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豐

述評由頭: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巡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調整,工作目標更明確,邊界更清晰,任務更具體,成效更顯著,威懾力更凸顯。百姓期盼著巡視組瞪大眼睛發現問題,豎起耳朵探查動向,取得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巡視組所到之處,都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巡視組每個動作,都受到公眾的高度關注。
中央巡視組之所以受到空前的關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們對其抱有很強烈的反腐期待。人們愿意相信巡視組不是僅僅搞形式、走過場,而是敢于硬碰硬地認真履行反腐職能,直接深入基層發現反腐線索。中央巡視組承載著中央的重托,有其不可忽視的政治權威性。對巡視組而言,這既是一種監督,更是一種激勵。珍視公眾的反腐期待,切實將巡視工作做好,是巡視組維護自身形象、提高自身公信力的不二法門。
中央派出巡視組的監督和約束,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是必要的,而且,這種監督手段還被賦予更高程度的重視。這種更高程度的重視體現在不斷完善的制度上。在運行11年之后,巡視制度迎來了重要的調整和變革,中央巡視組收縮了巡視范圍,巡視重心由“相對全面”回歸其最主要的職能:發現和反映違法違紀線索。中央巡視組組長打破終身制,由“職務”變為“任務”,由“鐵帽子”改為“一次一授權”。11年來,中央巡視組的巡視工作對于領導干部有重要的震懾作用,對于打擊腐敗、督促工作、解決問題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
讓巡視工作在陽光下運行
在總結過去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我們還需要總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把惨曋贫热绾稳⌒鸥刹咳罕姟?,“巡視報告能不能公開”,“誰來監督巡視組”,“巡視工作如何促進黨內民主”等這些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總結,尤其是要通過制度建設來改善黨的領導,這需要我們對巡視工作制度設計的深入思考。
巡視組的工作目前還面臨幾個問題,首先,巡視工作還缺乏明確的法律和規范,需要對這一監督程序的職責進一步明確,確保巡視工作在程序上的公正。其次,要完善巡視組與有關部門的銜接程序。與紀檢、組織、司法、審計等其他監督部門的溝通協作是否良好也會決定巡視效果。此外,巡視工作要更加公開,目的是阻止巡視組掌握自己證據或線索。面對群眾的質疑,巡視組應當有所回應。只有公平公正陽光才能讓制度更有活力。
一是將信息收集和巡視案例公開化。通過在重點巡視地區、單位設立巡視工作常設聯絡機構或長效舉報電話和投訴信箱,以及網絡舉報等方式,搭建一個與被巡視地區廣大干部群眾進行交流的平臺,實現接受群眾監督的經?;?、制度化、公開化。將巡視具體工作中發現的典型案例或優秀人才等正反兩方面的案例以一定的方式向社會公開,一方面可以彰顯巡視工作的重要價值,同時可以發揮對于腐敗分子的教育作用。
二是適當公開巡視報告,逐步推進監督透明。要實現巡視工作的最佳效果,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步向全社會公開巡視組的工作報告,不斷提高巡視工作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巡視報告公開以后,被巡視地區、單位有沒有問題, 有什么問題, 誰有問題;紀檢監察機關是否調查核實了情況,對違反黨紀法規的領導干部是否追究了相應責任;組織部門對巡視組推薦的優秀干部,是否高度重視,因材施用;巡視人員工作是否認真,權力是否濫用,行為是否合法;上級黨委做出的決策是否以巡視結果作為重要依據……這些都清晰明了,必然會推動巡視制度不斷向前發展。
三是進一步完善巡視制度程序性規范。巡視制度的程序性規定是巡視工作的具體操作步驟,它落實了實體性規范的具體內容,是巡視工作的外在表現形式,承載了社會公眾對巡視工作的普遍認知。因此,客觀、理性的制度設計,并得到嚴格的遵循將成為巡視工作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重要保證。巡視機構、被巡視單位以及全黨同志都應樹立起制度面前無特權、制度約束無例外、程序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認真學習制度,嚴格執行程序,自覺推動黨的建設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進程。
