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丙文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國家級對外開放區域。2005年,依托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蘿崗區,管轄面積達393 km2,共5街1鎮。
2013年,蘿崗區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各項事故均未突破廣州市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全區未發生較大或較大以上安全事故。蘿崗區是如何做到的?他們有哪些創新性的做法?帶著這些問題,本刊記者采訪了廣州市蘿崗區安監局局長賴曦東。
記者(以下簡稱“記”):賴局長您好!蘿崗區是個效益之區,2013年工業總產值占廣州市的1/4多。蘿崗區在創造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在安全監管方面面臨著哪些挑戰?
賴曦東(以下簡稱“賴”):蘿崗區是全國大部制改革先行區之一。2013年,蘿崗區工業總產值達5 116億元、稅收543億元,全區規模以上生產型企業達1 00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116家。由于地處城鄉結合部,蘿崗區還存在著大批生產不規范、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偏低的中小企業。
目前,我們這里有400多個在建工地,數量是廣州其他區的10倍還多。處于“大開發、大建設”階段的蘿崗區,安全生產監管任務很重。另外,2013年青島“11·22”輸油管道爆炸事件發生以后,我們逐一排查發現,蘿崗區有10萬多米的管道,占了廣州市的1/4,隱患很多。
蘿崗區處于城鄉結合部,留用地的管理也是一個難點。留用地存在一些危化品、油料等,可謂“藏污納垢”。征地以后,就沒人管了,這一塊監管難度比較大。另外,我們基層監管隊伍也比較薄弱。我們轄區內的一個街鎮,面積有179平方千米,安監隊員只有七八個人。
蘿崗區共有職業病危害作業風險的企業484家,從業人員24萬多人,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員工4萬多人。蘿崗區轄內生產性企業職業衛生監管任務也很重。
記: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蘿崗區安監局如何有的放矢“標本兼治”的?
賴:首先,安全生產工作,安監局不能“單打獨斗”,我們充分發揮蘿崗區安委會的綜合協調作用,推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第二個就是發揮行業監管的作用。我們采用“監督+合作”方式,經常跟建設部門一起去檢查工地安全狀況。第三個就是解決“無人管”的問題。2006年,蘿崗區成建制地在街鎮設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科,組建安全生產監察中隊。2007年,我們開始了安全監管“網格化”工作。2009年開始實施安全生產委托執法。
安全生產執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我們認為是“治標不治本”。那么,如何去實現“標本兼治”呢?首先就是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第二個是開展安全社區建設。第三個是用“三同時”促企業安全生產高起點。
記:蘿崗區是個創新之區,在安全監管方面,創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賴:體制創新方面,打造高素質安全生產監管隊伍。蘿崗區在全國首創,將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區政協辦公室納入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體系,提高了安全生產工作的關注度、參與度。蘿崗區在各街(鎮)設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科,組建安全生產監察中隊,高標準規范隊伍建設。蘿崗區政府發文,在村(社區)設立安全生產管理辦公室,配備專職人員,區財政保障籌辦經費、業務經費和人員工資,夯實最基層安全生產監管基礎。
制度創新方面,營造安全生產監管工作軟環境。蘿崗區建立健全以《行政處罰辦案規則》為核心的行政執法監察制度體系,強化內、外部監督,嚴格規范執法監察行為;區政府授權區安全監管局對工礦商貿(含建筑)領域重傷2人及以下的生產安全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并批準結案,提高辦案效率。在全市率先推行安全生產舉報獎勵制度,鼓勵全社會參與安全生產工作。
方法創新方面,蘿崗區在全省最早開始推進企業建設項目安全生產“三同時”設施設計審查和投試產驗收工作,促進企業安全生產高起點、高標準。以“生產型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評估”為抓手,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蘿崗區通過資金獎勵,引導企業參加OSHAS18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行業安全標準化評估等第三方安全認證評級活動,促進企業本質安全。還在全市率先舉行大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提升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在全市首創夜間執法檢查,有針對性地遏制夜間生產安全事故多發勢頭。
手段創新方面,創造高科技工具提升監管效率。蘿崗區自主開發了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安全生產移動執法和網上監督檢查。
記:除此之外,蘿崗區還有哪些有特色的安全生產工作方式?
賴:蘿崗區在全市率先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實行免費培訓,并免費為轄區內5 300多名企業員工提供公共安全知識普及性免費培訓教育。
2013年,蘿崗區完成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審的企業有763家,其中國家一級1家,國家二級(含省級)143家。鑒于蘿崗區豐富的標準化工作經驗,廣東省安全監管局委托蘿崗區編制《廣東省中小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辦法》和《廣東省中小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
記:2013年,蘿崗區成為廣州市試點建設的“全國安全發展示范區”。為了將這一試點建設好,蘿崗區需要在哪些方面重點進行提升?途徑是什么?
賴:廣州市為全國10個“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試點之一,廣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將蘿崗區作為全市“安全發展示范區”3個試點之一。為此,蘿崗區出臺了《關于創建全國安全發展示范區的決定》,提出了建設安全監管、企業責任、安全社區、安全文化、中介服務、應急救援等6大體系。
蘿崗區以建“全國安全發展示范區”為中心,著力壯大安全發展平臺、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強化安全管理機制,逐步形成持續的、長效的安全發展機制。
以國際安全社區建設為特色,全面提升安全生產工作基礎。在全省第一個實現所有街鎮“全國安全社區”全覆蓋的基礎上,繼續向著蘿崗區所有街鎮國際安全社區全覆蓋的目標邁進。
以強化安全綜合協調為平臺,提升安全生產齊抓共管效果。利用區安委會平臺,加強對各部門、各街鎮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協調和考核。加強安全生產考核工作,加大日常安全生產考核工作權重,發揮安全生產考核“指揮棒”作用。
以安全文化建設推廣為依托,全面提升社會各界安全素質。制作一批趣味性和知識性結合的電視、文藝作品,推廣蘿崗區優秀企業安全文化,在歡樂和笑聲中開展安全教育。依托蘿崗區安全生產信息系統三期,完善網上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系統,開設“24小時安全課堂”。
以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為抓手,提升安全隱患動態治理能力。加大區、街鎮、村居三級安全監管隊伍網格化監管,將企業等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責任化,實現對安全隱患的動態治理。建立安全生產信用信息庫,實行企業安全生產信用等級管理,并建立與企業貸款、融資、用電、用地、招投標、技改補助、年檢和評先評優等掛鉤機制。
以構建中介服務體系為突破,提升職業健康監管工作質量。2014年底前,優先培育具備職業病危害評價資質認證和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評估資質的醫療機構,以及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各4家以上。結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在每個街鎮各培育一家取得職業健康檢查資質的職業衛生服務機構,建立各有側重的職業衛生服務模式。
編輯 寧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