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鳳靜
【摘 要】 毛條的實際生產過程中,極易產生重量不勻的情況。經過一系列對一線生產過程的觀察和研究,加上長期的操作經驗來看,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委是多方面的,包括基本的生產原料、設備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等,這就需要在生產過程中嚴控可能產生問題的源頭,時時做好生產過程的監督工作,及時糾正和解決問題。本文就毛條出條重量不勻產生的原因展開論述,以便為日后毛條的生產提供建議,滿足其質量要求。
【關鍵詞】 毛條 質量 原因
毛條產品的質量標準很明確(如圖1所示),遵照生產標準來執行是毛條車間的基本工作要求。毛條車間生產毛條采取直接制條法,設備使用的是拉斷機和針梳機兩種,毛條生產原料的挑選、生產方式和使用設備等都可能是造成毛條出條重量不勻的客觀原因。毛條生產一線的操作工人的現場操作執行、技藝水準、職業道德和工作責任感是造成毛條重量不勻的主觀原因。除此以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生產現場環境原因和突發原因等。
1 客觀原因
1.1 原料的原因
有的原料不符合生產標準,但往往在實際生產中也將其帶進了生產線,例如:腈綸絲粗細長短超出標準,絲束的韌性過強,絲束亂絲和硬絲,在工藝和操作上都不符合。所以,生產之初,要求嚴格挑選生產所需材料。
1.2 設備的原因
剔除了原料選擇的原因,接下來分析設備的原因。毛條車間主要使用拉斷機和針梳機兩種設備。各有其原因和控制措施。當然,設備雖然有其局限性,但我們在檢查和處置設備時,要盡量維護其性能,保證其工作性能的正常運行,不要找設備不良的借口,工具是“死”的,設備的維護和操作者是“活”的,歸根結底,設備的原因絕不僅僅是設備本身的原因,是人們在操作過程中忽略了及時的檢查維護設備才產生的不良后果。
(1)拉斷機原因和控制措施:(a)皮輥表面磨損不平。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要求操作工人在作業前檢查皮輥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就要及時修理。事前檢查設備很重要。 (b)羅拉偏心軸彎。同樣,需要操作前檢查羅拉,令其符合要求。(c)羅拉加壓臂彎。使用前,檢查并確保系統壓力穩定。(d)拉斷機牽伸倍數過大,易產生意外斷裂,產生下機條粗細不勻,粗細節。所以為了力求工藝的完好,要調整牽伸倍數。(e)喂入幅度過小。要求操作工經常巡回檢查,確保展絲器有效工作,適當也可人工進行展絲,使絲束平展,避免喂入幅度過小的進入喂入區,要求適當幅度即可[1]。(f)喂入絲束展幅不當,折疊打扭進入設備。處理方式同上一條內容。(2)針梳機原因及防控手段:(a)缺針板。解決辦法是補足針板。(b)皮輥磨損或偏心。要及時檢查或者更換不合規皮輥。(c)前隔距離過大,纖維在牽伸過程中控制不好容易產生粗細節,反之出現硬頭[3]。這種情況發生頗多,今后要杜絕,關于工藝調整的牽伸倍數、前隔距及前羅拉壓力等參數,不要隨意進行更改。(d)牽伸倍數過大,損壞纖維,粗細節增多。所以要經常清理小羅拉繞毛,小羅拉彎曲及時檢查或者更換新的。(e)前羅拉壓力不穩,羅拉兩邊加壓臂不平衡。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減小針板與后羅拉之間的牽伸即可。(f)針板號數選擇不當。這點需要操作工作平時多注意。(g)小羅拉繞毛彎曲或者磨損。當然也是要及時更換部件。(h)自調勻整機構部件磨損或失控。測量羅拉寬度不適當。(i)出條加捻器部件損壞,導致出條皮輥散,粗細不勻。后兩種情況統一說明,存在共性,要求生產操作中應該注意觀察自調勻整皮帶是否打滑失效,指針轉動是否靈活,鐵炮表面磨損是否嚴重,運轉中是否有異響、振動、軸承磨損等等[3]。
2 主觀原因
