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曉軍
摘 要: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山東省臨朐縣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及存在的問題為研究平臺,選取產業的集中度、關聯水平、比較優勢、技術含量及其可持續發展性五項標準,對臨朐縣山區農業產業進行了分析與選擇,得出今后臨朐縣山區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應選擇經濟果木、花生種植、谷物種植和牧草飼料種植作為主導產業進行發展的結論,給相似條件的山區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提供借鑒。
關鍵詞:山區農村 主導產業 路徑與機制 農業效益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4-115-03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我國山區仍然是我國農村發展遲緩、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落后、農業資源利用和開發程度不高、農業生產率低以及農民增收困難的區域,也是農業產業組合結構不合理、沒有科學規劃和調整優化的地區。為了促進山區農業現代化和高效整合山區各類獨有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加快山區農業產業結構優化進程,開發獨特的傳統生產技術和山區多種多樣的野生動植物等農業資源優勢,科學合理規劃農業產業結構、確定優勢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已經成為促進山區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1}。在農業產業中選擇商品性高、品味獨特、發展空間廣闊、產業主導性強、增收潛能大并且能帶動區域農業發展的農產品生產作為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2},已成為山區農業現代化和農業生態化的現實選擇。
二、臨朐縣農業主導產業選擇
1.農業主導產業選擇標準。臨朐縣在進行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中,經過聘用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主導產業理論等方面的學者對本縣山區農業資源、農業產業結構現行狀況、農業發展條件和基礎及其農業生產效益進行全面綜合考證后,確定如下主導產業選擇標準:
(1)專業集中度。在特定的區域內,通過區位商因素確定某產業在該地區生產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是否構成該地區專業化部門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本區域經濟的發展、是否影響其關聯產業乃至整個區域行業的發展。
(2)產業前后向關聯度。產業前后向關聯度是指在區域產業群中某些代表性產業的發展對相關產業的相互聯接和影響程度。在選定農業主導產業時,選取產業關聯程度高、與其他產業關聯緊密、具有影響帶動效應的產業,促進區域內農業發展。
(3)產業技術進步。具有領先技術、較高產品附加值和較高的生產效率的產業,能促動區域內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帶動整個區域經濟高質量地持續快速增長。{3}
(4)市場發展前景力。某區域農業的主導產業在同類農產品市場上長期占有率高、商品性高和市場容量大,具有遠大的市場前景。
(5)可持續標準。區域農業主導產業應注重區域內生產資源的持續供給和生態環境的持久發展,以確保該產業發展的可持續性。{4}
2.農業主導產業選擇指標。臨朐縣農業局等有關涉農部門根據上述主導產業確定標準,遵循數據的可獲取性和科學性,選取如下指標:
(1)產業產值比重指標。反映某地域農業內各產業間的相對規模及其對當地農業產業貢獻大小,以此來確定各產業在當地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2)產業增長值關聯度。測算某區域內各產業增長值之間的關聯度來確定各產業前后相關性,關聯產業越多且關聯度越大的那些產業表明其對相關產業的影響性越大,就可能被確定為主導產業。
(3)區位商。指某個地區某農業產業產值在該地區農業總產值中百分比與該產業產值在全國農業總產值中百分比之間的比值,反映該農業產業的專業化程度及比較優勢。{5}
(4)單位農業產業產值增長率。該指標說明在農業產業生產經營中能廣泛利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以農業科技提升農業生產附加值的程度。{6}
3.農業主導產業選擇方法與步驟。本文采用主因子分析法分析確定臨朐縣農業主導產業?;静襟E:利用臨朐縣農業統計資料等文獻搜集整理相關數據,并選擇典型樣本進行走訪調查,利用上述五類指標分別測算其結果,對所得結果進行標準化處理,運用Eviews5.0軟件回歸估計求出其因子得分,再根據其得分大小確定農業主導產業。
數據選取。根據前面界定的農業主導產業選擇標準和指標,考慮數據的可得性、代表性和客觀性,選取適宜山區自然環境的谷物產業(用玉米代表)、豆類產業(用大豆代表)、油料產業(用花生代表)、牧草飼料產業(以飼料玉米為主)、經濟林木產業(以蘋果和板栗為主)等五類農業產業,作為臨朐縣農業發展的備選主導產業,選取2007年至2011年臨朐縣農業統計年鑒相關數據分別進行測算如下指標(見表1—表5)。
