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培
見不得臉上一點油光,三天兩頭去角質,面膜一天敷幾片,看到新的護膚方法就想試,每天花在護膚保養上的時間超過兩小時……如果你有以上習慣,那你一定是患上“護膚強迫癥”了,過度保養不但無效反而更毀膚,你是不多涂點就難受嗎?如果不幸中槍,那就趕緊叫停錯誤的保養方式。
清潔強迫癥
習慣一:就怕臉不干凈,一天潔面超過兩次。認為臉上的臟東西不立即清洗就很容易滲入毛孔,多洗臉幾次,可以有效控制油脂分泌。
正解:地球人都知道,洗臉太多是不好的。過度清潔只會破壞肌膚表面的水油平衡,讓臉蛋越來越油膩。所以,每天早晚各洗一次臉就足夠了,選用溫和的水溶性洗臉產品,加上溫和的清潔方式,才是洗臉最正確的做法。
習慣二:不化妝也要用卸妝產品。認為不化妝也要卸妝的人,總覺得卸妝產品可以保持毛孔清潔。
正解:卸妝產品與肌膚接觸的時間短,不可能徹底清除頑固的粉刺角質栓,如果它的清潔力強,那么對于表皮上相對脆弱的角質層,顯然是更大的災難。就算上妝了,使用好的粉底也不會傷害肌膚,所以沒必要那么緊張兮兮。
習慣三:頻繁去角質。認為不去角質肌膚就無法吸收保養品,而且很享受去完角質后肌膚的滑膩感。
正解:角質層是肌膚對外最重要的防御層,它會隨著自然代謝自行更新。過于頻繁密集地去角質,會造成角質細胞間脂質流失,皮膚保濕能力降低。一般油性肌膚一周可以做兩到三次,干性肌膚則建議兩周做一次。
追“新”強迫癥
習慣一:每次一有新品就踴躍嘗試購買。新品的廣告太吸引人了,不嘗試下心里不踏實。
正解:別看廣告看療效,最安全的保養品,還是應該經過肌膚長期監測后,才可以使用。那些層出不窮的新科技未必能發揮其宣傳的神奇作用,還是別把自己的臉蛋當試驗田,購買前一定要謹慎考慮。
習慣二:美容達人們傳授的護膚經驗都要體驗。別人的護膚方法效果很不錯,用在自己的臉上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吧!
正解:一些所謂的美容達人并沒有專業的皮膚科常識與醫學背景,偶爾嘗試的新護膚方式也許只是巧合,而用在你身上并不一定生效,你應該更多去信任真正的皮膚科醫師的建議與分析。
習慣三:日常涂抹不夠力,還要加上導入儀。導入儀可以促進保養品的吸收,發揮更大的護膚功效吧!
正解:導入儀確實有助于護膚成分的吸收,但同時也會使一些有害物質被吸收。如果我們不了解,我們寧可用擦的方式,也不要用超聲波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面膜強迫癥
習慣一:每天都要敷面膜。看著面膜說明書上的美白、保濕、祛斑等各種功效,于是急于求成地天天敷,敷完面膜后皮膚變得好好呢!
正解:敷面膜要謹慎,好東西加強吸收,可能會過量,而壞東西加強吸收,則問題更大。頻繁敷面會使肌膚變得脆弱,想要挽救都困難。建議普通的美白、保濕面膜一周敷2~3次即可,藥妝類的面膜一周1~2次最佳,這樣才能起到最大的靚膚功效。
習慣二:面膜一敷就是半個小時。邊敷面膜邊看電視,一坐就是半個小時以上,全然忘了臉上還有張營養豐富的面膜。
正解:大多數面膜都會規定15~20分鐘的使用時間,在這個時間段里,肌膚會吸收面膜中的營養成分,超過這個時間就有可能令肌膚的水分倒流。在敷營養豐富的面膜時,不要擔心浪費而敷太久,這樣會導致肌膚敏感。
習慣三:拿自己的臉嘗試各種DIY面膜。看到電視及雜志宣傳自己DIY面膜,環保又天然,于是熱衷于各種DIY。
正解:自制面膜成分很天然,但是并沒有經過一些科學技術的處理,一般來說分子太大,難以被肌膚吸收,所以雖然有趣、省錢,但是沒有效果,而且有些成分還會引起肌膚過敏。
習慣四:不分功效混用面膜。只要是面膜,不管是保濕、美白還是祛斑,統統用上臉。
正解:不同功效的面膜其營養成分也不同,混淆使用既達不到理想的功效,而且用錯面膜還會對肌膚造成激烈的刺激,損傷肌膚。
(摘自《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