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勇 WANG Dao-yong
(中鐵大橋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南京 210013)
(The Fourth Engineering Co.,Ltd.of Zhongtie Major Bridge Engineering Group,Nanjing 210013,China)
當前,隨著市場經濟制度逐步完善,國內的施工企業紛紛轉型,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利潤和效益是每一個企業的根本目標。工程產品是作為施工企業經營價值的最終體現,除此之外就是利潤最大化,這是企業一切經營活動的根本目的,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施工企業獲得市場主權和競爭優勢的基礎是先進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
施工項目成本是指工程承包企業以工程項目為成本核算對象,在實施其承包范圍內工程的過程中消耗資源的貨幣體現,即在狹義上是指承包企業對承包工程項目付出的成本。成本主要包括所消耗的主輔材料,構配件,周轉材料的攤銷費用或租賃費,施工機械的購買費或租賃費,支付給工人的工資、獎金以及在施工現場進行施工組織與管理所發生的全部費用支出。
為了搞好項目施工成本的過程控制,在管理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2.1 動態控制原則 工程建設過程都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則貫穿整個施工全過程,可以細化至每一道工序的某個細部環節。因此,成本管理部門必須樹立動態控制理念,盡量縮短成本發生過程控制的時段。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從前期準備到竣工結算,再到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維護與管理,以及最終效益,都離不開有效的成本控制。施工單位應該邊干邊算,根據現場條件和施工過程不斷優化調整成本控制計劃,以期達到持續節本降耗的目的。
2.2 全面成本控制原則 全面成本管理即“三全”管理,是全企業、全員和全過程的管理。項目成本的全員控制涵蓋了各部門、各班組經濟核算等內容,涉及面廣,要全員參與不是易事。項目成本的全面控制,要求成本控制活動跟隨施工進度對涉及成本收支的各項內容進行動態的管控,必須是持續而嚴謹的進行,切忌時松時緊,以防各部分相互脫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2.3 責、權、利相結合原則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夠最大限度拓寬利潤空間,提高經濟效益。但是要真正發揮成本控制的作用,必須從管理入手,將“責、權、利”有機整合,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成本管理活動。項目經歷負責管控和指導成本控制全過程,由項目經理將成本控制細分到各個部門負責人,推行成本控制責任制。各部門在承擔成本管控任務的同時也享有一定的權限。另外,施工企業應該根據成本目標定期考評成本控制效果,由企業領導人牽頭考核項目經理,再由項目經理考核下屬各部門、各班組,獎勵先進,并且嚴格處罰成本超預算的情況,將員工的獎金與考核結果直接掛鉤,使責、權、利有機整合的成本控制模式形成長效機制。
2.4 例外管理原則 所謂“例外”就是一些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規的差異。例外管理是西方國家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進行日常控制的一種方法。目前,該原則更多的應用在成本指標的日常控制方面。目標成本制度通常基于當期項目工程的批準預算(中標后的投標概算)、費用開支范圍和標準等因素設定,但在施工成本控制階段,如施工所在地的水文地理、氣候氣象變化等不可預見的因素變動時,必然導致成本大量增減。尤其是現在的許多工程項目實行清單報價,旨在低價中標,實際施工中實際工程量與報價時的工程量清單往往有很大差異,這樣必然要影響成本。諸如此類的情況,就應按“例外”管理的原則,對目標成本或成本控制作出相應的調整。
2.5 開源與節流相結合原則 節約是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則,也是提高項目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提倡節約,有助于減少成本消耗,但是節約并非成本控制的唯一選擇。另外,還需要將“開源”與“節流”有機結合,這樣成本控制活動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事實證明,搞好設計變更簽證工作,動態監管項目經營管理關過程,堅持節本降耗,的確能夠有效控制成本支出,為工程創造良好的的效益。
3.1 組織措施 項目經理是項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全面組織項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及時掌握和分析盈虧狀況,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是項目成本管理和效益管理的集中者;工程技術部是整個工程項目施工技術和進度的負責部門,應在保證質量、按期完成任務的前提下盡可能采取先進技術,以降低工程成本,是項目節流的主要部門;計劃合約部主管合同實施和合同管理工作,負責工程進度款的申報,負責勞務結算及支付工作,處理施工勞務管理問題,同時應注重加強合同預算管理,增創工程收入,是項目開源的主要部門;財務部主管工程項目的財務工作,應隨時分析項目的財務收支情況,合理調度資金,是項目資金平衡使用的主要部門。