(1)工人操作的原因和應對措施。第一,操作過程搭、接頭不良。應對措施為:按工藝要求接頭,搭接頭長度不宜超過15cm,不能包的太松,易脫落斷條,造成喂入缺條,同時也不能包的太硬太死,易噴毛或產生大粗細節;第二,喂入根數不恒定或喂入配比不恒定、斷條、缺條都會直接影響出條重量,喂入根數過多,不易梳理,牽伸效果不好,以產生出條不勻,粗細節。應對措施:要求操作人員,來回巡場檢查,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按照配比和標準來嚴格操作。第三,設備中出現少量雜毛,機器不清潔。應對措施:工人要對設備要進行日常維護,對銅棒、滾刷等零部件的清理要及時,避免少量雜毛、繞毛影響了整體的生產。(2)工人和管理者的敬業精神。管理者要嚴抓人員管理,時刻保持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操作生產的工人也要積極投入工作之中,避免懈怠。把一切可以控制的風險系數降低,保證產品質量。
3 其他原因
(1)環境原因。由于毛條生產原料本身的性質特殊,對溫度變化很敏感,這就要求生產毛條車間的溫度要適當,滿足產品高質量流水作業的順利完成。冬季溫度保持在22-24攝氏度之間,夏季為24-26攝氏度之間,把控好溫度,也是避免毛條出條重量不勻的關鍵點。(2)可能突發事件。在排除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的可能性以外,偶爾的突發事件或不可抗力也是造成生產質量不合規的原因,例如:工廠斷電、人員交接不當、工人事故等,但概率較小,不易歸納總結。
4 結語
通過對毛條出條重量不勻的原因查明,可見毛條生產質量是可控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精致選材,并且把每一個操作步驟和工藝做到極致,加強工人的工作責任感,就可以把毛條生產做好。無論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都不是毛條生產低質量的合理借口,在生產過程中不怕出現小問題,但要及時找準問題的源頭、糾正和解決問題才是關鍵,更是一種嚴謹的工作態度。
參考文獻:
[1]王亞靜,戴明,李維志,等.改進腈綸毛條毛粒與毛片質量的新技術[J].石油化工,2011,3(6):156-158.
[2]謝群.腈綸制條生產技術與質量控制[J].合成纖維工業,2010,1(2):101-103.
[3]韓艷.淺析腈綸毛條出條重量不勻、機械波(粗細節)的生產及控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2(4):178-180.
[4]李妙福.現代清梳聯技術特征與發展趨勢[J].棉紡織技術,2010,7(14):56-58.
[5]費青.梳棉機自調勻整器若干問題的探討[J].棉紡織技術,2010,4(10):110-111.endprint
【摘 要】 毛條的實際生產過程中,極易產生重量不勻的情況。經過一系列對一線生產過程的觀察和研究,加上長期的操作經驗來看,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委是多方面的,包括基本的生產原料、設備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等,這就需要在生產過程中嚴控可能產生問題的源頭,時時做好生產過程的監督工作,及時糾正和解決問題。本文就毛條出條重量不勻產生的原因展開論述,以便為日后毛條的生產提供建議,滿足其質量要求。
【關鍵詞】 毛條 質量 原因
毛條產品的質量標準很明確(如圖1所示),遵照生產標準來執行是毛條車間的基本工作要求。毛條車間生產毛條采取直接制條法,設備使用的是拉斷機和針梳機兩種,毛條生產原料的挑選、生產方式和使用設備等都可能是造成毛條出條重量不勻的客觀原因。毛條生產一線的操作工人的現場操作執行、技藝水準、職業道德和工作責任感是造成毛條重量不勻的主觀原因。除此以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生產現場環境原因和突發原因等。
1 客觀原因
1.1 原料的原因
有的原料不符合生產標準,但往往在實際生產中也將其帶進了生產線,例如:腈綸絲粗細長短超出標準,絲束的韌性過強,絲束亂絲和硬絲,在工藝和操作上都不符合。所以,生產之初,要求嚴格挑選生產所需材料。
1.2 設備的原因
剔除了原料選擇的原因,接下來分析設備的原因。毛條車間主要使用拉斷機和針梳機兩種設備。各有其原因和控制措施。當然,設備雖然有其局限性,但我們在檢查和處置設備時,要盡量維護其性能,保證其工作性能的正常運行,不要找設備不良的借口,工具是“死”的,設備的維護和操作者是“活”的,歸根結底,設備的原因絕不僅僅是設備本身的原因,是人們在操作過程中忽略了及時的檢查維護設備才產生的不良后果。
