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煒+雷宜橋
摘要:2013年全國高考理綜(I)化學主觀題部分與往年相比,課改特征明顯,創新點多,難度較大。筆者結合高考評分細則及閱卷的體會,對主觀題從考查的知識點及答卷中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評析,并給出了復習啟示與建議,以期對備戰2014年高考的高三考生和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考試題評析;化學非選擇題;答卷評析
文章編號:1005–6629(2014)4–0066–07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2013年湖北省高考理綜試卷選用的是中部卷,又稱I卷,全卷300分,其中化學100分。化學試題仍采用“7+3+1”的模式,即選擇題7道,必做題3道,選做題3選1。必做題第26題為化學實驗題;第27題為電化學題;第28題為熱化學反應、化學反應速率與平衡等綜合題;第36題為選修2《化學與技術》模塊題,第37題為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題,第38題為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模塊題。
1 高考理綜(I)化學非選擇題得分及難度統計
1.1 試題賦分、實際得分、選做題選做人數比例及難度統計
合成反應:
在a中加入20 g環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卻攪動下慢慢加入1 mL濃硫酸。b中通入冷卻水后,開始緩慢加熱a,控制餾出物的溫度不超過90℃。
分離提純:
反應粗產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別用少量5%碳酸鈉溶液和水洗滌,分離后加入無水氯化鈣顆粒,靜置一段時間后棄去氯化鈣。最終通過蒸餾得到純凈環己烯10 g。
(1)裝置b的名稱是 。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如果加熱一段時間后發現忘記加瓷片,應該采取的正確操作是(填答案標號)。
A.立即補加 B.冷卻后補加C.不需補加 D.重新配料(3)本實驗中最容易產生的副產物的結構簡式為
。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須清洗干凈并 。在本實驗分離過程中,產物應該從分液漏斗的 (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離提純過程中加入無水氯化鈣的目的是
。
(6)在環己烯粗產物蒸餾過程中,不可能用到的儀器有 (填答案標號)。
A.圓底燒瓶 B.溫度計
C.吸濾瓶 D.球形冷凝管 E.接收器
(7)本實驗所得到的環己烯產率是 (填答案標號)。
A. 41% B. 50% C. 61% D. 70%考查的主要知識點:儀器的名稱、作用及操作細節;反應副產物結構簡式的書寫及產率計算等。
答卷中的主要問題:第(1)問:儀器名稱不準確,將“直形冷凝管””答成“回流冷凝管”等。
第(2)問:第一空,寫錯別字,將“防止暴沸”寫成“防止爆沸”。第二空,答案標號大小寫混淆。
第(3)問:結構簡式寫錯,如錯寫成苯或環己二烯等。
第(4)問:第一空,寫錯別字。將“檢漏”寫成“察漏”。第二空不用限定的答語,將“上口倒出”答成“下口放出”。
第(5)問:想當然地將“干燥除水”答成“干燥水”(有潮濕水嗎?)。
第(6)問:對儀器“吸濾瓶”陌生,不了解冷凝管有直型和球型等類型,在C、D兩個選項中猜選。
第(7)問:產率計算錯誤,或填數值而不填答案標號。
點評:①本題滿分15分,人均6.8分,難度系數0.54。是II卷化學試題中得分最高的題,得分及得分率分布如下:
(3)“酸浸”一般在80℃下進行,寫出該步驟中發生的所有氧化還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可用鹽酸代替H2SO4和H2O2 的混合液,但缺點是
。
(4)寫出“沉鈷”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5)充放電過程中發生LiCoO2與Li1-xCoO2之間的轉化,寫出放電時電池反應方程式 。
(6)上述工藝中“放電處理”有利于鋰在正極的回收。其原因是 。
在整個回收工藝中,可回收的金屬化合物有
(填化學式)。
考查的主要知識點:鋰電池回收工藝中的化學反應、電極反應、元素化合價判斷、原料的選用、回收產物的化學式等。
答卷中的主要問題:第(1)問:化合價不寫正號“+”。
第(2)問:離子方程式中等號“=”寫成單箭頭“→”(人教版要求),氣體產物缺少箭頭等不規范問題。
第(3)問:很多考生不會寫鈷酸鋰(LiCoO2)氧化H2O2的方程式;或沒有O2產物,或缺少反應條件等。此外,把選用鹽酸的缺點錯答成鹽酸有氧化性;或有HCl、SO2氣體逸出;沒有具體指明污染性氣體是Cl2等。
第(4)問:大多數考生不會寫“沉鈷”的化學方程式;少數考生把產物錯寫成(NH4)2CO3,或NH3等。
第(5)問:大多數考生空白,少數考生誤寫成電極反應,甚至多寫“電解”條件等。
第(6)問:第一空未指明Li+移向哪個電極;或錯答Li+移向負極等。第二空回收的物質化學式錯誤較多,尤其把氫氧化鋁寫成Al(OH)2較普遍,讓人難以置信!
