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剛 LIU Zhi-gang
(南陽工業學校,南陽 473000)
(Nanyang Industrial College,Nanyang 473000,China)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在社會對于計算機網絡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漸的增加,中職學校在對學生進行計算機網絡技術培訓的時候,主要就是為了向社會培養計算機網絡的初級人才和中級人才。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如何讓中職學校的學生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知識,如何改進中職學校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教學方法,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教學質量,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人才成為了現在中職學校需要及時去解決的問題。
計算機網絡實訓教程是一門應用性、綜合性以及實踐性都非常強的課程,那么在整個教學的過程當中都應該要將該課程的設計、課程的實驗以及實習實訓等實踐的環節貫穿在其中,這樣才能夠很好的實現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專業培養的目標。
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應該以應用為目的,從而能夠很好的體現出學生學習過一門綜合性的實驗技術。在整個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是起一個指導作用,而學生則應該要體現出自己的主體作用。在完成實驗的過程當中,應該要強調學生獨立的原則,要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設計課程題目時,指導教師可以先選擇一部分參考題目,然后讓每組學生自主選擇這些參考題目,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也達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在每組學生完成了第一個自行選擇的題目后再讓學生換題目完成,通過反復的練習,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本課程中的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知識點應該要掌握,對于實訓設計也能夠獨立的完成,而且設計的實驗結構應該比較的清楚、正確和易讀,還要能夠通過上機調試。在進行實訓設計的時候,相關的設計思路應該要比較的清晰和明確,有比較完全的界面,設計的內容應該要比較的
完整,同時應該要有圖形進行輔助和說明,還要有適當的幫助功能,在實驗完成之后應該要寫出實驗的報告,對于實驗的整個過程也應該要做出總結。
在設計當中的每一項要求都應該有具體的實現過程,而且每一個實現的過程都應該要比較的清楚,在實訓的過程當中遇到的相關難點以及解決的辦法應該要報告,要有程序的清單,在進行實訓設計期間的記錄應該要做好,最后應該要有相關的收獲總結。
在中職學校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當中,各個課程的教學模塊之間既有相互的銜接也有相互的配合,而且還要逐漸的深入。所以在課程設計的時候,除了要考慮課程的獨立性、實用性以及完整性之外,對于學生的技能訓練也應該要考慮到。在實施教學的時候,應該要根據課程的特點采取先做再學、邊做邊學以及先學后做的方式進行教學。
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中職學校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的效果,就應該建立起高素質的教學團隊和先進的實訓基地,同時構建具有層次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在構建實踐教學體系的過程當中,最關鍵的就是要有能夠工學相結合的教師隊伍。如果中職學校要采用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教學的話,就必須要重視對雙師教學團隊的建設。首先中職學校應該要不斷的使學校內的雙師型教師的比例提高,其次就是應該要聘請大量的企業當中的專業技術人才到校內擔任兼職教師。對于中職學校內的兼職教師的比例也應該要逐步的增加,這樣就可以慢慢的讓實踐的技能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由那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高技術水平的兼職教師來進行講授的。
要想真正的實施實踐教學體系,不可或缺的條件就是應該要具有生產性的實習基地和實驗實訓室。而在以往的中職學校實踐教學的改革當中,也正是這一條件成為了制約的因素,想要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要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以及校內和校外相結合的建設道路。
在創辦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實訓基地的時候,應該要按照企業的模式來進行。這樣學生在參加實踐的時候就能夠感受到一個真正的企業環境。在通過這些實訓課程后,學生就能夠學習到在職業的崗位當中需要的實際技能和知識。
在實施教學上應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主要就是指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之下,然后圍繞著一個共同的任務學習中心,在問題動機的驅動下,通過積極主動的運用學習資源,進行相互協作和自主探索的學習,在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還能夠很好的引導學生產生一種學習的實踐活動。
在利用虛擬機進行仿真實驗的時候,可以很好的解決一部分因為缺少硬件而無法進行實物配置實驗的問題,但是利用實物來配置實驗的重要性以及作用還是不能忽視。不管怎么說,進行仿真實驗還是虛擬的,只有通過實物的實際操作,學生才能夠對網絡管理的配置技術真正的掌握,也只有把虛擬和實物兩者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夠使得實驗教學真正的發揮出本身的作用。開展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不僅僅是提高學生本身的操作水平的需要,同時也是社會的需要。在實際的實驗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制定實驗的計劃,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去不斷的摸索和累積經驗,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驗環境。
[1]李成忠,張新有,賈真.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72-76.
[2]秦杰,柴爭義,程立.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探索[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3∶34-35.
[3]方蕓,高仲合,高博文,夏建川.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06∶91-93.
[4]黃鎮建,蔡群英.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的創新[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07∶109-111,115.
[5]杜興勇,劉海東.創新計算機網絡實驗教學與實驗平臺的改革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9,16∶149-150.
[6]曹鵬飛,孟祥成,葉傳標.計算機網絡實踐教學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09∶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