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
(大慶市工商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黑龍江大慶163311)
我國的政府采購制度自實施以來,為政府采購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提高了政府采購質量及效率,在規范采購行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質量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政府采購范圍的不斷擴大和品種的不斷增多,政府采購的難度也在加大,采購技術也變得越來越復雜。原有的政府采購制度已經不能完全規范現有的采購行為,使政府采購的整體效果難以有效發揮。因此,有必要結合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形勢對我國政府采購工作進行完善。
完善的法律法規可以有效避免采購活動中的不法行為,甚至可以起到規范采購活動的作用,使采購活動更加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是我國第一部規范政府采購行為的法律,奠定了我國政府采購制度的法律基礎。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外部環境的變化,與之相配套的法律規范還很不健全,不能隨著形勢的發展而更新和完善。導致在有關項目和服務的采購方面還存在著法律的空白。
政府采購在實施的過程中,最主要的還是采用公開招投標的方式,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招投標制度,結果就導致在政府采購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對投標人的預審不規范、對標書的審查缺乏專業性、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往往會影響到采購的公正性等問題,進而影響到政府采購的公平、公正和效率。另外,我國政府采購的信息化建設還需要不斷地完善。電子采購的實施要求建立在完善的信息技術基礎之上,這樣可以使采購活動覆蓋更多領域,而我國現階段在政府機關內部推行信息技術,還存在資金缺乏造成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制約了政府采購電子化的進程。
從我國的政府采購的實踐來看,雖然涉及了貨物、工程和服務三大領域,但在每一領域中的項目十分有限。根據國際經驗,一個國家政府采購規模一般占其GDP的10%以上,或占財政支出的30%左右。以2011年為例,我國政府采購規模為11332.5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的2.4%,占財政支出的11%,但是還沒達到國際一般平均水平。從采購項目構成看,我國政府采購貨物類所占比重很大,說明了我國政府采購工作仍處于初級階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政府采購法》對政府采購的定義與國際慣例相比,范圍相對較窄。
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約束機制,相關的法律及規章不健全,我國對政府采購的監督和管理還不到位。如:對采購人在集中采購過程中的行為不實施監管、對供應商的管理不到位、存在“暗箱操作”、存在“灰色地帶等”,使“陽光下的采購”不再“陽光”。這些現象的出現大大降低了采購的效率,違背了政府采購“三公”的原則。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負有監管職責的有關部門不履行職責以及在履行職責時配合不力,使采購活動各方當事人違反政府采購制度的現象時有發生。
政府采購效率不能僅僅通過資金節約率來衡量,仍有較多因素制約著政府采購效率的提高。在規模效率上,我國政府采購整體規模偏小,嚴重影響政府采購效率。而在實際采購過程中,由于地區間信息不對稱,缺乏有效的溝通載體,資源不能融合,出現小規模重復采購現象,既影響效率又提高了成本。在市場效率方面,由于區域間、部門間和行業間的利益沖突,只考慮本區域、本部門和行業的局部利益,沒有全局思想和大采購思維,所以難以形成全國統一的政府采購市場,使政府采購在市場效率方面失靈。在行政效率方面,受體制和機制的制約,我國目前政府采購依舊受到采購程序復雜、審批環節多、人員素質不高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政府采購的效率低下。
盡管我國相繼出臺了一些有關政府采購的相關法律法規,但仍然不完善,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實際采購需要。還應該相繼制訂《政府采購指南》《政府采購代理機構管理辦法》《政府采購專業人員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只有這些相關法律制度健全起來,才能使我國政府采購制度的法律框架逐步完整。
各地應按照《招投標法》和《政府采購法》的有關程序和運作規則,將招投標活動納入制度化和法制化軌道。各級政府必須強制推行公開招標方式,廣泛開展競爭采購。建立健全招投標制度,加強對招投標采購全程的監督和管理,要正確選擇招投標方式和運作規程,建立和完善專家評委庫。同時加強政府采購信息系統建設,逐步擴大和推廣網上采購,擴大采購范圍,把政府采購的全流程都能通過網絡實現,這樣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實現政府采購規范化管理,防止舞弊現象發生。
建議各地按照《政府采購法》的規定,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或其授權的機構合理確定并公布集中采購目錄和限額標準,擴大政府采購范圍。政府采購的范圍不應僅僅局限于交通工具、醫療設備、辦公用品等幾個品目上,而應逐步將大型商品、跨部門的通用商品以及投資額較大的工程和服務項目納入政府采購范圍。通過采購規模和范圍的擴大,逐步提高政府采購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
政府采購始終都備受關注,健全的約束和監督機制是政府采購工作健康、順利進行的必要保障。因此,除完備的法制外,要加強內部流程監督、外部審計監督、社會監督等。同時完善政府采購配套措施,成立專門部門定期檢查,要求采購部門要定期報告,建立效能監督制度和采購質疑投訴制度。只有健全的監管機制下,才能保障政府采購的公平、陽光和效率。
采購效益不僅僅是節約資金的問題,要從管理、流程、方法、效率等方面綜合考慮。一是要建立管控分離機制,明確各部門各環節責任職能,形成一套即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二是要增加集中采購,避免小范圍小批量的采購,實現在采購過程中的規模效益。三是加強內部管理,優化崗位配置,嚴格管理制度,明確工作時限,使各部門崗位工作人員既分工又合作,增強工作主動性,提高工作效率。四是要拓寬采購思路,打破傳統的采購模式,采取靈活多樣的采購形式,在選擇供應商、招投標、采購等各環節創新采購方式,提高采購工作效率。五是提高采購人員綜合素質,加大培訓力度,加強業務和技能培訓,打造出一支適應采購工作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1]楊燦明,李景友.政府采購問題研究[J].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186.
[2]儲敏偉,楊君昌.財政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9-243.
[3]左少君.完善我國政府采購制度的理論思考[J].求索,2008(5):38.
[4]曹春芳,王孟瑜.政府采購制度如何進一步完善[J].四川財政,2001(1):45-46.
[5]張竹梅,周鑫.完善我國政府采購制度的對策探析[J].理論界,2009(5):201-202.
[6]丁文.我國政府采購制度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4.
[7]鄧曉軍.中國政府采購制度建設中的問題與對策[J].學術交流,2010(5):16-18.
[8]劉永鑫.政府采購執行中的問題原因及對策[J].財稅縱橫,2010(6):12.
[9]商紅玲.淺論政府采購法律制度[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8(10):17.
[10]陳小霞.政府采購制度的進一步完善[J].理論研究與探討,2010(7):23-25.
[11]賈果裊.擴大政府采購規模的思考[J].山西財稅,2004(11).
[12]伍思濤,劉磊,彭渝.論我國政府采購制度及其完善[J].現代商貿工業,2008(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