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奇+周周

冰河期將到來,氣候結構劇變
對于我們人類來說,1000年后的未來似乎是很遙遠的未來,估計沒有幾個人想過遙遠的未來地球會變成什么樣子。但如果以地球環境這樣的尺度時間來考慮,1000年后的未來只不過是“一點點”變故而已。
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大概有45億年,這個行星曾反復幾次發生激烈的環境變化。由于環境的激烈變化可以判明,地球上99.5%以上的生命“大量滅絕”,迄今發生了5次。
那么,1000年后的未來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地球的環境可能再次激變嗎?
回答是肯定的。對于我們人類來說,等待我們的是相當苛刻的環境變化。
在漫長的地質史上,地球曾歷經三次溫度持續下降的時期,地理學家將之稱為“冰河期”,其中前寒武紀與古生代的冰河期持續了幾千萬年,新生代的冰河期則持續了兩百萬年。俄羅斯科學家表示,冰核心、海洋沉淀物核心、地質記錄以及古生物種群的研究數據等各種證據均表明,地球存在一個有規律的冰川期循環模式,即每個冰川期大約持續10萬年,兩個冰川期中間由大約持續1.2萬年的間冰期隔開。
由于不斷升溫的海水釋放二氧化碳要落后于地球溫度的變化,因此在當前間冰期結束后的800年時間里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數量還將繼續增加。地球進入下一個冰川期800年后,二氧化碳數量才會隨著海洋溫度的下降開始減少。東方站冰核心數據曲線圖表明,在過去42萬年間,全球二氧化碳數量一直都是跟隨著冰川期循環不斷上下起伏。在這個自然循環中,每隔大約11萬年,地球溫度就會達到一次頂峰。大約在32.5萬年之前,地球溫度和二氧化碳數量達到了頂峰。現在,地球溫度再次達到頂峰,間冰期已經接近尾聲,因此地球即將進入下一個冰川期。如果幸運的話,人類還有數年時間為之進行準備。
異常氣候不斷發生是地球環境劇變的預兆
事實上,對于地球有可能進入下一個冰川期的說法,早有一些預兆。由于炸彈產生的低氣壓,造成局部地區暴雨頻發,而過去沒有經歷過的龍卷風襲擊各地。在歐洲各國,冷冽的寒潮一波接一波,而日本有記錄的酷暑則接連不斷。
這些異常氣象都是氣候結構從穩定期向變動期轉變的跡象。而且,這只是前奏。如果正式的、突然的進入氣候變動期,就很有可能出現河川日夜泛濫,山間土沙頻繁崩潰,大地植被枯萎而急劇沙漠化,甚至像電影《后天》中城市完全被冰層覆蓋的景象。
1000年后的未來——地球也許是在氣候變動的高峰期。在劇變的自然環境中,動植物的進化恐怕也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