四是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監督。有效的監督制度不可能是單一的制度,而應該是一個制度體系。一方面巡視制度要有自身的制度特色,另一方面要處理好巡視制度與其他監督制度、巡視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關系。只有巡視工作制度與其他監督制度的有效結合,巡視組與各級黨委、各個監督部門的有效配合,才能保證監督工作的統一性、協調性。同時,開展巡視工作不僅有內部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橫向異地交叉等路徑的結合,而且還有一個黨內路徑與黨外路徑的結合。而只有來自專門機構的監督是很不夠的,況且近年來專門的監督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自身出問題的并不鮮見。正因為如此,坊間才有人不斷地發問:“誰來監督監督者”,“誰來審計審計署”,“誰來巡視巡視組”等諸如此類。所有這些都說明,來自社會各界的監督路徑必不可少。
構建巡視成果長效運用機制
巡視成果凝聚著巡視工作人員的智慧,承載著人民群眾的利益。巡視成果的運用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通過反饋、整改落實、回訪等工作,巡視組既要對領導班子及成員進行有效的監督,又要立足全局,把握政策,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綜合考慮政治和社會效果,從而既幫助被巡視地區、單位查找問題,又保護廣大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促進領導班子團結,維護領導班子的權威。對于巡視組深入了解或根據領導小組意見移交的問題線索,巡視工作辦公室應當加強跟蹤督辦工作,定期報告辦理情況,辦結后應當形成專題材料報告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對于移交有關主管機關的事項,要適時了解辦理情況,推動有關問題的落實和解決。
中央和地方巡視組都有自己的巡視范圍,但在實踐中,由于各級巡視組數量有限,即使同時開展工作也只是涉及少數對象,因此,目前的巡視工作只是一種間歇性的監督,其持久效力有待增強。巡視組在被巡視單位開展工作,發現問題,反饋時會提出相應的意見和建議。但一些巡視組和被巡視單位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巡視、輕整改、忽視巡視成果運用等問題, 以及上級黨委進行決策時沒有把巡視成果當作有力依據,組織部門選任干部時參考巡視組意見缺乏力度,被巡視單位在黨建中的有益做法、良好經驗沒有通過巡視組推廣到其它地方等問題。巡視成果的運用仍然缺乏力度,有待進一步深化。
如何構建巡視成果長效運用機制?首先,可建立巡視工作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領導干部年終考核、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相結合的制度,進一步完善運用巡視成果加強班子建設的機制。其次,可建立對擬提拔任用的干部向巡視組征求意見的制度,運用巡視成果來加強干部管理工作。再次,還可建立健全其他一些具體制度,如巡視建議制度、巡視組負責人到被巡視單位督辦的制度、巡視組督查督促巡視整改任務完成情況制度、巡視組派員復查驗收整改任務完成情況制度,等等,進一步拓寬巡視成果運用的渠道,提高巡視成果運用的質量。
將巡視成果公開化有利于巡視目的的根本實現。巡視成果的公開應當包括反饋意見、整改方案、整改情況報告以及回訪報告。公開的方式包括在被巡視地區對巡視成果進行新聞報道或在被巡視單位的一定范圍內進行通報。巡視成果的公開既可以保證有關部門的廣大黨員干部積極參與和民主監督,又有利于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對相關措施不斷加以充實和完善。
由于我們在權力結構上還沒有進行實質性的改革,巡視監督的對象是掌權的人,還不是權力本身,因而還不能從根本上及時監督并有效制衡權力。雖然我們現在的巡視方法手段有不少創新,也收到比較好的效果,但是這更多地局限于技術層面上的創新。更為根本的應該是體制上的創新,在制度變革上下功夫。只有建立科學有效的巡視工作制度體系,巡視工作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作者為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教授)
責編/ 馬靜 美編/于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