(1)拉斷機原因和控制措施:(a)皮輥表面磨損不平。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要求操作工人在作業前檢查皮輥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就要及時修理。事前檢查設備很重要。 (b)羅拉偏心軸彎。同樣,需要操作前檢查羅拉,令其符合要求。(c)羅拉加壓臂彎。使用前,檢查并確保系統壓力穩定。(d)拉斷機牽伸倍數過大,易產生意外斷裂,產生下機條粗細不勻,粗細節。所以為了力求工藝的完好,要調整牽伸倍數。(e)喂入幅度過小。要求操作工經常巡回檢查,確保展絲器有效工作,適當也可人工進行展絲,使絲束平展,避免喂入幅度過小的進入喂入區,要求適當幅度即可[1]。(f)喂入絲束展幅不當,折疊打扭進入設備。處理方式同上一條內容。(2)針梳機原因及防控手段:(a)缺針板。解決辦法是補足針板。(b)皮輥磨損或偏心。要及時檢查或者更換不合規皮輥。(c)前隔距離過大,纖維在牽伸過程中控制不好容易產生粗細節,反之出現硬頭[3]。這種情況發生頗多,今后要杜絕,關于工藝調整的牽伸倍數、前隔距及前羅拉壓力等參數,不要隨意進行更改。(d)牽伸倍數過大,損壞纖維,粗細節增多。所以要經常清理小羅拉繞毛,小羅拉彎曲及時檢查或者更換新的。(e)前羅拉壓力不穩,羅拉兩邊加壓臂不平衡。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減小針板與后羅拉之間的牽伸即可。(f)針板號數選擇不當。這點需要操作工作平時多注意。(g)小羅拉繞毛彎曲或者磨損。當然也是要及時更換部件。(h)自調勻整機構部件磨損或失控。測量羅拉寬度不適當。(i)出條加捻器部件損壞,導致出條皮輥散,粗細不勻。后兩種情況統一說明,存在共性,要求生產操作中應該注意觀察自調勻整皮帶是否打滑失效,指針轉動是否靈活,鐵炮表面磨損是否嚴重,運轉中是否有異響、振動、軸承磨損等等[3]。
2 主觀原因
(1)工人操作的原因和應對措施。第一,操作過程搭、接頭不良。應對措施為:按工藝要求接頭,搭接頭長度不宜超過15cm,不能包的太松,易脫落斷條,造成喂入缺條,同時也不能包的太硬太死,易噴毛或產生大粗細節;第二,喂入根數不恒定或喂入配比不恒定、斷條、缺條都會直接影響出條重量,喂入根數過多,不易梳理,牽伸效果不好,以產生出條不勻,粗細節。應對措施:要求操作人員,來回巡場檢查,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按照配比和標準來嚴格操作。第三,設備中出現少量雜毛,機器不清潔。應對措施:工人要對設備要進行日常維護,對銅棒、滾刷等零部件的清理要及時,避免少量雜毛、繞毛影響了整體的生產。(2)工人和管理者的敬業精神。管理者要嚴抓人員管理,時刻保持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操作生產的工人也要積極投入工作之中,避免懈怠。把一切可以控制的風險系數降低,保證產品質量。
3 其他原因
(1)環境原因。由于毛條生產原料本身的性質特殊,對溫度變化很敏感,這就要求生產毛條車間的溫度要適當,滿足產品高質量流水作業的順利完成。冬季溫度保持在22-24攝氏度之間,夏季為24-26攝氏度之間,把控好溫度,也是避免毛條出條重量不勻的關鍵點。(2)可能突發事件。在排除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的可能性以外,偶爾的突發事件或不可抗力也是造成生產質量不合規的原因,例如:工廠斷電、人員交接不當、工人事故等,但概率較小,不易歸納總結。
4 結語
通過對毛條出條重量不勻的原因查明,可見毛條生產質量是可控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精致選材,并且把每一個操作步驟和工藝做到極致,加強工人的工作責任感,就可以把毛條生產做好。無論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都不是毛條生產低質量的合理借口,在生產過程中不怕出現小問題,但要及時找準問題的源頭、糾正和解決問題才是關鍵,更是一種嚴謹的工作態度。
參考文獻:
[1]王亞靜,戴明,李維志,等.改進腈綸毛條毛粒與毛片質量的新技術[J].石油化工,2011,3(6):156-158.
