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面俱“道”·
高考面前人人平等
雖然中國的高考制度飽受詬病,但在沒有找到一個比高考更好的方式之前,高考相對公平公正。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各種高考加分項目紛紛出臺,在實際運作中,這些加分項目走了樣、變了味,成了某些人尋租的工具,也成了一些人用金錢和權力來為子女的未來與前程墊高的跳板。別看加的只是區區幾分,但在千軍萬馬同擠一條獨木橋的高考大戰中,即使是一分,也能把許多人從橋上擠下來。愈演愈烈的高考加分亂象,已經嚴重地背離了它的初衷,引發了許多腐敗,制造了許多不公。
為了使高考這一制度更加公平公正和透明公開,應對所有的高考加分項目予以取消,就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樣,也應“高考面前人人平等”,讓每一個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讀2014年11月[下]封面《捷足先登》)
凌 子(廣東)
·感 悟·
“短命建筑”須靠法律遏止
八億元建成的廣場僅用了四年,說拆就拆。納稅人的血汗錢被如此浪費,不僅讓人心痛,也令人憤慨。近些年,城市里的“短命建筑”常被媒體曝光。住建部的一位負責人在第六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透露:“我國是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而壽命卻只能維持二十五年至三十年。”據報道,英國建筑的平均壽命達到一百三十二年,美國是七十四年。“短命建筑”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和金錢,且破壞生態、污染環境,又易滋生腐敗,百姓對此怨聲載道。我國之所以出現諸多“短命建筑”,根源是一些官員對形象、GDP的過分追求,對土地財政的過分依賴。遺憾的是,那些把審批、規劃當作“兒戲”的人,卻沒有因其短命“杰作”被問責。
(讀2014年11月[下]《八億元廣場說拆就拆》)
陸成文(遼寧)
怎樣才算感恩
星期五早上,上小學五年級的孫子對我說:“爺爺,您給我一百塊錢好嗎?班主任老師的老婆給他生了對雙胞胎兒子,同學們商量著每人拿一百塊錢,給老師買輛童車。”我說:“你老師每月工資五千多元,他老婆在煙草公司上班,兩口子掙那么多錢,還用你們這些孩子瞎操心。”孫子帶著哭腔說:“我們給老師湊錢買童車,這不但是感恩,也算是學生對老師盡一點孝心。”聽了孫子的話,我只好掏出一百塊錢遞給他。今天上午,我邊看《感恩的窗簾》,邊想起星期六下午我到醫院看望住院的老戰友時,見到了和他住同間病房的、孫子三年級時的班主任趙教師,他雖然輸著液,卻仍然詳細詢問了我孫子的情況。趙老師家里較貧困,父母和愛人常年有病,他又要教學又要照顧病人,也累得住進了醫院。當我把趙老師住院的事跟孫子說了,并讓他到醫院看望趙老師時,孫子卻說:“如今他又要不教我們了,看他干啥?”想到這里,我趕緊把正在打撲克的孫子和他的幾個同學一塊喊來,讓他們和我共同學習了《感恩的窗簾》。孩子們雙眼都有些濕潤,孫子跟同學們說了趙老師住院的事,然后約好去醫院看望趙老師。看著孩子們遠去的背影,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好文章就是好老師,但愿孩子們都能明白怎樣才算感恩。
(讀2014年11月[下]《感恩的窗簾》)
張作光(山東)
“趨吉避兇”解“通病”
“高科技”時代,“低頭族”之崛起,幸耶,悲耶?歡呼者寥寥,多數人認為有誤人之虞。
人生如卦象,“初”時總要讀書學習,不可妄行,以奠定事業根基;“見龍在田”亦不可滿足,仍需謹慎。于競爭年代,雖有相對自由,卻缺失警惕、無所事事,以“重復而乏味”的生活延續生命,則不免淪為老子所言“自然而終、疾患而卒、過養而夭”之“十之九”眾也。故《易·大象傳》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讀2014年11月[下]《現代人通病》)
閻 侃(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