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江華
摘 要: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僅關系到中職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提高,還關系到我國教育結構的不斷優化和升級。從這個角度來講,強化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保證中職教育的質量,將成為中職教育的重點內容。文章提出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去探析中職學生的特點,結合目前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現狀,切實的將心理學運用到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去,對于改善目前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有著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心理學 中職班主任管理 心理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a)-0184-01
1 現階段中職學生的基本特點
作為中職班主任,應該深刻的認識到中職學生身上的特殊性,在此基礎上去開展中職學生的管理工作,才更加的有的放矢。詳細來講,中職學生往往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的基本特點:其一,中職學生的可塑性較強,是開展教育的最佳時期,如果家長和教師錯失了這一時期,將可能導致學生出現厭學情緒,性格扭曲等問題;其二,中考失利的心理負擔較大,使得中職學生傾向于孤立的心理防御狀態,長此以往可能形成性格自閉的問題;其三,中職學生的情緒處理能力較差,往往會以比較明顯的方式表現出來,處于叛逆期的他們很有可能以偏激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從而導致事態惡化。
2 中職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探析
中職學生在心理狀態上呈現出諸多的問題,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很多情況下是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形成的。也就是說,中職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的時候,應該從中職學生心理問題誘因入手,在此基礎上采取對應的措施去實現學生心理輔導,心理援助和心理交談,才能夠保證其管理工作水平和質量的不斷提高。結合中職教學案例,中職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探析。
2.1 家庭教育嚴重缺失
很多情況下,中職學生進入中職院校都是在中考失利之后的艱難選擇。此時家長往往希望孩子能夠在中職學校學到一技之長,為未來的職業規劃打下基礎,這樣的出發點是不錯的,但是很多家長的教育方式不科學,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其主要表現為:言辭偏激,傷害學生自尊,誘發學生極端心理;漠不關心,放任自流,家庭教育嚴重缺失。在這樣的情況,中職學生的班主任就難以在家庭獲得家長的支持,加大了其管理的難度。
2.2 學校教育模式固化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雖然中職院校在教育模式上做好大量的調整和改善,但是其實施的力度依然不夠強勁,很多情況下依然堅持的是以分數,技能操作定性為基礎的教育模式。這樣的教育模式忽視了學生基本情況,因為進入中職院校的學生多數是學習過程中的后進生,其在知識接受,操作技巧掌握等方面都需要有更多的時間,由此使得學生出現自閉,自卑的情況,對于學習也慢慢失去了信心,對于教育體系也慢慢形成了抵抗的心理,在班主任進行管理的過程中,指導和教育往往沒有很大的效果。
2.3 社會環境負面影響
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深入,社會思潮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中職學生的價值觀也在這樣的背景下表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尤其在計算機網絡不斷發展的社會現實中,學生由計算機網絡獲取的信息越來越多,由于其自身的好奇心,往往很難對于網絡信息作出辨別,導致學生形成不良的價值觀念:盲目追星;過于攀比;迷戀網游;網絡色情等。這不僅僅不利于學生學習生活的健康發展,還將導致學生價值觀念的扭曲。
3 心理學在中職班主任管理中的運用
3.1 注重學生家庭教育的引導
處于叛逆期的中職學生,往往更加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工作的引導,詳細來講,中職班主任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健全有效的家長溝通機制,以此為平臺強化家長心理學知識的教育,揭示家庭教育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激發家長參與到家庭教育環境營造的過程中,從而為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打下基礎;其二,密切聯合家長,做好中職學生的心理檔案,對于問題學生要做好家庭調查,找到問題的原因,并協同家長采取措施去改善家長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其三,積極引導家長使用正確的言語和中職學生進行交流,注重激勵教育,使得學生感受到家長的關系,從而激勵學生朝著積極上進的方向發展,這樣的氛圍往往給予中職學生一個暗示:家長并沒有因為中考失利放棄他。在這樣自我肯定的前提下,學生將會慢慢走上學習的軌道。
3.2 重視學生生活實踐的管理
因為中職學生存在可塑性強,心理負擔重,情緒處理能力弱等特點,對于這樣普遍的問題作為中職班主任應該開展大范圍的心理團體輔導工作,開展實踐活動,健全班級管理制度,以便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保證其心理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其一,積極組織班級去聽取專家的心理講座,不斷夯實學生的心理知識,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心理問題處理能力;其二,開展各類的實踐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適當的給予學生獎勵和鼓舞,不斷塑造學生集體榮譽感和自我認同感;其三,制定有序的班級管理制度,對于違反班級規定的學生進行指導和懲處,避免整個班級內部出現集體反叛心理,形成健康有序的班級文化;其四,強化學生網絡生活的管理和監督,引導其在健康的環境下實現上網。
3.3 強化學生教學情感教育
從理論上來講,學生的情感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這就需要中職班主任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積極聯合眾多任課教師,倡導教師在開展專業教育的過程中融合更多的心理教育,使得學生不僅僅接受到知識技能,還不斷形成良好的情感教育,如職業道德修養,專業精神等;其次,以班級內部文化主題活動為契機,實現班級情感教育氛圍的形成和發展;最后,做好中職班主任與學生之間交流工作,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一旦發現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應該及時的進行疏導。
4 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職班主任應該將中職學生心理問題作為工作的重點內容,不斷形成特定的管理模式,實現對于學生的正確引導和管理,保證中職教育的成果。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以心理學理論為引導,找到中職學生心理問題的誘因,以采取有效的措施的解決實際管理問題,我相信隨著實踐工作的不斷開展,心理學將會越來越多的使用到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去,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也將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關秋佳.新時期如何做好中職班主任工作[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2).
[2] 陳瑞蓮.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心理指導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8.
[3] 潘愛珍.結合心理輔導 提高職業高中德育工作實效性[c]//浙江省推廣發展健康促進學校項目論文集.2005.
[4] 孟學梅.淺析教育心理學在中職班主任工作中運用[J].神州,2013(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