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婷
【摘 要】 本文首先對3DMAX制作中建模的概念和參數(shù)以及修正等進行介紹,對建模技巧進行分析和運用,包括內(nèi)置模型建模、二維線條建模、擠壓建模、車削建模、放樣建模、復合物體建模以及面片建模等,以期對于提高3DMAX制作和設計水平,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3DMAX 制作 建模 設計
1 引言
3DMAX是現(xiàn)階段非常流行的三維動畫制作軟件,尤其是軟件中附帶的建模功能,能夠創(chuàng)建許多人們所需的虛擬三維效果,在許多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包括影視特效、建筑設計以及機械制作等。三維效果制作過程中,其步驟要從創(chuàng)建模型開始,最后到最終效果圖,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如何準確、精簡地進行模型的創(chuàng)建,這是效果圖成功的基礎。而且,在3DMAX軟件學習的過程中,建模是重中之重,因此對3DMAX的建模技巧進行分析和探索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有關3DMAX制作中建模技巧進行分析,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2 建模概述
2.1 建模概念
3DMAX中,創(chuàng)建模型就是在場景中創(chuàng)建2D或3D模型,其最為基本的建模手段包括基本幾何體、擴展幾何體建模、AEC建模、擠壓建模、車削建模、放樣建模、復合物體建模、多邊形建模、面片建模以及其他建模方式。
2.2 模型參數(shù)及修改
3DMAX中,利用修改參數(shù)的方法,能夠?qū)?shù)化對象幾何形狀進行修改,然后把參數(shù)化對象轉(zhuǎn)變成網(wǎng)格對象、面片對象以及NURBS對象等,這就完成了參數(shù)化對象向非參數(shù)化對象的轉(zhuǎn)變過程。非參數(shù)化對象只有利用對編輯器對物體的節(jié)點、邊、面以及元素等進行修改和編輯。
3 建模技巧分析
3.1 內(nèi)置模型建模
內(nèi)置模型建模,具體就是指3DMAX中提供的“標準幾何體”以及“擴展幾何體”,其本身是一些常見的、簡單的、基本的幾何形狀,可以用來創(chuàng)建較為復雜的模型形狀。在具體的建模過程中能夠把這些內(nèi)置模型進行簡單地組合,通過組合創(chuàng)建成目標三維模型。這種建模的方法比較適合于直觀簡單的模型,這是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建模方法,初學者容易掌握。具體的模型復雜程度,要根據(jù)制作者對于復雜模型拆分的空間想象能力。
3.2 二維形體建模
二維形體建模是指在平面上由兩個坐標值、樣條曲線以及形狀組成的圖形。樣條曲線是按照數(shù)學法則繪制的特殊線條;形狀包括已經(jīng)成形的標準圖形,在3DMAX軟件中包括圓形、矩形、梯形以及橢圓形等。二維形體建模在3DMAX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利用樣條曲線對動畫路徑進行創(chuàng)建,以及放樣建模和NURBS對象,二維形體通過擠壓和車削等環(huán)節(jié),轉(zhuǎn)變成三維物體。
3.3 擠壓建模
擠壓建模的運用,首先是繪制出模型的截面曲線,這是基礎,然后通過曲線編輯器的運用,對圖形進行適當修改,或者是利用布爾運算,對拉伸高度進行確定,使得截面圖形能夠沿著法線的方向進行擠壓操作,以此制作出三維立體模型。實際上,擠壓建模也可以稱之為擠壓放樣,這是二維圖形進行三維模型轉(zhuǎn)換的最常規(guī)的方法。
3.4 車削建模
車削建模,我們可以理解為從一個軸對稱物體進行分解,得出一個刨面曲線,對曲線進行繪制,得出其另外一半,進行繪制的過程中可以用曲線編輯器進行修改,或者是通過布爾運算完成建模過程,最后得出一個對稱的三維模型。車削建模,也稱之為旋轉(zhuǎn)放樣,其操作過程和擠壓建模的過程基本相似,這也是二維圖形進行三維模型轉(zhuǎn)換的建模技巧之一。
3.5 放樣建模
放樣建模也可以把二維圖形轉(zhuǎn)換成三維圖形,是3DMAX軟件中基本的造型技術,在應用方面比擠壓建模和車削建模在其應用更為廣泛,其實際上是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二維圖形進行組合,將其組合成三維圖形,利用一個路徑對各個截面進行組合,以此創(chuàng)建出三維圖形。放樣建模的基礎即是先創(chuàng)建路徑和截面,需要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二維曲線,其中一個可以用于進行放樣路徑,對放樣物體的深度進行定義;另外一個能夠用于放樣截面,對放樣物體形狀進行定義。對路徑?jīng)]有太多限制和要求,可以是開口,也可以是閉合的圖形,僅僅要求其為唯一線段。其中,截面也是一樣的情況,可以是開口的或者是閉合的曲線,截面的數(shù)量上無限制,可以進行更加靈活地設置一條或者是一組各不相同的曲線。在利用放樣建模的方法進行組建模型時,利用截面、路徑等的變化甚至可以生成更加復雜的模型,其中擠壓建模就屬于放樣建模的特例。放樣建模技術能夠創(chuàng)建相當復雜的三維模型,因此得到較為廣泛地應用。
3.6 復合物體建模
復合物體,顧名思義就是多種建模模型的混合群體,我們也可以稱之為組合形體。三維復合物體也就是針對已有三維物體進行組合,將其組合成全新三維物體。
3.7 多邊形建模
多邊形建模,屬于一種常規(guī)建模方式,應用范圍比較廣泛,使用的命令為Editable和EditablePoly,也即是可編輯網(wǎng)格和可編輯多邊形,對任意形狀進行劃分,分成三角面,利用三角面組合成三維模型。在利用多邊形建模的方法時,結合“編輯網(wǎng)格修改器”和“平滑網(wǎng)格修改器”,對模型中點、線、面進行編輯操作,可以提高模型的平滑度和精度。
3.8 面片建模
面片建模是基于多邊形建模而發(fā)展的一種獨立模型,解決了多邊形表面不容易進行彈性編輯的問題,能夠運用編輯BEZIER曲線進行曲面的編輯,其原理類似于樣條曲線,利用對表面的控制句柄進行調(diào)整,來改變面片的曲率。面片建模的優(yōu)點在于編輯的頂點不多,可用較少的細節(jié)進行制作,比較適合于進行生物模型的創(chuàng)建。
4 結語
綜上所述,利用對3DMAX建模的方法和技巧進行研究,找出最適合自己以及符合實際情況的建模方法,比如說復合物體建模、放樣建模、布爾建模以及多邊形建模等,除此之外,還要在建模過程中注意對模型的優(yōu)化,以此促進模型利用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梁艷霞.基于3ds max的三維建模技術在工業(yè)設計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9(25).
[2]秦緒佳,徐曉剛.基于樣例的建模方法[J].機械工程學報,2007(04)
[3]徐光明,麥范金.基于AutoCAD的參數(shù)化三維建模與加工仿真[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5(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