[2]謝群.腈綸制條生產技術與質量控制[J].合成纖維工業,2010,1(2):101-103.
[3]韓艷.淺析腈綸毛條出條重量不勻、機械波(粗細節)的生產及控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2(4):178-180.
[4]李妙福.現代清梳聯技術特征與發展趨勢[J].棉紡織技術,2010,7(14):56-58.
[5]費青.梳棉機自調勻整器若干問題的探討[J].棉紡織技術,2010,4(10):110-111.endprint
【摘 要】 毛條的實際生產過程中,極易產生重量不勻的情況。經過一系列對一線生產過程的觀察和研究,加上長期的操作經驗來看,這種情況產生的原委是多方面的,包括基本的生產原料、設備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等,這就需要在生產過程中嚴控可能產生問題的源頭,時時做好生產過程的監督工作,及時糾正和解決問題。本文就毛條出條重量不勻產生的原因展開論述,以便為日后毛條的生產提供建議,滿足其質量要求。
【關鍵詞】 毛條 質量 原因
毛條產品的質量標準很明確(如圖1所示),遵照生產標準來執行是毛條車間的基本工作要求。毛條車間生產毛條采取直接制條法,設備使用的是拉斷機和針梳機兩種,毛條生產原料的挑選、生產方式和使用設備等都可能是造成毛條出條重量不勻的客觀原因。毛條生產一線的操作工人的現場操作執行、技藝水準、職業道德和工作責任感是造成毛條重量不勻的主觀原因。除此以外,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生產現場環境原因和突發原因等。
1 客觀原因
1.1 原料的原因
有的原料不符合生產標準,但往往在實際生產中也將其帶進了生產線,例如:腈綸絲粗細長短超出標準,絲束的韌性過強,絲束亂絲和硬絲,在工藝和操作上都不符合。所以,生產之初,要求嚴格挑選生產所需材料。
1.2 設備的原因
剔除了原料選擇的原因,接下來分析設備的原因。毛條車間主要使用拉斷機和針梳機兩種設備。各有其原因和控制措施。當然,設備雖然有其局限性,但我們在檢查和處置設備時,要盡量維護其性能,保證其工作性能的正常運行,不要找設備不良的借口,工具是“死”的,設備的維護和操作者是“活”的,歸根結底,設備的原因絕不僅僅是設備本身的原因,是人們在操作過程中忽略了及時的檢查維護設備才產生的不良后果。
(1)拉斷機原因和控制措施:(a)皮輥表面磨損不平。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要求操作工人在作業前檢查皮輥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就要及時修理。事前檢查設備很重要。 (b)羅拉偏心軸彎。同樣,需要操作前檢查羅拉,令其符合要求。(c)羅拉加壓臂彎。使用前,檢查并確保系統壓力穩定。(d)拉斷機牽伸倍數過大,易產生意外斷裂,產生下機條粗細不勻,粗細節。所以為了力求工藝的完好,要調整牽伸倍數。(e)喂入幅度過小。要求操作工經常巡回檢查,確保展絲器有效工作,適當也可人工進行展絲,使絲束平展,避免喂入幅度過小的進入喂入區,要求適當幅度即可[1]。(f)喂入絲束展幅不當,折疊打扭進入設備。處理方式同上一條內容。(2)針梳機原因及防控手段:(a)缺針板。解決辦法是補足針板。(b)皮輥磨損或偏心。要及時檢查或者更換不合規皮輥。(c)前隔距離過大,纖維在牽伸過程中控制不好容易產生粗細節,反之出現硬頭[3]。這種情況發生頗多,今后要杜絕,關于工藝調整的牽伸倍數、前隔距及前羅拉壓力等參數,不要隨意進行更改。(d)牽伸倍數過大,損壞纖維,粗細節增多。所以要經常清理小羅拉繞毛,小羅拉彎曲及時檢查或者更換新的。(e)前羅拉壓力不穩,羅拉兩邊加壓臂不平衡。