3.2 技術措施 ①施工技術管理對現場施工成本控制有著決定性意義,因此項目應特別加強現場技術管理,做到技術與各部門工作相統一,做到技術與現場施工進度相統一,提前做好技術方案、技術交底等各方面的基礎工作,超前策劃,提高各項工序轉換的效率,加強與各部門及各隊伍之間的溝通和協作,充分利用現場資源,降低現場施工成本支出。項目部各部門及現場應會同技術質量部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和現場實際情況,詳細對比分析成本施工方案,通過不斷技術創新,多方論證,現場進行各種施工方案優化,為項目節約資金支出。②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努力尋求各種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等技術措施。③杜絕返工現象,嚴把質量關,縮短驗收時間,節省費用開支。
3.3 經濟措施
3.3.1 有效控制人工費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勞動工人工資不斷上漲,技術工人工資普遍上漲50%(例如2009年電焊工每日工資120元,2013年則為180元)因此施工成本中人工費已占成本的15%左右。施工階段人工費的控制,要求樹立嚴謹的成本管理意識。人的管理是節本降耗的重點。施工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成本觀念直接影響節本降耗的最終效果。如果現場參建人員缺乏成本意識,其結果只能是造成成本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執行,且生產效率低,最終造成資源浪費,降低成本效益。另一方面,開工前,必須參考施工組織設計和進度計劃制定用工計劃,合理確定用工數量,零星用工采取包干制度,承包給專業的施工班組。結合市場人工單價計算出本月的人工費控制目標。此外,通過控制用工數量加強成本管理,施工時根據各分部分項任務連續記錄當日的用工數量,每結束一個分項工程,就與清單報價中的用工數量進行對比,找出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對控制指標加以修正。每月完成幾個工程分項后都同清單報價中的用工數量對比,考核控制指標完成情況。通過這種控制對比節約了用工數量,就意味著降低了人工費的支出。
3.3.2 科學控制材料費 材料費直接影響工程成本和經濟效益,一般占全部工程項目成本的55%~60%。材料費的控制,參考“量價分離”的原則,分別對材料用量和材料價格進行控制。①材料用量須該依照定額確定單項工程的材料消耗量,遵循進場驗收及限額領料的流程對材料損耗嚴加管控;執行責任成本管理制度,將節本降耗的目標細化至每一個節點,確保責任到人,鼓勵廢料回收利用;優化施工組織計劃,及時更新現有技術設備,優化調整工藝流程;對工程的功能和材料性能進行準確定位,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選購性價比高的材料,旨在降低材料采購成本,促進材料靈活周轉。②材料價格需要在采購階段加以控制。采購前編制材料成本預算,嚴格參照預算價格選購所需材料。材料成本的控制從采購環節開始。在這一環節,采購人員要時時關注材料的市場價格,綜合考察供應商的資質和信譽,同時考慮運輸成本,貨比三家,就近選擇性價比高、質量上乘的供貨商。另外,材料運輸方式必須遵循節本降耗的原則選擇經濟可行的辦法;要對材料資源進行詳細地調查,根據施工計劃,確保材料的均衡供應,盡可能降低材料儲備。
3.3.3 機械使用費用成本的控制 目前,機械成本在施工總成本中所占比例高達17%,因此要節本降耗還應將機械設備的管理作為重要節點來抓。①應該按照工程的總體要求統計好機械臺班數量,合理調配施工機械,切忌盲目投資。在施工過程中,須提前制定施工組織設計,根據進度計劃租賃機械設備,合理調配機械臺班數量,閑置機械應該及時清退,嚴格控制機械租賃成本,提高現場設備利用率;②加強機械保養維護。在施工過程中,按照一人一機調配機械,推行人機責任制養護管理機制。在施工過程中,全面記錄機械作業情況,當日施工任務結束后對機械進行清潔保養。定期組織機械大修,避免拼設備,使機械提前報廢的使用方法。在使用租入機械時要參考施工進度進行協調配置,充分發揮機械效能,提高生產效率,達到節本降耗的目的。
對于施工企業而言,施工成本的控制是一項具體而復雜的工作,它貫穿于整個工程的始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能忽略細節,一定要抓住重點,要不斷優化工程的管理體系,不斷加大工程的管理力度,統籌兼顧,通過科學的管理,狠抓落實,實現對施工成本的良好控制,使施工企業的利潤最大化。
[1]史小紅.淺談建筑項目施工成本控制要點淺析[J].2011.
[2]張杰.談建筑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6):32-34.
[3]劉作彤.項目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控制[D].北京郵電大學,2009.
[4]焦紅雷.建設項目成本管理-資源管理的探討[B].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4,29(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