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林潔
一條湘江,奔涌千年,注定和長沙這座古城結下不解的情緣。
地處長沙北端的開福區,湘江在這里昂然北上20公里。
借湘江之美、濱江之秀,一條濱江產業帶正在興起,點亮了整個北部區域,收獲了產業發展的累累碩果。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的大型城市綜合體——長沙開福萬達商業廣場建成開業;綠地、復興環球金融大鱷搶占中部金融磁場核心;地鐵1號線和3號線、長株潭城際鐵路、萬家麗路快速化改造……2013年開福區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20億元,經濟綜合實力繼續保持在全省城區發展的第一方陣。
看得見的地方高樓林立,商業繁榮;看不見的地方,為了給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一場安全攻堅戰,早已開始。依靠堅強的基層組織,通過安全監管網格化、“打非治違”常態化、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環環相扣的政策創新,開福區破解了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帶來的安全生產難題,全區連續7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特別是三大高危行業,連續5年保持了無死亡事故,用安全紅線劃出了發展的底線。近日,長沙市開福區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為全省“安全生產示范區”。
湘江北上、城市北移,開福區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伴隨而來的是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城郊結合部整治、農村城市化等過程中帶來的各種問題和沖突。
朝正垸,曾經是長沙市地域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中村”。成片低矮的平房,與周邊的高樓大廈形成鮮明的對比。雖在城市,感覺卻像鄉村。它是從菜地演變而來的倉儲基地,一度成為湖南乃至中南地區貨物的集散地。
但隱患也隨之凸顯出來。這里的倉庫都是違章建筑,房屋存在安全問題。有貨主表示擔憂:“這里沒有消防水源,亂搭和老化的電線極易引發火災。”
朝正垸除了倉庫就是民居,民居與倉庫相連,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
一邊是安全,一邊是生計。10多年后,艱難抉擇再次擺在政府和百姓面前。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開福區委副書記、區長廖建華說,開福群眾之所盼,就是區委、區政府之所為。“起初,是因生計問題而建起了倉庫。現在,消防安全存在重大隱患,首先必須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2013年7月,開福區成立了以廖建華為指揮長,區委常委、副區長張武為常務副組長的朝正垸片區倉儲物流場所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指揮部,多名區領導和相關部門、單位共同參與。明確相關單位工作職責,確立了徹底解決鴨子鋪900多家倉庫消防安全隱患的整治目標,并將改造工作分為四個階段進行。
短短3個月,80萬平方米違章倉庫被拆除,給居民消防安全留出距離,給綠化建設留出面積,給未來交通留出通道和出口。
違章倉庫迅速有效的處置,得益于開福區一直以來建立的大安全工作機制。
開福區區委、區政府將生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建筑安全、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等全部納入區安委辦統籌管理,建立了大安全機制,明確了22個政府組成部門的安全監管網格職責。并將安全生產工作責任進行科學分解,層層簽訂目標管理責任狀,建立全區安全生產責任制量化考核獎懲體系。實施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屬地管理”,對街道、鎮、園區和安委會成員單位黨政負責人實施安全生產定期報告制度和年度述職制度。所有重點企事業單位向區委、區政府遞交了安全生產承諾書,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政府屬地管理責任得到較好落實。

安監人員開展打擊非法經營甲醇汽油執法行動

朝正垸倉庫拆違現場
“不同于那些高危行業集聚的縣市區,開福區安全生產的壓力主要來自異常復雜的社會環境,人口密度高,流動性大。”開福區安監局局長章智民坦言。
上任區安監局長時間不長,章智民面對著安監部門的一個共同難題,工作人員少、監管任務繁重;許多重要的安全生產領域缺乏明確的責任人;諸如自建房、安置房等領域處于監管盲區……但他的日子顯然更好過一點。除了區委區政府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首要位置,人員經費都優先保障之外,在開福區,安全監管網絡早已覆蓋到樓棟。
事實上,從2011年在四方坪街道試點,到2012年在全區推廣,開福區安監工作源于以社區為重點的網格化管理早已深化和升級。
“以行業安全監管為緯線,以鄉鎮(街道)、社區(村)安全監管為經線,構建一張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網格,讓安全監管工作能精確到網格上的每一個點,讓網格上的每一個點都有責任人……”一幅安全監管網格化管理的藍圖在開福區徐徐展開。
安全監管任務繁重的四方坪街道,轄區地圖被劃分為11個直轄網格,對應11個社區。每個直轄網格又分為6~8個基本網格,轄區內企業、商店、學校、加油站均以不同顏色標注著,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安全等級;每個網格由專門的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負責,列著該網格負責人、聯絡人的姓名與聯系電話。
全街道的網格地位置、安全生產狀況、負責人詳細情況等內容一一登記造冊,從這個名冊上,可以快速查找到任一網格,可以找到任一網格的各級負責人。任何一個微網格的安全監管工作情況都可以通過網格的緯線通報本級、本單位有關人員。也可以通過經線,直接報給各級負責人,有效暢通了安全生產工作信息渠道和行政工作上傳下達的渠道。
