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飛揚
生日那天,我收到一份遠在江西的爺爺寄來的禮物。
禮物是一個方方的大紙盒,看上去很普通,端起來也不重。是什么呢?我非常好奇。
媽媽拿出剪刀,小心翼翼地把盒子打開了。
啊,我呆住了。盒子里有一個大大的保鮮袋,里面裝著一大束五彩繽紛的鮮花。
“我的乖孫女。”爺爺在隨盒捎來的信里寫道,“你一定會奇怪吧?我給你的生日禮物怎么會是一束鮮花呢?”
是啊,看著鮮花,我也在輕輕問自己。
爺爺寫道:“還記得你暑假在我們院子里開辟的小花園嗎?”看到這里,我的腦海不禁閃現出暑假里的一幕。那時候,我放假從昆山到老家小住。爺爺家的院子里有一大片空地,爺爺在里面栽種了很多菜。我到那里以后,就央求爺爺給我開辟了一個小花園,由爺爺指導我栽花種草,學到了很多園藝知識。后來,假期很快過去了,我就告別爺爺,跟爸爸一起回來了。
“乖孫女,你知道嗎?你走后,小花園里的很多花都開了,美人蕉、一串紅、彩葉草、大菊花……可多可多了。清晨的時候,我總會來到院子里欣賞你種的花,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孩子,那些盛開的花朵多像你紅撲撲的臉蛋??!”
讀到這里,我的眼前立刻浮現出這樣一幅情景:姹紫嫣紅的花兒輕輕搖晃著,散發出陣陣芳香,引來了一只只蜜蜂。爺爺端著一杯茶,在那里樂呵呵地笑著。
“在你生日的時候,我采了一些花給你寄來。禮物雖輕,但含義很深。你要記著——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你留給人們的是美好的東西,那你會非常愉快。你就是那個給予的人,比一門心思只會伸手索取的人要好多了……”
輕輕捧起紙盒里的鮮花,我感到沉甸甸的。爺爺的禮物讓我明白:“給”永遠比“拿”愉快。
點評
接觸過《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文章的人,讀此文時會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卻又在意料之外。三年級作文,模仿是起步,創新是進步。能學以致用,是本文最大的特點。文章以鮮花這個禮物為主線,告訴我們“給”永遠比“拿”愉快的道理。
【指導并置評:程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