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青 ZHANG Chun-qing
(河南省新聞出版局機關服務中心,鄭州 450002)
(Internal Service Center of Henan Bureau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Zhengzhou 450002,China)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會計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始終存在,時有發生。在人們研究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的相關文獻中,對于我國會計信息失真人們找出了很多原因,除了會計制度本身不完善,市場經濟發展時間不長,公司治理結構以及整個法制體系還不夠健全等原因以外,制度以外的因素,如文化與道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通過探討建設先進的企業會計文化,進一步促進我國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是擺在我國會計理論和會計實務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什么是企業會計文化,這是討論企業會計文化建設問題時首先要回答的問題。要說明什么是企業會計文化,有必要首先從什么是文化談起。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無處不在。事實上,我們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生活和工作著,深受各種文化的影響和熏陶。人類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文化又深刻地影響和熏陶著人類的發展。但是要對文化下一個定義,說明什么是文化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什么是文化,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如果從文化學研究看,對于文化的概念研究本身就是一個大課題。鑒于本文的重點是探討企業會計文化建設問題,所以對于文化的概念沒有必要深入展開,全面深究,只是從簡明易懂的文化定義中,為進一步理解企業會計文化奠定基礎。《現代漢語規范詞典》(2004年1月第1版)中對文化一詞的解釋是:①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教育、科學、文藝等。②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一般的知識。③特指某一領域或某一范疇體現的思想、觀念、道德和行為規范以及風俗習慣等。④考古學指同一歷史時期的不依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同樣的制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征,如半坡文化、仰韶文化。上述對文化一詞的定義,尤其是對文化一詞的第三種釋義,對于我們深入理解企業會計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上述對文化一詞的釋義,尤其是對文化一詞的第三種釋義,我們認為,企業會計文化,就是指通過企業會計實踐活動所形成和體現出的會計價值觀、會計觀念、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行為規范以及風俗習慣等。是長期的企業會計實踐及其結果讓社會大眾逐步形成的一種心靈感受。
企業會計文化不等同于企業文化,可以說企業會計文化與企業文化關系密切,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首先,企業會計文化也是企業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企業會計部門是企業的核心職能管理部門,會計工作是企業的核心工作之一。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離不開會計人員的參與和管理,盡管這種管理主要體現在價值管理方面,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管理具有綜合和核心的地位。其次,企業會計文化又不同于企業文化,與企業文化有著很大的區別。一方面,企業會計工作政策性強,會計機構怎樣設置、人員如何配備、會計事項如何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都有嚴格的工作規范,要符合會計法規和會計準則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會計信息需求具有廣泛的社會性,受到企業投資人、債權人、政府有關部門、企業管理當局以及企業職工等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企業會計文化建設不是企業自身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國家政府各級會計管理部門、企業、社會會計中介組織等的廣泛參與才能完成。企業會計文化與企業文化的關系說明,企業要重視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就必須重視和加強企業會計文化建設,沒有優秀的企業會計文化,就不可能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但企業會計文化建設涉及面更加廣泛,建設的方法和途徑更加豐富。
企業會計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指企業會計文化的基本效能和作用。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文化又會對人類的發展和進步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如德國著名文化哲學和人類學家M.蘭德曼所言:“首先,我們是文化的創造者,但接著,由于文化的反作用,我們也為文化所創造。”企業會計文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但筆者認為,企業會計文化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兩個方面。