2012年,開福區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由區級層面延伸至部門和街道(鎮),再覆蓋到社區(村)的全天候、全區域的動態化適時“網格化監管模式”。在區級層面建立區網格化信息指揮中心,街道(鎮)建立網格化信息指揮平臺,全區劃分為473個微網格,每個網格配備網格管理員、民情員、監督員、安全員等五種力量,并發動樓棟長、黨員志愿者、社區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采取網格責任包干,實行區、部門和街道(鎮)領導到網格聯點責任制,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網格責任機制,監管任務得到有效分解與落實,使全區的人、房、物、事得到全面的適時監控,真正實現了安全監管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覆蓋。
四方坪街道安監站站長段立新說,現在走進社區,不管是社區“五小”門店,還是安置房小區,甚至連一些公共設施都有“安全員”的身影,“安全生產監管已不僅僅是某個人的事”。
“活躍在網格里的這些人,就像是一部部雷達,全天候到全區各個角落搜索安全隱患。”針對網格化管理模式實時反應較慢,標準落實待規范的實際問題,“下一步,我們將著重研究如何給雷達加上戰斗機功能,對于掃描到的隱患,一個個精準地解決。”章智民說。
開福區轄區內涵蓋了老城區、新城區、棚戶區等復雜情況,包含了門類齊全的生產經營單位,加上200多萬平方米在建工地,安全監管壓力不容小覷。
開福區從2009年就開始提出創建省級安全生產示范城區,這些年,區委、政府負責人調整多次,但是以示范創建為抓手,促進全區安全生產工作水平提升的終極目標卻一直沒變。
而“打非治違”常態化,就是他們一直在堅持的。針對重點行業(領域),全區按照責任劃分,分部門、按屬地積極主動開展“打非治違”行動。在開展安全隱患有獎舉報活動的基礎上,深入開展了隱患、危險源的排查整治行動,針對三大高危、八大行業及倉儲物流場所開展了全覆蓋、地毯式大排查、大整治、大督查行動。
始終樹立“隱患就是事故,僥幸必然不幸”的理念,不斷完善隱患排查整治長效機制。從隱患排查整治、實時監控、整改督查等三個關鍵環節入手,每季度組織一次全區范圍內的地毯式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建立隱患實時監控臺帳,實行隱患整改督查交辦機制。
對發現的各類隱患,明確整治責任主體單位、行業監管責任單位及屬地監管及牽頭責任單位,以區政府名義進行限時交辦,做到隱患排查措施、責任、資金、時限、預案“五到位”。特別是2009年開始,制定了獎勵規定,安排了專項經費,公布了舉報方式,率先開展安全隱患有獎舉報活動。
通過日常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及有獎舉報活動,徹底地消除了原麻田磷礦廠區、長沙金垅冷藏食品物流有限公司、新奧燃氣管線等一批重大安全隱患。2011年以來,全區共發現安全隱患及危險源 2680 處,隱患整改率為95%,確保了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省級安全生產示范縣創建有一個很高、很全面的標準。這要求監管部門更加規范自己的行為,企業在意識上、行為上都要達標,徹底杜絕和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發生。
開福區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保障,讓安監干部能真正“沉”下去,干得有章法。
實行痕跡化工作考核是規范監管行為的一把利劍。開福區根據網格化的責任劃分,按照年初制定的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計劃實行痕跡化工作考核。即每次監督檢查完成由檢查人員和被檢查部門負責人簽字,對檢查中發現問題,要責成有關單位整改,形成整改意見,并及時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對安全生產監管活動要有照片、有錄像,檢查過程、整改措施有記錄、有簽字,形成痕跡化的完整工作鏈條的閉合環,便于全面直觀了解街道、鎮、園區日常工作開展情況,規范了工作考核的流程,很好地記錄、反應、提升了監管的過程、方法和成效,有效促進各項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同時按照《進一步規范街道(鎮)安全生產執法文書使用標準的通知》文件的要求,對業務資料收集整理和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文書進行了規范,提高了安監站人員規范執法水平。
過去的安全生產工作有一個“死穴”——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這也是生產安全事故多發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此,開福區的破解對策就是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
在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時,采取“示范帶動、培訓先行、中介服務”的方式和“集中培訓、專題輔導、現場咨詢、跟蹤督導、模擬考評、組織驗收”的程序,全面推進標準化建設工作。各街道(鎮)均成立了以行政負責人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專人負責。針對納入創建名單的企業,區安委辦組織了專項執法檢查,以執法促創建,多次深入企業生產一線督促檢查,對企業內部的安全管理機構、制度建設、教育培訓、隱患排查治理、應急救援等方面工作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對創建活動進行了專項撥款,并邀請安全生產專家舉辦了16期標準化建設培訓班。目前,全區達標企業有157家。
章智民告訴記者,安全工作就是為大局服務,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只有創造了安全的環境,安全的氛圍,才能促進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他深刻感受到示范創建絕不是為了一塊牌子,不是一勞永逸的事。“獲得省級示范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們將繼續堅持一切從零開始的工作方式,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真正實現全區安全保障能力、安全監管水平、安全監管工作格局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