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學剛
摘 要:該文通過貨車轉向架廠修工藝的發展,重點介紹了自動檢測技術在貨車轉向架廠修中的應用,指出了自動檢測的缺陷,并對未來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自動檢測技術 貨車轉向架廠修工藝 應用 缺陷 發展
中圖分類號:U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a)-0108-01
2001年以前,鐵路貨車轉向架廠修工藝水平處于技術相對落后的狀況。檢修設備相對簡陋,轉向架檢修過程的檢查、檢測需要人工完成,其過程不但繁瑣、復雜,而且檢測精度低,同時無法對作業過程實現有效追溯。因此,檢修質量的可控性較差。2001—2003年,探傷、自動檢測、微控試驗、數控等技術開始在鐵路貨車廠修中得到發展和應用。2004年之后,設備的設計制造更為突出地體現了較高的機械自動化程度,自動檢測技術在鐵路檢修中的發展更為迅速。[1]
1 自動檢測技術在鐵路貨車轉向架廠修中的應用現狀
在轉向架廠修過程中,對輪對、軸承、搖枕、側架、制動梁、交叉桿、承載鞍、彈簧等部件及轉向架組裝落成的檢查,引入自動檢測技術之后,取代了傳統的人工采用樣板、量規等進行檢測,促進了鐵路貨車檢修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
1.1 輪對自動檢測
輪對收入時,需要檢測的輪對參數有20多個,現采用輪對尺寸自動檢測機進行檢測,只要將輪對放置到它的定位系統中就能自動完成檢測工作,并且每條輪對測量時間不超過3 min,還能完成檢測數據的自動輸出、儲存和上傳。取代了傳統的人工采用量具進行測量,解決了精度低、效率不高的問題。
1.2 軸承選配
采用軸承智能選配庫后,軸承入庫時自動測量軸承內徑尺寸、區分大小頭,并存入電腦中,需選配時,只要輸入車軸軸頸尺寸,智能庫自動提取符合要求的軸承。取代了傳統的人工使用量規測量軸承內徑尺寸、區分大小頭以及根據車軸軸頸尺寸進行人工查詢選配,不但提高了測量精度,還大幅度提高了選配速度。
1.3 側架支撐座組對質量檢查
采用支撐座組對自動劃線儀檢測側架支撐組對質量,取代了傳統的用平臺劃線檢測,克服了劃線精度受操作者技術水平、量具等影響的問題。自動檢測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勞動效率,避免了人為因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從而保證了檢測精度,且能對檢測結果進行打印保存,便于質量追溯。
1.4 交叉桿變形檢測
采用交叉桿自動檢測機檢測交叉桿變形,取代了傳統的用樣桿或平臺配高度尺進行人工檢測的方法,能自動檢測交叉桿各項尺寸,不但提高了檢測精度及勞動效率,而且能對檢測結果進行打印保存,便于質量追溯。
1.5 制動梁外形各部尺寸檢測
采用制動梁自動檢測機檢測制動梁各項尺寸,取代了傳統的用檢測樣板進行手工檢測。解決了需2人配合方能進行檢測的問題,避免人為因素產生的誤差,提高了檢測精度和勞動效率,且能對檢測結果進行打印保存,便于質量追溯。
1.6 承載鞍外形磨耗檢測
采用承載鞍自動檢測機進行承載鞍外形磨耗檢測,可自動檢測承載鞍各項尺寸,取代了傳統使用專用樣板進行檢測,解決了檢查程序繁索、效率低、精度不高的問題,提高了勞動效率,保證了檢測精度。
1.7 彈簧高度檢測及選配
采用彈簧自動分選機可以完成彈簧的高度檢測及分選。將彈簧高度差不大于1 mm的分選為一擋,同擋的可以直接用于同一轉向架的組裝。取代了傳統人工使用彈簧高度尺進行測量并選配,不但提高了測量精度,還大幅度提高了選配速度。
1.8 折頭螺栓、下心盤螺栓、交叉桿端頭螺栓的緊固
采用智能扳機進行折頭螺栓、下心盤螺栓、交叉支撐裝置端頭螺栓緊固,每日只需對首末件產品進行螺栓力矩檢查,就能保證所有產品螺栓力矩符合要求。取代了傳統的利用風扳機緊固,解決了緊固后需用扭矩扳手逐個校正的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1.9 正位檢測
交叉支撐裝置組裝后,采用正位檢測臺對交叉支撐裝置的正位狀態進行檢測,整個測量過程由計算機控制,精度高、速度快。
1.10 自由高及壓噸高檢測
采用轉向架自由高及壓噸高檢測機檢測自由高和壓噸高。該檢測機采用工控機自動控制,自動夾緊定位,自動檢測、判定,不但能檢測轉向架的自由高、壓噸高,還能檢測下旁承上平面到下心盤內上平面的距離。
1.11 限界檢查
采用轉向架下部限界規進行限界檢查。當轉向架超過下限界時撞倒限界規,發出聲音進行報警。
2 自動檢測技術的缺陷
由于自動檢測技術大量引入轉向架廠修過程中,極大的解決了檢修過程中檢查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精度不能有效保證的弊端,大大提高鐵路貨車廠修工藝水平。但自動檢測技術在鐵路貨車轉向架廠修中應用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2.1 設備的穩定性差,故障率高
自動檢測裝備雖然功能齊全、先進,但部分裝備穩定性較差,使用過程中頻繁發生故障,嚴重制約了自動檢測裝備的推廣使用,甚至有的裝備只在落成時進行了試用,隨后閑置在一旁。
2.2 部分裝備的檢測精度有待提高
略。
3 自動檢測技術應用的期盼
(1)期盼將自動檢測技術引入搖枕、側架外形檢測中。尤其是側架外形檢測,檢測數據多、判定困難一直是困擾側架外形檢測的難題,如表面缺陷中對深度、面積、數量的判定,以及側架兩承臺面平行度的檢測等,人工樣板效率低、且準確度受人為因素影響。如引入自動檢測技術,則可解決上述難題。
(2)期盼將自動檢測技術引入軸承組件外觀檢查中。軸承組件在外觀檢查時,對麻點、磕碰傷、劃傷、擦傷、壓痕、凹痕、碾皮、燒附等的判定,目前無具體的檢測手段,均為目測或手摸,檢測結果直接受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等人為因素。若引入自動檢測技術,可大大提高檢測的準確度。
(3)提高自動檢測裝備的穩定性,降低故障率
由于部分自動檢測裝備故障率高,使用時維修人員須全程跟蹤、隨時準備進行維修,不能保證生產節拍的流暢。因此,盡管自動檢測裝備有許多優點,在現場的使用也不是很普遍,檢測人員寧可使用樣板、量規檢測,而將自動檢測裝備閑置一旁,極大的浪費了人力、物力。因此,為保障自動檢測裝備的推廣使用,保證其使用的穩定性、避免裝備的頻繁故障,是完善現有檢測裝備的重中之重。
4 結語
在鐵道部“以裝備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以質量保安全”的指導思想引導下,檢測裝備實現智能化,加快了鐵路貨車廠修的現代化進程,是保證鐵路貨車行車安全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 趙長波,陳雷.鐵路貨車現代化檢查技術[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2.
[2] 鐵道車輛知識問答[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