將臨朐縣農業主導產業五類備選產業各指標測算結果進行匯總(見表6)。
農業主導產業選擇。為了避免量綱對分析的影響,對現有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見表7)。
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對標準化的數據進行主成分分析,有2個公共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其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9.8%,考慮到變量較少,因此選取前3個公共因子進行分析,建立3個公共因子的初始成分矩陣(見表8)。
對上述公共因子運用方差最大旋轉法進行處理的結果(見表9)。
根據上述旋轉處理的結果和各指標代表的經濟意義,分別定義為農業產業自身因子、優勢因子以及相關因子{7},計算各類因子值和綜合結果(見表10)。
臨朐縣農業主導產業備選產業綜合得分(見表11)。
對各產業按照綜合主成分值進行排序,以綜合得分排名順序作為主要選擇依據,結合縣域農業資源要素、農業發展政策以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等因素來確定當地農業主導產業。
從農業資源稟賦角度上,考慮不同作物的生長條件及當地獨特的自然條件,經濟林木、牧草飼料和谷物種植三類產業具有較強的優勢。{8}
從臨朐縣農業政策法規角度,臨朐縣始終以生態農業和山區特色農業為振興農村經濟的目標,近些年來臨朐縣飼料牧草產業和以肉牛為主的養殖業發展迅速,縣政府有關部門相繼頒發一系列相關政策來保證其產業發展。
從農業各產業發展的可持續角度,在當前臨朐縣農業內部各產業發展中,經濟林木和牧草飼料種植業具有明顯優勢,含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尤其牧草飼料種植業,盈利能力大,市場前景好,具有良好的可持續性;谷物種植業是臨朐縣主要傳統的農業產業,是山區農業生產和農業現代化的基礎產業部門,對促動山區新農村建設和農民增收仍然起著重大作用。{9}
根據定量和定性分析的結果,綜合考慮當地農業產業各相關因素,最終選定經濟林木、花生種植、谷物種植和牧草飼料種植作為臨朐縣農業主導產業。
三、結論和建議
臨朐縣經濟林木產業,依托當前已有的發展優勢,組建家庭農場進行規模化、產業化和商品化種植和管理,引進先進種植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加強同其上、下游產業之間的關聯,注重其產品的精細加工,拓展其產業鏈,實現該產業的一體化發展。
臨朐縣的谷物種植產業屬于傳統的農業種植產業,當前應該向以生態綠色農產品種植業為主轉化,盡快建立其綠色產品品牌,形成山區產品特色,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牧草飼料產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臨朐縣目前依然以分散養殖和以傳統飼料為主,沒有形成規模效應,應該盡快建立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發展種養一體化生態農業,強化養殖環境建設,強化質量安全意識,建立品牌效應,提高經濟效益。
選擇富有競爭力和市場潛力的農業龍頭企業或者專業農產品批發市場,把農戶生產基地和市場直接對接,盡快選擇和培植具有地域優勢的農業主導產業,進行專業化和標準化農業經營。
建設和發展完善的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和農產品行業協會,積極動員那些農業勞動力不足或者農業勞動生產率不高、農業收益低下的農戶,將他們的承包地經營使用權流轉給種植或者養殖大戶,發展家庭農場,進行規?;蜆藴驶r業生產經營。
(項目來源:本文是濰坊市2012年社會科學重點課題“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濰坊市農業多功能研究”部分成果。)
注釋:
{1}周振華.產業政策的經濟理論系統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1
{2}陳剛.主導產業形成的動因、路徑及影響因素[J].統計與決策,2004,03:63-65
{3}關愛萍,王瑜.區域主導產業選擇的基準研究[J].統計研究,2002(12):37-40
{4}黃繼忠.R域內經濟不平衡增K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5}劉穎琦,李學偉,李雪梅.基丁-鉆心理論的主導產業選擇模型的研究[J].中國軟科學[J].2006(1):145-152
{6}張圣祖.K域主導產業選擇的基準分析[J].經濟問題,2001(1):22-24
{7}張輯,胡玉塋.秦皇島市L:業主導產業的選擇[J].燕山大學寧報(哲寧社會科版),2006,03:103-108
{8}黎雪林,孫東川.從定性到定量:綜合集成的主導產業評選體系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6,36:383-384
{9}郝劍鋒.淺論欠發達地區主導產業選擇因素[J].中國經貿,2009(20):79-81
{10}方忐衛.區域主導產業的選擇——以福建省為例[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6,08:81-83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