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龍

投資人要是自己有本事,每年整個30%-50%的,誰還買基金啊?
春節過后至今,股市大盤窄幅震蕩,與此同時,創業板的整體跌幅卻超過了20%。對著創業板指數的K線圖(見附圖),大虎和倩倩一臉的無奈。
“股市的賺錢效應真是越來越差了,創業板都跌得不成樣子了。”
“你做的又不是大盤指數和板塊指數,做好個股就行了唄。”小林給師妹指了個方向。
“嘿,你們以為個股就好炒啊?”師傅老李反問道:“在中國炒股掙錢究竟有多難,通過近期曝光的基金經理老鼠倉事件就可見一斑。他們的手段真是越來越隱秘、越來越高明了。”
倩倩嘆息道:“中國的股民掙點兒錢多難啊,偏偏還有基金經理搞老鼠倉,真是雪上加霜啊!”
“全球范圍內的金融監管都是個棘手的難題,你看《華爾街之狼》里揭露得多透徹啊。咱中國的機構投資者從誕生到今天,不過才十年左右的時間,就拿從業人員來說,多是80后,哪兒經過資本市場真正的錘煉啊!所謂基金,無論私募還是公募,就是把投資人的錢拿來玩,誰讓你自己不行呢!投資人要是自己有本事每年整個30%-50%的,誰還買基金啊?”
“甭30%-50%的,只要每年整個20%,就超過巴菲特了。”老李說道。
“您這話怎么講?”大虎聽不明白。
“‘股神巴菲特正式入主并改造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后,他這40多年投資的年平均復合增長率僅略高于19%,他賺到的也并非什么暴利。只是可惜,從2005年進行股權分置改革以來,除了在2006-2007的大牛市中很多人稀里糊涂地先是掙到了一筆快錢,緊接著又都吐還給了市場之外,中國沒有多少投資機構、或者投資界大腕能實現穩定、持續的盈利。相比之下,長盛不衰正是巴菲特的可貴之處。”
“不過話說回來,巴菲特被冠以‘股神的稱號怕是誤導了很多中國投資者。”“教授”在一旁提了個新穎的觀點。
“您這話我咋聽不懂啊。”大虎依然是一頭霧水。
“本質上講,巴菲特不是炒股的,他是做企業股權投資的。”“教授”解釋道:“巴菲特做的是一級市場的生意,所謂股權投資,根本就不是從二級市場買股票,也不是打新股。你以為當初他1港元多的中石油股票是通過二級市場一點點吸籌搞到的嗎?”
“合著幾年前的什么學習巴菲特、什么價值投資,根本就是偷換概念啊!拿那些東西忽悠中國股民讓他們長期持股,真是缺了大德了!”
“還好,今天你終于明白了。基金從發行時的1元,跌到現在腰斬甚至更低,錢都哪兒去了?還不都是讓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賠進去了啊!”老李一陣見血:“憑借行業里的一句‘投資有風險,即便基金凈值跌到幾分錢,基金經理也不會承擔一絲一毫的責任。”
“還不是投資人自己傻,至少也應該設定止損線啊。”
“中國有這樣的基金嗎?哈哈!這次曝光的事件里,居然有基金經理把自己的老鼠倉都做虧了,真是搞笑到了極致。如今啊,具有從業資格卻沒真本事的人充斥著中國的財富管理行業,哪天‘3·15打假,打到基金公司就好了。”
(作者為成功航線投資者教育培訓機構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