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慶
2014年10月14日國際癌癥研究組織歐洲委員會在網上發布了“歐洲抗癌準則”。此組織屬于世界衛生組織,此準則雖是針對歐洲人的,但對我國也有參考意義。
根據我國情況,有幾條可稍作變動。這次發布的是第4版,較2003年發布的第3版有不少變動,如二手煙、紫外線床及9~12條都是這一版新增加的。
1.不吸煙,不用任何形式的煙草制劑。這從1987年第一版起就放在第一條,但我國實際上還是要努力去做的。
2.家里無人吸煙,工作單位支持無煙區。這是防止二手煙,這一條尤其是公共場所無煙區還有待擴大、改善。
3.努力保持健康體重。這一條文字與過去不同,過去是“避免肥胖”。實際上肥胖的癌癥危險性不是“是”或“非”的問題,而是越肥胖則癌癥的危險性越大。
4.每天參加體力活動。限制坐的時間。雖然沒有規定活動多少時間和什么活動,但具體時間和方式可以因人而異,不過一定要盡量多動少坐,每天走15~30分鐘也好。
5.健康飲食:多吃全谷類、豆類、蔬菜及水果;限制高熱卡食物(高糖、高脂食物);不吃加工過的肉類,限制紅肉及高鹽食物。少到飯店大吃大喝,改變我國有些地區多吃咸肉、咸菜、腌臘制品等習慣。
6.如有飲酒習慣,則限制酒量。要防癌最好不喝酒。
7.不要曬太陽太久,特別是兒童。做好防曬措施,不用紫外線床。我國情況與他們不同,我國較少行日光浴,這是為了防皮膚癌。
8.工作場所如有致癌物質,則應嚴格執行防癌安全措施。
9.測家中氡水平,以防受到放射線照射。如氡過高應采取措施排氡放射線照射過多增加肺癌風險。氡為釷或鈾在極慢自然裂變過程中產生的放射性氣體。國外一般在地下室測定氡的水平,氡過多應采取排氡措施。我國在這方面重視不夠,應該對用石料的地面或桌面等測有無放射性,更應測定地下室氡水平,因氡氣體較重多在下層。
10.對婦女:母乳喂養可減少母親的癌癥風險,故應盡可能自己喂養嬰兒;絕經期的激素替代療法會增加某些癌,故應限制應用激素替代療法。母乳喂養是為了減少乳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的風險。
11.確保您孩子參加疫苗注射計劃:乙型肝炎(對新生兒);人乳頭狀瘤病毒(HPV,對女孩)。前者是減少肝癌風險,后者是減少子宮頸癌風險。但后者是否女孩也要注射、是否要延遲一些時間還需要討論,因我國性開放程度與歐洲不同。
12.參加有組織的癌癥篩查計劃:胃腸道癌(男性及女性);乳癌(婦女);子宮頸癌(婦女)。胃腸道癌主要是對結、直腸癌,早發現這些癌,早治療,預后是良好的。
(摘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