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曉虹
以“興船報國、創新超越”為宗旨的中船重工集團,歷經了多年的創新發展和軍工人的不懈努力,保密工作積淀了深厚的底蘊和實踐經驗;但隨著新形勢的發展和信息化技術的普遍應用,保密工作面臨著新的問題與考驗,需要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進一步探索保密工作的客觀規律,做好新形勢下的保密管理工作,真正擔負起保安全、保發展、保效益的重任。
軍工企業保密工作當前面臨的新問題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我國軍工企業的發展也處于上升階段,保密工作正面臨著諸多新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保密范圍不斷擴大。
傳統保密范圍一般為企業內部的涉密文檔和技術資料,但隨著工作協同范圍的擴大和信息化的發展,工廠內部的各個崗位以及配套企業單位、服務單位都需要逐步納入到整體保密工作中去。同時企業為進一步開拓市場,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對外交流和宣傳日益增多,最能代表企業實力水平的高精尖武器裝備配套產品、環境設施和技術能力等被作為吸引客戶的工具進行宣傳,這樣的對外交流尺度需要企業認真斟酌把握。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多元化、技術更新的加快、市場條件下的企業產品集群平臺的相互交融,使得軍工企業保密范圍不斷擴大。如何準確把握保密范圍,是新形勢下企業保密工作的重要基礎。
保密隊伍缺乏專業化人才。
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工廠內部涉密信息系統日益擴大,保密技術手段不斷升級更新,各類保密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地應用于保密工作實踐。要做好新形勢下的保密工作,就需要保密管理隊伍中有大量不僅了解保密管理要求,而且能夠掌握先進科技保密技術手段的專業化人員,以指導、判斷、處理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類保密安全問題。目前保密部門的專業化人才比較缺乏。
保密意識不強,保密制度未完全落實。
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企業相當部分涉密人員具有一定的保密意識,也知道一旦發生失泄密會給國家、企業、個人帶來嚴重后果和危害。但在實際工作中,對保密行為規范不了解、不熟悉、不用心、怕麻煩,等等,存在較為嚴重的僥幸心理,造成了部分人員或部門違規違章操作、“開環”操作,執行保密紀律、保密制度的主動性、自覺性嚴重缺失。為失泄密事件留下潛在風險,大多數“過失”失泄密,皆因此而成。
企業制定了很多保密制度,但與企業其他制度(如生產、經營、規劃等)之間未能有效銜接,制定的標準和掌握的尺度有不統一的情況。在制度體系規劃上還不能體現保密工作系統的完整性和宏觀性,可追溯性不高,能契合工廠當前管理實際的保密制度不完善。企業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工作與保密管理仍存在“隔離帶”,保密管理工作無法有效全程跟進科研生產實踐活動。
保密管理難度增大。
當前,“軍民融合”成為新時期提倡的方式,“平戰結合”的涵義不僅僅是把國防科技工業的技術基礎同民用科技工業基礎結合起來,還要從傳統的國防科技工業領域拓展到自主創新及基礎建設等多個領域,在整個企業經營范圍中更廣、更深、更高層次地進行融合。融合后的模式,不僅在技術上強調共用一個平臺,管理上強調共用一套資源,還要求在生產上強調一體化管理,實現快速反應。這使得保密工作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復雜性越來越大,保密管理難度也隨之增大。
完善軍工保密工作的思路及建議
當前的保密工作重點,主要仍是抓好人員意識的提升、技防手段的完善、物防基礎的加強;加強保密管理制度的健全、加強重點部位的防范以及創新宣傳培訓形式,使工廠各級領導干部和涉密人員提高保密素養,逐步實現“人防、物防、技防”的和諧一致。此外,保密工作建設上,我們還應注意:
加強、加快保密能力建設。
保密工作需要體系化、實體化、精細化。隨著國家《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條例》的實施、《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的施行、《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審查認證管理辦法》與《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重新修訂,保密工作的技術含量管理要求越來越高,復雜性越來越大。不僅會對技防設施等基礎建設提出較高的硬性要求,而且會對保密工作理念、規則、體系建設等都提出新要求。這要求我們盡快加強、加快保密能力建設。
保密工作的體系化建設,就是要按照系統性原則,統籌考慮如資源配置、網絡安全保密產品的整合、人員協作、制度編制等,做好各環節的銜接,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同時,堅持保密工作的目標性,對關鍵部位、重點人群、信息網絡及各種磁介質等,以嚴格的管理規范和技術手段為保障,來確保實現“無失泄密”的企業保密基礎目標。此外,為了加強重點目標的安全防范,還應與保衛部門緊密聯系合作,加強對物理環境的安全保密工作力量。
建立新機制,把保密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做。
