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關于地震的錯誤“常識”

云彩動物顯征兆、地震生命金三角、處理傷口靠土豆、涼水撲面復蘇術……這些我們最常聽到的地震小“常識”,其實都是錯的
云南省魯甸縣6.5級地震的相關新聞,引發國人的持續關注。與此同時,有關預防地震及地震中如何自救的方法,在網上及坊間也是眾說紛紜。那么,這些說法是否正確?

“生命三角”的說法來源于2004年開始傳播的一封郵件,倡導者加拿大人庫普自稱為“全世界最有經驗的救援隊隊長”。但之后聯合國發出聲明進行辟謠,美國政府兩次因為詐騙和造假對庫普進行訴訟和調查。
地震過程中房頂可能從四面八方沿不同方向砸下來,根本無法預料哪里是那個最終的救命三角。此外,你原本想用來進行支撐的重型家具,完全可能由于晃動而先行壓倒在你身上,從而造成傷害。

關于動物可以預報地震的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3年。在一場大地震把希臘的海利斯城夷為平地之前,很多人看到老鼠、蛇和鼬紛紛遷出城外。我國唐朝的《開元占經·地境》中也有“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鳴,地方屠裂”的記載。
很多大地震來臨之前,會有多次規模很小的前震,可能驚擾了那些對震動敏感的動物。但這是一種對震動的驚懼反應,就是說,諸如天氣變化、饑餓,甚至附近開過的一輛卡車,其實都會引起動物相似的反應。

把一塊磁鐵用繩子掛在高處,下面正對地板磚或一個鐵盆,磁鐵上粘一塊大鐵塊。地震前地球磁場發生劇烈變化,磁鐵會失去磁性。鐵塊掉下來,發生響聲。提前時間10分鐘至幾十秒。如果掉下來了,必發生大震。

第一個提出“地震云”說法的是日本政治家,奈良市前市長鍵田忠三郎。他在1956年日本福岡7級地震之前看到一條非常奇特的云帶。之后他留意到,只要出現這樣的云,某處就會有地震發生。于是他稱這樣的云為“地震云”。
所謂的“地震云”并不特殊,屬于卷云帶,大多發生在高空急流邊緣,被拉伸很長,和地震并沒有太大的關系。輻射狀的“扇骨云”有的是幾條卷云帶,有的是高積云帶,形成這樣的分布也是由于高空風場的分布。“肋骨云”屬于云街,由于大氣湍流的有組織分布會形成水平延伸的渦度卷,在上升區就會形成云,下沉區為晴空。
地震產生的磁場變化在日常環境中幾乎無法預測,都在0.000,000,001特斯拉的量級上,根本不可能對磁鐵的磁化狀態產生什么影響。
去年四川雅安地震發生后,微博開始盛傳土豆處理傷口的“秘訣”,說是在沒有醫藥的情況下,在患者傷處敷很薄的生土豆片可以快速使傷口愈合、消腫,給患者喝生土豆汁也可以快速補充能量,促進康復。

土豆的淀粉在消化吸收率上不如大米白面,生土豆汁也沒有促進康復的作用。在現代細菌培養基發明以前,土豆片曾被用作細菌的培養基。因此,生土豆片外敷不僅沒有快速愈合傷口、消腫的作用,反而要小心感染。
雅安地震后,這一極不靠譜的“急救措施”開始被瘋狂轉發。類似的說法還有縫衣針刺破指尖大破“心臟病猝發、哮喘急性喉炎、抽羊角風”等。

呼吸心跳停止后,若時間很短尚有復蘇希望,措施是心肺復蘇而不是淋涼水。所謂的假死,其實是非專業人員生命體征判斷失誤所致。淋水甚至可能導致真正的窒息。
生命安全對我們來說尤其重要,發生地震時,如何避震、如何治愈傷情直接關乎到我們的生命安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具有辨別避震常識真偽性的能力,不斷積累正確的地震知識,從而為我們的生命安全做好保障。
(來源:科學松鼠會 責任編輯/和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