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公社的實踐是偉大的,對巴黎公社經驗總結的理論是輝煌的。這一輝煌的理論成果集中體現在馬克思在巴黎公社期間寫成的《法蘭西內戰》一書中,同時也體現在恩格斯在20年后為出版《法蘭西內戰》一書所寫的導言中,還體現在列寧的《國家與革命》一書中。
馬克思、恩格斯詳盡地論證了:一是巴黎公社是帝國的直接對立物,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國家政權”,“公社給共和國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礎”,是“通過人民自己實現的人民管理制”;二是公社不是壓迫性的機關,而是工人階級自己的政府;三是公社的領導成員不是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老爺,而是由人民選出,受人民監督,并廢除了一切特權的“人民的勤務員”“公務員”“公仆”;四是公社不是官僚、腐敗機構,不是吸血鬼,它取消龐大的軍費開支和官吏高薪,是“廉價政府”;五是公社對農民決不去“敲骨吸髓地壓榨”,“決不靠農民勞動以自肥”,而要免除他們的一切血稅,要給農民直接帶來重大益處。
無論是馬克思、恩格斯還是列寧,都一再高度評價巴黎公社的如下三項措施:一是普選產生公職人員;二是一切公職人員的工資相當于熟練工人的工資;三是人民群眾監督并可隨時罷免公職人員。恩格斯認為,這些措施,就能可靠地“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公仆變為社會主人”,“防止人們去追求升官發財”。
巴黎公社的民主原則和“防止公仆變主人”至今仍有重要現實意義。今天,我們黨的民主執政理論和用民主制度來解決腐敗、防止“公仆變主人”,是對巴黎公社民主原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豐富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