2.1 約束功能 企業會計文化對企業會計行為具有約束作用。所謂企業會計文化的約束功能,是指會計組織成員實現會計預期目標,完成會計任務工作過程中所受到的有關會計法律規范的制約和會計核心價值觀等會計精神的約束。企業會計文化形成于會計實踐,但企業會計文化一旦形成,又會對會計實踐起到制約的作用。會計文化的約束包括有形約束和無形約束兩種形式。有形約束主要表現在會計制度文化對企業會計人員和會計行為的制約和規范,這種約束是有形的,是剛性的,是直接的。企業會計制度文化通過制定各種會計法律法規而起作用,具有很強的制約性。它運用剛性的制裁手段,強制約束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符合會計法律法規的要求,引導會計人員依法辦理會計核算,盡量減少會計舞弊行為的發生。企業會計文化的無形約束主要表現為企業會計精神文化對企業會計行為的影響。企業會計精神文化是企業會計文化的核心和本質。企業會計精神文化,通過會計核心價值觀、會計精神以及會計職業道德等無形的因素實現對會計人員和企業會計行為的強大約束,這種約束是柔性的、間接的,并且只有內化到會計組織成員的思想和價值之中才會發揮作用。企業會計精神文化通常借助于社會輿論、社會評價的力量,借助于人們的內心自省、群體監督和社會教育的力量,對涉及到企業會計的一切行為加以約束,從而達到協調和規范會計行為的目的。會計組織成員如果違背了這些會計行為準則,即使其他人不知或不加責備,本人也會感到內疚,從而進行自我調節。企業會計精神文化的這種制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會計制度文化剛性約束的漏洞和不足,兩者相互結合,共同構成了會計體系的制約機制。
2.2 導向功能 企業會計文化規定了會計行為的價值取向、會計人員追求的目標和會計規章制度。因此,企業會計文化除了對會計行為具有約束功能之外,還具有很強的導向功能,對企業會計行為起到引導作用。所謂企業會計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企業會計文化通過其自身的價值觀念,價值規范和制度規范對會計人員產生強大的感召力,引導會計人員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企業會計文化的導向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①確定會計規章制度。通過會計規章制度,規范企業會計行為,引導企業會計依法進行,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②規定會計核心價值觀。通過會計價值觀,引導企業會計守法與誠信。
我國企業會計文化建設盡管受到了會計主管部門的重視,但真正的優秀企業會計文化還沒有形成,人們能夠感受到的是國家越來越重視會計核算工作,會計辦公的條件以及核算手段逐步現代化,會計電算化基本普及,會計人員素質不斷提高,會計管理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會計制度逐步規范,會計準則建設成績顯著,但會計信息質量還有待提高,會計價值觀還沒有真正形成,守法和誠信以及對外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還沒有形成習慣。也就是說,我國的企業會計文化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概括起來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缺乏對會計文化建設的重視 改革開放30多年來,盡管我國會計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沒有重視從文化的角度對會計建設加以重視,盡管近年來各級會計主管部門試圖通過各種活動引導企業會計文化建設,但畢竟時間不長,剛剛起步。特別是企業內部成員,包括企業領導、會計人員和一般員工,對會計文化建設的意識還不是很強,重視程度還不是很夠,建設的方法措施不夠豐富。
3.2 缺乏對企業會計文化的宣傳和普及 必要的輿論宣傳是企業會計文化建設不可缺少的手段,通過輿論宣傳,普及會計法律知識,提升人們對會計工作的認識,宣傳會計先進人物和先進企業,樹立會計行業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是,無論是中央電視臺主流媒體還是一般媒體,很少看到對會計文化建設的宣傳報道,這不能不說是我國企業會計文化建設方面的一個不足。
3.3 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我國的企業會計文化建設深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同歷史時期的會計改革無不打上傳統文化的烙印。中國有著很多優秀的文化傳統,其精華對于企業會計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傳統文化中的不良因素也對企業會計文化建設起到了消極的影響。比如人治大于法制,講求人情,缺少法制觀念等。這些都是造成我國企業會計不能完全守法誠信的重要影響因素。
3.4 是西方腐朽文化的影響 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一切向錢看等腐朽文化思想對于我國的會計文化建設影響很大,有的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唯利潤是圖,采取弄虛作假的手段,提供虛假會計信息,嚴重影響了會計守法誠信的社會應有形象。
3.5 缺乏有效的會計監督 有效的會計監督包括企業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從企業內部監督看,內部審計形同虛設,內部控制制度還不健全,對會計的監督作用還沒有很好的發揮。從企業外部監督看,外部的注冊會計師審計本應是會計監督的最有效的形式,但是,由于某些會計師事務所出于自身經濟利益的考慮,降低審計標準,有的注冊會計師還幫助企業違規造假,嚴重降低了注冊會計公信力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對企業會計文化建設起到了負面影響。
[1]李行建等.現代漢語規范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語文出版社,2004.
[2]陳亭楠.企業文化實務手冊[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7.
[3]勞秦漢.會計文化學概論[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