點評:①本題15分,人均2.64分,難度系數0.18,是II卷化學必做題中得分最低、難度最大、區分度也最大的題,幾乎是廢題。與歷年考查電化學試題相比,今年的電化學考題最難。本題得分及得分率分布如下:
第(1)、(2)、(3)問滿分7分,人均1.31分,難度系數0.19。
②第一問存在的問題,一是從鋁土礦中提取Al2O3屬選修2的范圍,大部分學校沒有選修該模塊,是多數考生不會答題的主要原因;二是不知道實際工業生產采用“堿溶”而不用“酸溶”鋁土礦。
③本題對學生分析能力及表達能力的考查要求高。評分細則規定如第(2)和(4)問原因和結論都正確才得分,沒有表述因果關系要扣分,這也影響了考生的得分。
④本卷第三處考查燃料電池的電極反應,以說明命題者對電化學考點的關注。
⑤能量密度是物理學的概念,屬于學科間綜合性問題,“超綱了”!本空全省只有10人得分,得分率只有0.004%,絕大多數考生放棄此問。筆者認為此問實為敗筆,不知命題教師是否認同。
復習啟示與建議:語言表述是考生的薄弱環節,復習中注意三個方面。第一,訓練表述能力課堂化,即貫穿在每一節課而不是考前投機。第二,語言表述規范化,即教師做規范表述的楷模,包括口頭和課堂板書。第三,表述要領模式化,即教會考生如何扣要點抓重點、把握答題套路,避免答非所問。
2.4 第36題
選修2:化學與技術
(15分)草酸(乙二酸)可作還原劑和沉淀劑,用于金屬除銹、織物漂白和稀土生產。一種制備草酸(含2個結晶水)的工藝流程如下:
考查的主要知識點:硅的電子排布式、能層符號、原子軌道數及電子數判斷,硅的存在及結構,甲硅烷的制備、硅烷和烷烴的種數與穩定性跟化學鍵的關系,硅原子的雜化方式、硅酸根離子的化學式等。
答卷中的主要問題:第(1)問:能層符號與能級符號混淆;漏算3d能級能容納的最多電子數等。
第(2)問:答成硅的氫化物、硅烷、硅單質、碳化硅等。
第(3)問:第一空,答成化學鍵、離子鍵、π鍵、配位鍵、極性鍵等。第二空,審題不清,答成單個面心的貢獻份額0.5,或沒有考慮“均攤”而錯答6個。
第(4)問:方程式產物寫錯(Mg3N2);誤認為是溶液中的反應,將NH3寫成NH3·H2O。
第(5)問:很多考生沒有抓住題給鍵能數據信息,未能從物質的穩定性與化學鍵強弱的關系解釋原因,而簡單地回答硅烷沒有烷烴穩定,烷烴的能量比硅烷低。更有甚者從電負性、鍵長、分子間作用力等方面解釋。
第(6)問:錯誤答案有sp2、sp、sp3等。最后一空未注明離子的電荷等。
點評:①本題15分,人均5.41分,難度系數0.36,與2012年同類題得分及難度持平。本題得分及得分率分布如下:
②本題0分比例最高,主要原因是選而未答,或推斷錯誤,或書寫極不規范沒有得分。滿分率為9.8%列第2,這些基本上是化學成績較好的考生。得1分的占7.8%列第3,多數是第(3)問“反應類型”正確,或E的分子式(C7H5O2Na)書寫正確。得3分、5分的,多數是做對了前3問。得7分、10分的占5.5%左右,主要是做對了前5問,但G的結構簡式書寫錯誤非常多。最后一問正確率相對較高。說明化學基礎較好的考生選做有機題比較有優勢!
