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傳明
【摘 要】 中國現在已進入高速發展的經濟時代,環境污染事故也處于高發期當中,進行環境污突發事故的有效防控,是全國上上下下非常關注的問題,其形勢也十分嚴峻。本文筆者首先淺析了環境應急管理系統的特征與系統需求等,并進一步探討了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環境事故應急管理應用中時所能發揮的功能與優勢。
【關鍵詞】 環境應急管理 地理信息系統 應用
1 引言
中國社會經濟不斷在迅猛發展中,現在國內的環境污染事故非常嚴重,空間分析功能與數據管理功能有所欠缺。由于環境污染事故存在危害性與多發性,應急管理方面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在經濟活動頻繁、相對集中人口的地方,導致污染事故非常多而且影響面也大,如何做好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管理則變得十分的重要。
在出現環境污染事故的的情況中,其具有空間性與時間性,表現形式存在多種多樣,所以管理環境污染事故是一個系統管理的工程,同時需各個方面和諧配合,為環境事故應急的處理中贏得寶貴時間,使事故應急處理決策水準得到提高。應急管理好環境污染事故,既要對事故類型快速了解,又要迅速對事故的發生地、可能的擴散面積、污染范圍的大小等有關信息有所了解。這就需要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統)的管理功能。
2 GIS(地理信息系統)的簡介
GIS(地理信息系統)它是21世紀一門新興技術,有時也可稱作地學信息系統或者環境與資源信息系統。它主要是隨著地理科學、電腦技術、遙感技術與信息科學的迅速發展與交叉進而形成,并且是一個可以進行對空間數據采集、管理、分析與可視化輸出的電腦信息系統。
GIS系統的組成主要有由數據庫管理系統與計算機輔助設計這兩個部分作為基礎,并增加了進行管理空間數據與分析的特有功能。其功能主要是指GIS在處理地理數據工程中所發揮的效用,包含地理數據的輸入及存儲、處理圖像圖形、操作、顯示與分析地理數據。
3 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管理的特征和系統需求
3.1 環境污染事故的類型和特征
環境污染根據污染性質可以分為固體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根據空間分布特征又可分點源污染、線源污染及面源污染三種。當出現環境污染事故后,通常會發生空間富集、空間擴散,加深與加重對環境的污染。伴隨著污染源周圍的氣象、水文、地形、地貌、等自然條件與項目設施的異同,污染物的擴散范圍與富集程度也各有不同,所導致的危害也是不同的,因此對于環境污染發生事故的影響與管理,一定要對周圍的環境背景條件有所考慮。
3.2 環境污染事故應 急管理系統的功能要求
按照環境污染應急管理的特征,可列出對應急管理系統的普通功能要求。功能需求主要包含:污染情況的預測、污染情況的報案記錄、事故現場的調查取證、現場搶救方法、污染事故的現場處理方法、對責任者的處理、污染損失評估與危害評價等。
3.3 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管理系統的信息需求
若想要實現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管理系統中各項功能,基礎污染信息功不可沒,同時也離不開它的支持。污染管理信息既包括地理空間的背景信息,又包括應急管理關聯的環境信息、設備信息、人員信息、監測信息、預案信息、政策信息、專家知識、評估信息以及各種不同模型信息。
4 GIS在環境事故應急管理中的作用與應用優勢
4.1 GIS在環境事故應急管理中的作用
依環境污染應急管理系統的信息需求來看,此系統一定要融匯量大的空間與屬性數據、多媒體信息、模型信息、法律污規信息等。所以,系統建設的關鍵在于建立與管理系統數據庫,特別是空間和屬性數據的協調管理,這就需要引入GIS的數據管理功能方能改善環境事故應急管理。GIS在其管理系統中的作用主要包含6個方面,即提供分層的可視化顯示功能;提供各種空間的決策功能;提供相關屬性數據與空間數據的快速存取與管理功能;提供屬性、空間數據一體化的統計分析功能;提供屬性數據與空間數據的互動查詢;GIS和環境污染分析預測模型結合生成有效的決策支持信息。
GIS在污染事故管理系統中,要積極發揮其中的作用,重點考慮的問題主要有:首先應建立起一個空間數據庫,并且將空間數據庫、監測數據庫與環境數據庫等互相連接;其次在環境污染應急管理中操作數據大量、運用各種不同的分析方法,所以需研發一套智能化、完善的數據分析處理方法;再者創建一套環境污染模擬分析評價模型,方便在于出現污染事故應急時的需要;最后GIS系統和聯結環境分析模型及集成整個系統,歸避中間數據進行交換,促使系統運行的速度得到有效提高,從而能夠增強該系統的分析能力。
4.2 GIS在環境事故應急管理中的應用
在環境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地理環境狀況、水文、氣象等是預測事故發展去向的重要數據,環境危險源和救援資源的空間管理、狀態、性質等是環境應急的決策依據。
GIS具有把上述需要的各種類型信息放置在空間分布中然后進行綜合管理及分析,完全符合應急救援任務數據大空間、多養護的管理特征;GIS的一體化數據處理流程,使環境應急管理系統的結構得到了簡化,大大地降低了操作管理系統的難度,從而有利于提高應急響應的可靠性與效率;特別是應用空間數據庫技術和WEB-GIS技術,不僅使GIS(地理信息系統)可以管理大量數據,還使它走向大眾化。
在環境應急管理系統中引入GIS系統,既可以增強應急決策的時效性、科學性,合理高效的使用各種不同的資源,把出現事故的損失降至最低點,同時在科學規劃應急體系的建設、提高應急隊伍的整體響應能力、提高預警與預測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5 結語
總而言之,在GIS環境事故應急管理系統中,其信息可視化、數據的管理、輔助策略支持等都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都是其中部分二維GIS的應用。因為受到GIS發展水準等的一些制約,系統對實時問題、多維問題、動態問題的處理仍然存在不足。所以,在GIS技術開發的同時,還要同其他應用系統進行有機結合,方可更好地為環境污染事故的應急管理提供輔助決策支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鈞,徐小蘭.環境應急管理體系中GIS的應用架構[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9,6(32).
[2]楊凌.地理信息系統在環境應急處置管理中的應用[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07,5.
[3]俆彭浩.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應急系統及其相應程序[J].中國環境監測,19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