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湯華
跌倒在基建“雷區”
文_湯華
江西省南昌航空大學原副校長劉志和(副廳級),工學碩士學位,碩士生導師,研究員,曾任江西省工程圖學會理事長。長期從事液壓傳動與控制、機械電子工程、沖壓成形方面的研究,并取得過多項研究成果。擁有科學研究專利3項,先后完成以及正在開展的研究課題10 余項……倘若不是犯罪,我們很難把這樣一個科研人才與受賄260余萬的犯罪分子相聯系起來。
2012年4月12日,劉志和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同年7月16日,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檢察院決定對劉志和執行刑事拘留,7月25日,江西省人民檢察院決定對其逮捕,同日,新余市公安局對其執行逮捕。9月12日,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指定該案由新余市中級人民法院負責,10月25日,新余市檢察院向新余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10月29日,新余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并于11月12日公開開庭審理,2013年2月18日,媒體向外界公布,劉志和因累計受賄262.6萬元,近日被江西省新余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2年。
江西省的高校新校區建設始于2001年,而最早開創者是現已被調查的南昌大學原校長周文斌,他所開創的東華模式,在當時江西的省內高校中起到了示范效應。隨后南昌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各高校紛紛審批立項、舉債拿地、籌資建設,一時間江西省內各高校的學生宿舍和學生食堂猶如躍進般紛紛急劇擴大。
無論是審批立項、土地征用、工程建設,還是后期的內外裝飾,都是資金密集型運作,新校區建設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程,急劇擴大校區的背后,給高校留下了巨額債務。而為了緩解嚴峻的高校債務形式,各高校除了節約資金外,老校區的土地變更,多種渠道吸引外部資金、實現市場化籌資,成為各高校的選擇。
南昌航空大學同樣面臨這種困境,不同的是,其本身規模較小,負債情況相對好些,同時,南昌航空大學的新校區處于南昌市重點規模發展的紅谷灘新區,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有保障,周邊環境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但根據劉志和當時的估計,新校區的全部建設資金將達到6億元以上。
在這場躍進式的擴建中,一味求快和求大,讓新校區建設漸漸脫離了應有的監管,加之多種資金模式的運營以及資金的密集運作和流轉,為高校基建腐敗培養了溫床。而高校的新校區建設在成為貪腐土壤的同時,也成為高校“雷區”,倒下的高校官員一批又一批……
2003年4月,南昌航空大學新校區建設進入高峰期,而時年52歲的劉志和也迎來了事業的高峰,在多年副廳之后,他被組織考察并擬提為正廳級。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事件,打破了劉志和升遷的可能,也成為他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2003年4月27日,劉志和在駕駛他人車輛送人的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并致一路人死亡,這場交通事故發生后,組織介入調查,雖未對劉志和做出懲罰,但是其升遷道路已被徹底堵塞,升遷無望讓他徹底沉淪。而劉志和也開始放松自己的“警戒線”,從拒絕收受到選擇性收受,再到大額收受甚至索賄,他從刻苦鉆研的學術型人才,開始向貪腐官員轉變。
劉志和利用擔任南昌航空大學新校區建設總指揮、南昌航空大學副校長等職務便利,在工程建設、工程款支付等事項上大肆斂財:2002~2005年,其為掛靠江西省某建筑安裝公司的章某,在南昌航空大學新校區土方填沙、藝術樓、學生食堂等工程承建上提供幫助,先后9次收受章某59萬元賄賂款。
2002~2005年,劉志和為南昌市某建筑公司項目經理付某在外專樓、游泳館等工程承建及工程款支付方面提供幫助,先后收受付某所送人民幣57.8萬元。
2002~2005年,他為掛靠江西某建設安裝公司的聶某,在南昌航空大學新校區學生公寓、教師公寓、體育訓練館等工程承建及工程款支付等方面提供幫助,先后收受聶某所送人民幣20萬元。其中一次,劉志和為關照聶某,指示將近千萬的填沙土方工程,采取分割成幾十塊的辦法規避招標,并直接決定由聶某承接。
