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芳
(大慶鉆探錄井一公司信息中心,黑龍江大慶 163000)
淺論地質導向技術的應用
周芳芳
(大慶鉆探錄井一公司信息中心,黑龍江大慶 163000)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地質導向技術的應用水平呈升高的發展趨勢。本文從地質導向技術的概述出發,結合兩個不同的實例對地質導向技術的應用進行了研究。該研究對促進我國地質導向技術應用方面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地質導向 技術 應用
隨著油藏開發的不斷深入和鉆井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的鉆井工業必定會走多元化發展的道路。同時,不論鉆井工業如何發展,地質導向鉆井技術作為整個鉆井技術的核心基礎,一定會溶入其它鉆井技術,并和其它鉆井技術一起,共同推進鉆井工業的發展[1]。正是從這個層面出發,本文對地質導向技術的應用進行研究。
地質導向是指在水平井的鉆進過程中,根據各種地質資料,隨鉆測井及測量數據,實時地調整井眼軌跡的測量控制技術。從事地質導向的人員被稱為地質導向師。以往水平井的開發過程是:首先通過對區域地質、地震、測井和油藏資料的綜合研究,結合工程施工的要求設計出井眼軌跡,然后交由現場施工人員去實施。但是鉆前研究所使用的資料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往往會導致實鉆過程中沿著設計軌跡鉆進的水平井不在油藏預期最佳的位置,從而影響了目的層的鉆遇效果,以及影響到后期投產后采油或注水效果,進而影響到生產單位的投資回報。地質導向的過程是互動的鉆井方式,地質導向師利用高科技的隨鉆測井,隨鉆測量,定向工具及導向模型軟件,在水平井的鉆進過程中不斷的調整最初的設計,指揮鉆進的方向,將井眼軌跡調整到油藏最佳的位置,以達到最佳的產油(氣)或注水效果。精確的地質導向可幫助油田提高鉆井投資的回報[2]。在水平井鉆進的過程中,地質導向人員需要與鉆井研究所、錄井公司、鉆井公司及相關技術人員及時溝通協調。根據現場掌握的第一手資料及時調整井眼軌跡。達到施工設計的地質、工程要求。從事地質導向的地質導向師,需要具有豐富的地質,油藏,測井,地震,及定向井施工知識。
2.1 水平井地質導向技術在蘇里格氣田的應用
蘇里格氣田所具有的沉積和儲層特點給該區天然氣的開發帶來了很大困難,在借鑒鄰區開發方式的同時,提出了以整體壓裂水平井開發為主的開采方式,并取得顯著效果。蘇里格氣田在水平井鉆探過程中,運用實時跟蹤技術最大限度地穿越儲集層,與傳統鉆井技術相比,大大提高了水平井鉆井成功率。蘇里格氣田具備水平井整體開發的地質條件,已取得了顯著的開發效果。這種開發模式可以應用到類似氣藏的開發,精細氣藏描述為水平井優化設計提供地質依據。模型結合地質、地震、測井研究成果,將構造、沉積和儲層信息融合于一體,合理并精細建立導向模型至關重要,并且需要在中完之后及時更新導向模型,以指導水平段導向和調整。地質導向技術是水平井開發的技術保障[3]。軌跡調整無論在入靶前和水平段鉆進過程中都要及時合理,需要充分分析各方面因素。建立垂深剖面進行實時地層精細對比是中靶的關鍵;準確把握河道規律,弄清鉆遇泥巖時的原因和應對方法在水平段調整中非常重要,有效地提高了入靶成功率及有效儲層鉆遇率。地質導向師和隨鉆、錄井人員之間協調配合,將最新的地質認識應用到地質導向中,是鉆井成功的保障。實時的將隨鉆信息和鉆時、巖屑等錄井信息綜合應用起來,彌補盲區誤差,以便有效并及時提出調整建議。
2.2 三維地質導向技術的應用
三維地質導向是將地質導向的理念與三維地質建模結合起來,即在三維地質模型里實現水平井、大斜度井的地質導向功能。具體過程是,首先在鉆前應用已有的地質、物探數據建立地質模型精細刻畫地下構造及油藏特性;其次在鉆井過程中通過井場各種數據的補充不斷修正地質模型,模擬井軌跡在三維地質模型中的穿越,參考模型數據為地質導向提供井眼軌跡調整建議,通過可視化顯示鄰井,輔助解決多井眼防碰問題。三維地質導向技術在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包括地質建模與模型調整;三維顯示與交互操作以及井眼軌跡預測等內容[4]。構建定量儲層地質模型是三維地質導向的核心和基礎,對地下油藏特性進行準確、精細的刻畫是導向成功的前提。地質模型及井軌跡的三維顯示是三維地質導向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是人機交互的基礎。如在應用中,三維地質導向軟件在微機上實現了地質模型及井軌跡的三維顯示,并可自如地旋轉、移動、縮放、切割,并可隨意揀選三維空間中的對象,充分滿足了隨鉆技術人員對地下地質情況進行全方位了解和靈活操作的要求。在導向過程中,通過對井眼軌跡的預測,能夠比較準確的預測鉆遇下一特殊地層(油層或泥巖)的深度,及時了解鉆前油藏特征[5]。三維地質導向將地質導向理念和三維地質建模有機結合起來,拓展了對地質、物探資料的綜合應用范疇,為在三維空間實現地質導向功能提供了系統平臺;直觀展示井眼軌跡在三維空間的相互關系,有助于降低井筒碰撞風險發生;聯合二維、三維地質模型進行實時地質油藏決策,對地質情況異常復雜也能做到比較準確的模擬。
綜上所述,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地質導向技術在應用中也會不斷的添加新的內容。如上文實例中所提到的三維技術的應用。也就是說,地質導向技術的應用應結合油田的實際情況,不斷的優化調整,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地質導向作用所具有的優勢。
[1]鄒曉萍,陳恭洋.邊際油田薄油層開發中的地質導向技術[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0):65-72.
[2]劉海鋒,薛云龍,張保國,何鎏,夏勇.低滲透薄層碳酸鹽巖氣藏水平井地質導向技術[J].天然氣勘探與開發,2013(4):77-80.
[3]費世祥,王勇,王心敏,安志偉,薛云龍,鄭海亮.蘇里格氣田東區南部上古生界水平井地質導向技術方法與應用[J].天然氣勘探與開發, 2013(1):54-57.
[4]張強,劉功威,孔華.FEWD+氣測錄井地質導向技術在文133-平1井的應用[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6):61-62.
[5]唐欽錫.水平井地質導向技術在蘇里格氣田開發中的應用——以蘇10和蘇53區塊為例[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3(6):38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