③前兩年的高考有機題比較簡單。起始物質都是甲苯,部分試劑相似或相同,反應相對簡單,尤其沒有復雜的陌生信息反應。而今年的有機題起始物質是未知的,先要通過計算確定反應物的分子式,再據信息(有的陌生)推斷中間產物結構及發生的反應,解題難度加大了。起始物質或中間產物推斷錯誤必然導致答案錯誤,這些都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復習啟示與建議:首先,調整策略,建議有機化學基礎扎實的考生側重復習選修5,加強有機信息推斷題型的訓練。其次,強化限定條件下有機物同分異構體的書寫,突破得分難點。第三,重視規范答題訓練,減少無謂失分。
③本題對學生分析能力及表達能力的考查要求高。評分細則規定如第(2)和(4)問原因和結論都正確才得分,沒有表述因果關系要扣分,這也影響了考生的得分。
④本卷第三處考查燃料電池的電極反應,以說明命題者對電化學考點的關注。
⑤能量密度是物理學的概念,屬于學科間綜合性問題,“超綱了”!本空全省只有10人得分,得分率只有0.004%,絕大多數考生放棄此問。筆者認為此問實為敗筆,不知命題教師是否認同。
復習啟示與建議:語言表述是考生的薄弱環節,復習中注意三個方面。第一,訓練表述能力課堂化,即貫穿在每一節課而不是考前投機。第二,語言表述規范化,即教師做規范表述的楷模,包括口頭和課堂板書。第三,表述要領模式化,即教會考生如何扣要點抓重點、把握答題套路,避免答非所問。
2.4 第36題
選修2:化學與技術
(15分)草酸(乙二酸)可作還原劑和沉淀劑,用于金屬除銹、織物漂白和稀土生產。一種制備草酸(含2個結晶水)的工藝流程如下:
考查的主要知識點:硅的電子排布式、能層符號、原子軌道數及電子數判斷,硅的存在及結構,甲硅烷的制備、硅烷和烷烴的種數與穩定性跟化學鍵的關系,硅原子的雜化方式、硅酸根離子的化學式等。
答卷中的主要問題:第(1)問:能層符號與能級符號混淆;漏算3d能級能容納的最多電子數等。
第(2)問:答成硅的氫化物、硅烷、硅單質、碳化硅等。
第(3)問:第一空,答成化學鍵、離子鍵、π鍵、配位鍵、極性鍵等。第二空,審題不清,答成單個面心的貢獻份額0.5,或沒有考慮“均攤”而錯答6個。
第(4)問:方程式產物寫錯(Mg3N2);誤認為是溶液中的反應,將NH3寫成NH3·H2O。
第(5)問:很多考生沒有抓住題給鍵能數據信息,未能從物質的穩定性與化學鍵強弱的關系解釋原因,而簡單地回答硅烷沒有烷烴穩定,烷烴的能量比硅烷低。更有甚者從電負性、鍵長、分子間作用力等方面解釋。
第(6)問:錯誤答案有sp2、sp、sp3等。最后一空未注明離子的電荷等。
點評:①本題15分,人均5.41分,難度系數0.36,與2012年同類題得分及難度持平。本題得分及得分率分布如下:
②本題0分比例最高,主要原因是選而未答,或推斷錯誤,或書寫極不規范沒有得分。滿分率為9.8%列第2,這些基本上是化學成績較好的考生。得1分的占7.8%列第3,多數是第(3)問“反應類型”正確,或E的分子式(C7H5O2Na)書寫正確。得3分、5分的,多數是做對了前3問。得7分、10分的占5.5%左右,主要是做對了前5問,但G的結構簡式書寫錯誤非常多。最后一問正確率相對較高。說明化學基礎較好的考生選做有機題比較有優勢!