2002~2005年,劉志和為個體基建老板王某某在教學樓組團工程承建及工程款支付方面提供幫助,先后收受王某所送人民幣18萬元。經查明,王某某所承建工程合同價7000多萬,而且中標程序不合法,劉志和借校方決定為由強制通過,事后還關照并撥付給王某某足額的進度款。
期間,劉志和還通過主持招投標領導小組會議等形式,對南昌市某綠化公司熊某某承接新校區景觀大道、一期教學樓、學生公寓等綠化工程大開綠燈,熊某某為了感謝劉志和的關照,送給劉志和17.5萬元。通過招投標領導小組會議形式,繞開招投標程序,并對相關人員打招呼,從而讓掛靠江西某建設集團公司的胡某某承接南昌航空大學新校區運動場、田徑場、雨水泵房等工程,并為其在工程款支付方面提供幫助,胡某某為感謝劉志和的關照,事后送給其人民幣15.3萬元。
2003~2005年,劉志和為個體戶萬某某在新校區一期排水某標段、二期排水等工程承建和工程款支付方面提供幫助,萬某某為了感謝其關照,在劉志和辦公室,送給劉志和10萬元人民幣;同樣,劉志和為江西某裝飾公司黃某承接南昌航空大學新校區藝術樓裝修等工程承建及工程款支付方面提供幫助,給相關人員打招呼,使黃某順利承接工程,并獲得及時付款,為感謝劉志和的關照,黃某送給劉志和8萬元人民幣;2002~2003年,劉志和為江西某實業公司陳某某在填方工程承建及工程款支付方面提供幫助,2003年年底,陳某某在劉志和辦公室送給劉志和人民幣5萬元。
在基建起點的“腐敗”后,劉志和的胃口也越來越大,以前的敬業精神漸漸丟至腦后,他開始利用手中的各種權力謀取私利。2009~2012年,劉志和為江西某民辦院校董事長萬某某與南昌航空大學合作辦校提供幫助,先后收受其所送人民幣49萬元。
2009年9月,萬某某單獨約劉志和喝茶,期間談到希望得到劉志和的支持和幫助,并開出讓其掛名,然后每年給其10萬年薪的“待遇”,劉志和罔顧不能掛職領薪的相關規定,并答應開始與萬某某往來,之后劉志和先后分5次收受萬某某所送人民幣49萬元,其中一次以借為名,直接向萬某某索賄20萬元。
此外,劉志和曾利用其職權,多次在合作中為萬某某說好話,起草相關協議,同時還為其謀取不當利益:私下違反南昌航空大學與空軍某部關于禁止另行轉租、捐贈的協議,將空軍某部捐給南昌航空大學做展示的殲五飛機搬遷至與萬某某合作舉辦的學校中。在沒有和南昌航空大學簽訂借用圖書協議的情況下,將南昌航空大學老校區圖書館5萬冊圖書搬至與萬某某合作舉辦的學校中。
2010年,劉志和為個體戶邵某在其親戚考錄南昌航空大學“專升本”一事上提供幫助,在其親戚分數不理想的情況下,幫助其錄取。為表示感謝,邵某送給劉志和人民幣2萬元。
除此之外,劉志和還利用其分管教學的職務便利,幫助何某之女考錄南昌航空大學某系當教師,并給相關系領導打招呼,要求關照,事后,何某之女成功招錄到該學院擔任教師。何某為感謝劉志和的幫助,送給劉志和1萬元;此外,劉志和為幫助熊某某之女考錄到南昌航空大學某系當老師一事,給相關領導打招呼,要求關照,事后,熊某某之女被錄用為南昌航空大學教師,為表示感謝,熊某某送給劉志和5000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江西省紀委針對高校基建部門進行過一次打擊“風暴”,然而,在這場風暴過后,劉志和依舊利用手頭的權力謀取私利,可見,腐敗的貪欲已經占據了他的靈魂,他即使已從基建崗位退下,依舊利用各種便利撈取好處,腐敗毒瘤已經占據其“全身”。
對于高校的集體腐敗,劉志和的案例不能說是個例,但是,該案是2011年“三三0”會議啟動省屬高校案件查辦聯動機制后的第一個高校腐敗案件,通過該案,辦案人員進一步查辦了南昌航空大學原黨委書記王國炎等腐敗案件。2012年8月16日,江西省紀委在南昌航空大學組織召開了南昌航空大學反腐倡廉教育大會。大會通報了劉志和、王國炎案件有關情況,以案施教,以案為鑒,加強對南昌航空大學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
可以說,劉志和是2012年被立案查辦的第一個高校廳級干部,他猶如第一張多米諾骨牌一般,隨后,南昌航空大學原黨委書記王國炎也被立案調查,并因受賄600余萬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而在2013年5月10日,南昌大學原校長周文斌也因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誠然,在高校封閉運行的情況下,相應的校內紀檢監督往往缺位,而外部監督又很難介入,因此權力運行極易失控。高校新校區的擴大建設,資金的密集覆蓋和流轉,促使腐敗的滋生,這場多米諾骨牌還將倒向何處,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高校腐敗的重災區——新校區的“基建”雷區必須掃除,否則還將有更多干部就此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