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適應“軍民融合”“平戰結合”的新要求,當前軍工企業保密工作緊迫任務是應建立一種有別于傳統模式的新的保密工作機制。當前軍工企業存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領導干部對保密工作缺乏足夠的了解,認為保密工作不直接創造價值,保密工作得不到領導很好的重視,不利于保密工作的開展。建立新機制是軍工企業保密工作與時俱進的需要,是自身發展的需要。新機制在管理中不僅強調人的自覺性,更要針對人和組織的行為,以一種“看得見”的形式進行管理。轉換機制模式保密工作將更加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這種新機制是按照系統工程的方法,從戰略上組織實施保密理念,行為倡導、培訓教育、管理規范、環境建設、制度創新等,做到環環相扣。保密工作管理要努力做到實體化、精細化。比如要有一套國家層面的保密工作培訓教材,有一套保密管理技術手段,有一支保密管理職業化隊伍,有關鍵崗位保密工作操作手冊以及對企業全程的精細管理的保密制度體系。保密制度應該做好頂層設計,按照要求清晰、可量化、可操作、可追溯的原則,做好保密教育與承諾機制、保密檢查與溝通評價機制等系統工程體系建設。endprint
深化保密文化建設。
“人”的管理是目前企業保密管理的核心要素。從某種意義講,人是一切國家秘密的最關鍵載體,抓好“人”的管理,也就抓住了保密工作的關鍵。但是,如果僅僅是靠保密制度和檢查機制來約束人,很難達到自覺的效果,要讓每一位人員自覺樹立保密觀念,自覺遵守保密制度,能保密,會保密,就必須要進行保密文化建設。
企業保密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創造出來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物質財富、管理實踐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建設首先是講使命感,軍工企業的使命是“富國強軍”。企業保密工作要服從于企業戰略,要從正面抓起,不能光用罰款、撤職處分等處罰手段來約束。保密制度再完備,技防手段再先進,從根本意義上也無法控制人的活動,所以要高度重視保密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要讓企業員工能看到、體驗到、做得到、理解到,提高主動性。保密文化是軟硬載體的結合,大致包括四個部分:一是保密觀念,就是正確的價值觀念、科學態度、保密承諾與態度,如“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的工作理念,簽訂“保密承諾書”等規范行為;二是保密管理,即系統工程、人、機、環境和系統評價方法等;三是保密行為,即按照規范從事生產和工作;四是保密形象,包括隱患控制、信息警示、應急預案、生產工作保密環境等,同時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培訓、激勵機制流程等。這樣才能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發揚軍工保密工作優良傳統,為企業發展和經濟建設服務。
建設專業化、職業化的團隊。
軍工企業的保密管理工作,尤其是涉密人員多、保密工作量大的軍工企業,從保密工作機構到涉密部門,應該建設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團隊。我們必須轉變觀念,理清思路,積極迎接高技術發展給軍工企業保密工作帶來的嚴峻挑戰。隨著科學技術更高、更快地發展,保密工作早已突破過去只局限在“不說、不看”管理的框框,轉向技術、環境、物理、信息、人員等各個多方位領域,加大了保密工作的范圍與工作難度。隨著國家安全需要,軍工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提高保密技術含量,加強企業信息網絡安全建設的規劃和統一設置,加強網絡安全分級保護等,都對保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筆者所屬軍工企業保密片區單位中,有五家企業設立了專職保密工作機構,2014年前,各單位保密辦公室基本沒有專業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專門人員;五家企業保密工作機構負責人平均年齡56.3歲。僅此兩虞,便會影響我們保密工作長效機制的建立與推行,影響保密工作隊伍的專業化、職業化。
筆者建議:在《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審查認證管理辦法》與《標準》中,對專職保密工作機構負責人的能力,包括入崗年齡、文化水平、技術職稱等做出明確要求,對專職保密工作機構配備一名計算機專業人員做出明確要求,對專、兼職保密干部提出基本要求。
新技術和新形勢的飛速變化,我們必須通過建立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團隊,加強保密隊伍人才組織保障工作,加強對保密專、兼職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著眼于提高保密干部整體素質上,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保密工作。有了專業化的團隊,我們才能不斷提高各級保密人員素質,改進保密工作方法,增強適應新形勢需要的保密意識,落實防范措施,嚴格各類秘密載體的保密管理。嚴格計算機信息系統的保密管理,積極杜絕隱患,真正建立起軍工企業的安全保密防線。
(作者單位:前衛科技集團保密辦)
(責任編輯:胡 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