③前兩年的高考有機題比較簡單。起始物質都是甲苯,部分試劑相似或相同,反應相對簡單,尤其沒有復雜的陌生信息反應。而今年的有機題起始物質是未知的,先要通過計算確定反應物的分子式,再據信息(有的陌生)推斷中間產物結構及發生的反應,解題難度加大了。起始物質或中間產物推斷錯誤必然導致答案錯誤,這些都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復習啟示與建議:首先,調整策略,建議有機化學基礎扎實的考生側重復習選修5,加強有機信息推斷題型的訓練。其次,強化限定條件下有機物同分異構體的書寫,突破得分難點。第三,重視規范答題訓練,減少無謂失分。
③本題對學生分析能力及表達能力的考查要求高。評分細則規定如第(2)和(4)問原因和結論都正確才得分,沒有表述因果關系要扣分,這也影響了考生的得分。
④本卷第三處考查燃料電池的電極反應,以說明命題者對電化學考點的關注。
⑤能量密度是物理學的概念,屬于學科間綜合性問題,“超綱了”!本空全省只有10人得分,得分率只有0.004%,絕大多數考生放棄此問。筆者認為此問實為敗筆,不知命題教師是否認同。
復習啟示與建議:語言表述是考生的薄弱環節,復習中注意三個方面。第一,訓練表述能力課堂化,即貫穿在每一節課而不是考前投機。第二,語言表述規范化,即教師做規范表述的楷模,包括口頭和課堂板書。第三,表述要領模式化,即教會考生如何扣要點抓重點、把握答題套路,避免答非所問。
2.4 第36題
選修2:化學與技術
(15分)草酸(乙二酸)可作還原劑和沉淀劑,用于金屬除銹、織物漂白和稀土生產。一種制備草酸(含2個結晶水)的工藝流程如下:
考查的主要知識點:硅的電子排布式、能層符號、原子軌道數及電子數判斷,硅的存在及結構,甲硅烷的制備、硅烷和烷烴的種數與穩定性跟化學鍵的關系,硅原子的雜化方式、硅酸根離子的化學式等。
答卷中的主要問題:第(1)問:能層符號與能級符號混淆;漏算3d能級能容納的最多電子數等。
第(2)問:答成硅的氫化物、硅烷、硅單質、碳化硅等。
第(3)問:第一空,答成化學鍵、離子鍵、π鍵、配位鍵、極性鍵等。第二空,審題不清,答成單個面心的貢獻份額0.5,或沒有考慮“均攤”而錯答6個。
第(4)問:方程式產物寫錯(Mg3N2);誤認為是溶液中的反應,將NH3寫成NH3·H2O。
第(5)問:很多考生沒有抓住題給鍵能數據信息,未能從物質的穩定性與化學鍵強弱的關系解釋原因,而簡單地回答硅烷沒有烷烴穩定,烷烴的能量比硅烷低。更有甚者從電負性、鍵長、分子間作用力等方面解釋。
第(6)問:錯誤答案有sp2、sp、sp3等。最后一空未注明離子的電荷等。
點評:①本題15分,人均5.41分,難度系數0.36,與2012年同類題得分及難度持平。本題得分及得分率分布如下:
②本題0分比例最高,主要原因是選而未答,或推斷錯誤,或書寫極不規范沒有得分。滿分率為9.8%列第2,這些基本上是化學成績較好的考生。得1分的占7.8%列第3,多數是第(3)問“反應類型”正確,或E的分子式(C7H5O2Na)書寫正確。得3分、5分的,多數是做對了前3問。得7分、10分的占5.5%左右,主要是做對了前5問,但G的結構簡式書寫錯誤非常多。最后一問正確率相對較高。說明化學基礎較好的考生選做有機題比較有優勢!
③前兩年的高考有機題比較簡單。起始物質都是甲苯,部分試劑相似或相同,反應相對簡單,尤其沒有復雜的陌生信息反應。而今年的有機題起始物質是未知的,先要通過計算確定反應物的分子式,再據信息(有的陌生)推斷中間產物結構及發生的反應,解題難度加大了。起始物質或中間產物推斷錯誤必然導致答案錯誤,這些都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復習啟示與建議:首先,調整策略,建議有機化學基礎扎實的考生側重復習選修5,加強有機信息推斷題型的訓練。其次,強化限定條件下有機物同分異構體的書寫,突破得分難點。第三,重視規范答題訓練,減少無謂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