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減小針板與后羅拉之間的牽伸即可。(f)針板號數選擇不當。這點需要操作工作平時多注意。(g)小羅拉繞毛彎曲或者磨損。當然也是要及時更換部件。(h)自調勻整機構部件磨損或失控。測量羅拉寬度不適當。(i)出條加捻器部件損壞,導致出條皮輥散,粗細不勻。后兩種情況統一說明,存在共性,要求生產操作中應該注意觀察自調勻整皮帶是否打滑失效,指針轉動是否靈活,鐵炮表面磨損是否嚴重,運轉中是否有異響、振動、軸承磨損等等[3]。
2 主觀原因
(1)工人操作的原因和應對措施。第一,操作過程搭、接頭不良。應對措施為:按工藝要求接頭,搭接頭長度不宜超過15cm,不能包的太松,易脫落斷條,造成喂入缺條,同時也不能包的太硬太死,易噴毛或產生大粗細節;第二,喂入根數不恒定或喂入配比不恒定、斷條、缺條都會直接影響出條重量,喂入根數過多,不易梳理,牽伸效果不好,以產生出條不勻,粗細節。應對措施:要求操作人員,來回巡場檢查,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按照配比和標準來嚴格操作。第三,設備中出現少量雜毛,機器不清潔。應對措施:工人要對設備要進行日常維護,對銅棒、滾刷等零部件的清理要及時,避免少量雜毛、繞毛影響了整體的生產。(2)工人和管理者的敬業精神。管理者要嚴抓人員管理,時刻保持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操作生產的工人也要積極投入工作之中,避免懈怠。把一切可以控制的風險系數降低,保證產品質量。
3 其他原因
(1)環境原因。由于毛條生產原料本身的性質特殊,對溫度變化很敏感,這就要求生產毛條車間的溫度要適當,滿足產品高質量流水作業的順利完成。冬季溫度保持在22-24攝氏度之間,夏季為24-26攝氏度之間,把控好溫度,也是避免毛條出條重量不勻的關鍵點。(2)可能突發事件。在排除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的可能性以外,偶爾的突發事件或不可抗力也是造成生產質量不合規的原因,例如:工廠斷電、人員交接不當、工人事故等,但概率較小,不易歸納總結。
4 結語
通過對毛條出條重量不勻的原因查明,可見毛條生產質量是可控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面的,但只要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精致選材,并且把每一個操作步驟和工藝做到極致,加強工人的工作責任感,就可以把毛條生產做好。無論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都不是毛條生產低質量的合理借口,在生產過程中不怕出現小問題,但要及時找準問題的源頭、糾正和解決問題才是關鍵,更是一種嚴謹的工作態度。
參考文獻:
[1]王亞靜,戴明,李維志,等.改進腈綸毛條毛粒與毛片質量的新技術[J].石油化工,2011,3(6):156-158.
[2]謝群.腈綸制條生產技術與質量控制[J].合成纖維工業,2010,1(2):101-103.
[3]韓艷.淺析腈綸毛條出條重量不勻、機械波(粗細節)的生產及控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3,2(4):178-180.
[4]李妙福.現代清梳聯技術特征與發展趨勢[J].棉紡織技術,2010,7(14):56-58.
[5]費青.梳棉機自調勻整器若干問題的探討[J].棉紡織技術,2010,4(10):110-1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