選定一些兼職教師作為整個兼職教師隊伍的管理員,既是管理者又是兼職教師,他們既能很好地掌握課堂,教好課堂上的每一個學生,又能幫助高職院校管理好整個兼職教師的體系,這樣做既是合理地利用一切資源,又給相應的兼職教師一個展現自我管理能力的機會。
總之,高職院校建立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將是未來一個時期內師資隊伍建設的長期戰略選擇。高職院校只有充分認識到兼職教師管理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對兼職教師的有效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彌補兼職教師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改正錯誤,才能將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
[1]尚青,武素名.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的管理研究.科教導航,2013(6).
[2]郭好翠.職業院校兼職教師管理探析.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5).
[3]葉紅.談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
[4]王彥飛,宋婷.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邊緣化探析.江蘇教育,2011(1).
[5]王國慶.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職業技術教育,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