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云路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信息,去年,中國共有287.4萬對夫妻離異,同比增長7.3%。今年一季度,全國有46.5萬對夫妻各奔東西,平均每天有5000對。婚姻發生變故,每個人都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影響,我們該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呢?不妨聽聽專家的建議——
為了孩子,離還是不離?
問:在我懷孕期間,老公就曾經背叛了我,但為了孩子我原諒了他。女兒三歲半的時候,老公又有了外遇。這次我真的無法忍受,可是想到孩子,真不忍心讓她這么小就失去家庭。我該怎么辦?
答:這個問題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具體分析。每個人面臨的婚姻問題都有特殊情況。當然,女方會因為孩子對離婚持謹慎、躊躇的態度,這很好理解。然而,是否離婚還要從夫妻關系的實際質量和長遠質量來衡量。
所謂實際質量,是說當對方有婚外情、對家庭不忠時,要分析自己婚姻的實質狀況。如果感情已經瀕臨死亡了,對方發生婚外情就很難免。這種情況下,女性要求離婚是理性的。所謂長遠質量,是雙方還有一定的感情基礎,只是丈夫在花花世界中受到誘惑,一時出軌,但假以時日,他慢慢領悟到婚外情是要付出成本的,對家庭、子女也是有損害的,而他本人對這個家庭、孩子還有很大的責任心和感情,不愿意損失這一塊。這種情況下,妻子離婚是要慎重的。
因此,夫妻關系是考慮離婚與否的首要因素。如果夫妻關系名存實亡,為了表面上給孩子一個完整家庭的感覺,不一定是明智的態度。孩子長大了,對家庭內在的裂痕不會感覺不到。
離婚了,如何保持好心態?
問:我是在屈辱中結束一段婚姻的。老公和第三者一起去了香港,開始新的生活,而我帶著留在內地的兒子相依為命。一想到前夫把自己的生活毀成這個樣子,心里就非常痛恨。雖然告訴自己要樂觀,可心里就是無法平衡,有時還會遷怒于孩子。一旦他調皮,就狠狠打他,打完他心里又非常后悔。我怎樣才能度過這段痛苦的時期?
答:怨恨的結果是生活總得不到改善,事業也得不到發展,而且還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如果自己的狀況和孩子的狀況越來越不好,心中的怨恨就越厲害。
在這個時候人要理性,走出惡性循環。良性循環的心理基礎是一定要爭一口氣,從現在開始打點好自己的生活。只有自己過得好了,才可能淡化那段恥辱對于自己的傷害。將那個傷害淡化了,精神壓力小了,才能更好地展開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開頭會比較難,要想明白,人是為自己活,別人的傷害并不是自暴自棄的理由。
離婚了,還要不要再來往?
問:女兒3歲時,我和妻子分開了,算是平和地分手吧。女兒跟著我過,我們約定好讓女兒隔一周去她媽媽那里過周末。可是,每次女兒去她媽媽那兒,回來后情緒波動就很大,吵著鬧著說想媽媽,并要求我們重新在一起生活。我總要花很多時間去安撫女兒。要怎么處理好這個問題呢,離婚了是不是最好不要來往?
答:首先,我很欣賞這兩個人的做法,離婚后仍能正常來往。孩子能去對方家過周末,這很現代,也很文明,是很多中國家庭做不到的。至于現在孩子年齡小,對父母都有感情,見到媽媽后情緒有波動,這很正常。家長要對孩子進行開導,共同說服孩子接受父母離婚這個事實,讓孩子慢慢接受和適應。
可以說,這對夫妻能有這樣的約定,至少說明當年還是好聚好散的,是講理的。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雙方可以再溝通。彼此都要在孩子面前維護對方,要讓孩子的媽媽充分地配合,孩子到她那里過周末時,不要一味寵愛和遷就,讓孩子分開時感到很痛苦。
帶著女兒,該不該再嫁?
問:我是一名單親媽媽,女兒5歲時,我與前夫離了婚。雖然也有人陸續給我介紹,但我心里總是有顧慮,如果找了不可靠的人,傷害了女兒怎么辦?因為這個原因,這些年我一直單身。我不知道要不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答:這個媽媽的顧慮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簡單地說嫁或不嫁,問題的關鍵是遇不遇得到合適的人。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再離一次婚,自己和孩子都會再次受到傷害。目前這種情況,不要拒絕介紹。有合適的,結婚是上策;沒有合適的,暫時不結婚是中策;沒有合適的,為了一個完整的家硬結婚,傷害自己和孩子是下策。
至于什么是合適的,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沒有一個簡單公式。對于這位女士,她要把男方的品德、可靠性放在第一位。男方能不能善待女兒,對家庭有沒有責任心,婚前可帶著孩子和他適當相處,看看三人之間能不能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