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廣闊
11月4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了一條微博,列舉了5種最不靠譜體檢項目,其中,用X光查肺癌被認為是最“坑爹”的。因為該體檢項目應用最廣泛,但是漏診率也相當高,即使查出肺癌,那也已經是晚期了。
在這份由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布的“最不靠譜體檢”名單中,X光片查肺癌、彩超查前列腺癌、紅外線查乳腺癌、血鈣檢測兒童缺鈣等體檢項目悉數上榜。花了錢又沒效果,這就意味著我們純粹就是“花錢買罪受”。
既然這些檢查項目“不靠譜”,為什么還受到無數市民百姓的追捧?仍舊在全國各地各級醫院大行其道?原因之一就是國內公眾醫學常識的普遍缺乏。以“X光可以檢查肺癌”為例,在很多時候,也不是自己從醫學書籍上看到的,而只是聽身邊一些人道聽途說的,就信以為真把其納入自己“醫學常識庫”,一旦感覺自己呼吸不暢,懷疑肺部有問題了,就去醫院要求做X光檢查。
所以說,公眾如何提高自身的醫學常識,政府有關部門又如何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為老百姓的基本醫學常識“掃盲”,應該是當下從政府到社會都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在我看來,“最不靠譜體檢”的存在,醫院和醫生應該承擔的責任顯然要比一般老百姓大得多。坦白點說,多數一線醫生都知道這些體檢項目對診斷某些疾病其實是沒有太大幫助,但他們仍允許甚至是“縱容”患者去做這些檢查,其背后也有原因。
一方面,在患者主動提出要進行某項檢查的情況下,醫生一般不會拒絕,往往順水推舟:你要做,我就給你做;另一方面,以上提到的這些體檢項目,往往價格不菲,醫生和醫院在創收的壓力之下,也不太可能主動拒絕患者的要求。
前面已經說了,這些體檢項目既沒有什么明顯作用,又讓患者遭罪,還浪費醫療資源,因此不應該提倡。我們除了要求患者理性對待,提升自身醫學常識之外,更應該加強對醫院和醫生的監督監管,明確某項疾病的檢查標準,改變目前這種醫生明知檢查沒用但仍不阻止患者進行檢查,甚至有意無意地誤導患者進行檢查的“亂象”。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