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鐘小華
2013年,江西省興國縣安排整村推進資金4100萬元;新建移民集中安置點11個,搬遷移民321戶1619人;安排資金495萬元用于桂花、油茶、毛竹產業發展;完成“雨露計劃”人數3679人,直補到補助對象一卡通帳號417萬余元;全縣近50個村受到63家企業各種形式的扶貧,受益資金近600余萬;全縣下派干部4516名,結交重點幫扶對象19307戶,為幫扶對象解難題、辦實事6913件,各項累計幫扶資金1061萬元……
這不僅僅是數字的簡單羅列,更是興國縣2013年度扶貧開發工作亮眼的“成績單”。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為確保到2020年使“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的奮斗目標如期實現,興國縣緊緊抓住新一輪扶貧開發的歷史機遇,按照整村推進、扶貧搬遷、產業扶貧、扶貧到戶的思路,科學規劃,使全縣扶貧開發工作迎來了可喜的局面。
“推”出新面貌
走進興國縣埠頭鄉楓林村整村推進示范點,獨具徽派建筑特色的一排排新房、優美雅致的文化廣場、寬敞平坦的硬化道路,處處折射出整村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給群眾帶來的實惠。
楓林村位于埠頭鄉的西南面,距離鄉政府5公里,面積9平方公里,全村人口2237人。2012年,該村被列為扶貧開發重點村以后,鄉、村兩委緊緊抓住新一輪扶貧開發、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新農村建設等機遇,用好用活黨的扶貧政策,帶領群眾興致富產業、建生態家園、創文明新村。“現在,有新鋪的通村公路保出行,有新蓋的房子保安家,我們奔好日子的信心更足了。”一位楓林村銘恩社區的村民笑呵呵地說。
與過去扶貧資金“撒胡椒面”不同,“十一五”期間,興國縣創新扶貧方式,開始實施以貧困村為單元,瞄準貧困對象、落實幫扶措施、集中有限資金、扶持貧困村整體脫貧的整村推進工程,讓昔日的貧困農民開始走上自立自強的脫貧之路。2013年以來,興國縣按照“興致富產業、建生態家園、創文明新村”的要求,重點抓好崇賢三角村、長岡合富村、埠頭楓林村整村推進示范點建設,按照“科學合理、操作性強、體現特色、群眾滿意”的要求科學制定規劃,因村因戶制宜,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產業開發、鄉村公路、水利設施、安全飲水、教育衛生、精神文明等方面進行全面規劃,科學編制重點村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各項工作同步推進,成效顯著。
截至目前,全縣60個扶貧重點村安排了103個秀美鄉村建設點,全縣安排整村推進資金4100萬元。
“搬”出新天地
“我在山溝溝里住了幾十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搬得離圩(當地方言,意思是“鎮里”)近一點,可像我這樣的困難戶,哪有錢蓋房子?是扶貧移民搬遷這個好政策,讓我和城鎮人一樣過上了新生活?!奔易∨d國縣興江鄉王逕移民安置區的溫聯財激動地說。
近年來,興國縣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探索扶貧移民搬遷工作新路子,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按照“瞄準對象、先難后易、一戶一策、相對集中、有土安置、產業致富”的思路,把扶貧移民搬遷與整村推進、新農村建設、土坯房改造等結合起來,以集中安置為主要形式,對移民集中安置點建房實行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施工、統一樓高、統一下水道、統一配套設施“五統一”,最大限度地降低移民戶的建房成本。
為使移民搬遷戶安居樂業,興國縣還把扶貧搬遷與地質災害避險搬遷、整村推進、人居環境改善等結合起來,捆綁交通、水利、供電、農業、教育、衛生等部門資金,著力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群眾讀書、就醫、購物等條件大幅改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與此同時,堅持縣、鄉、村、組、戶五方聯合,找準突破口,選準著力點,通過租賃、轉包等方式,盡量為搬遷戶協調解決土地,大力發展蔬菜、煙葉、畜牧等特色產業,鼓勵搬遷戶規模種植,確保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強力推進扶貧搬遷工作。
截至目前,興國縣新建移民集中安置點11個,搬遷移民321戶1619人。
“輸”出新路子
“我在南昌女子學校畢業后便被選拔到了中央軍委辦公廳工作,是‘雨露計劃改變了我現在的生存環境,也改變了我的一生?!迸d國縣社富鄉稠村的劉繼青在談到扶貧“雨露計劃”培訓給她帶來的好處時,笑得合不攏嘴。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興國縣始終把開發人力資源、提高貧困人口素質作為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以縣經濟開發區為就業平臺,以縣職業中學、縣委黨校為培訓基地,以中、高考落榜的貧困畢業生為中長期培訓的重點對象,以“雨露計劃”為培訓載體,采取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委托培訓等多種方式,積極推進貧困勞動力的轉移與培訓工作。
同時,以鄉鎮農林畜等技術推廣部門為依托,采取舉辦培訓班、專家授課、印發資料等多種形式,結合特色產業、特色村建設,果茶種植、蔬菜管理、畜牧養殖等實用技術示范,開設了平車、電腦、服裝、汽車維修以及農業生產等多種專業。特別是2011年以來,興國縣被定為全國“雨露計劃”實施方式改革試點縣和全省“雨露計劃” 轉移就業技能培訓改革試點縣,兩項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更有效地解決了農村貧困子女就學難、學技難,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提高了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增強了致富本領、拓寬了就業渠道,基本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致富一家”目標。2013年,全縣完成“雨露計劃”人數3679人,直補到補助對象一卡通帳號417萬余元。
隨著扶貧開發攻堅戰的不斷深入,興國縣貧困村的面貌正日益發生著巨變,一個個嶄新的村莊,一棚棚喜人的蔬菜,一只只肥壯的牛羊……都見證著興國縣扶貧開發的成效,也彰顯著老百姓日新月異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