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杯自來水,一杯純凈水,同時插入一種名叫“水質電解器”的儀器,通電30秒,3分鐘后,自來水表面漂浮起一層厚厚的黑污垢,而純凈水卻只有極淡的黃色——這是最近網上流傳的一個水質試驗。
自來水真有這么臟嗎?事實上,這僅是一個水能導電的實驗。在實驗中,以鐵棒為正極,鋁棒為負極,通電之后,鐵原子就會丟失電子,成為鐵離子。二價鐵離子在水溶液中呈綠色,三價鐵離子呈紅棕色。當鐵離子在水中遇到氫氧根離子,就會結合生成紅棕色、不溶于水的氫氧化鐵,肉眼就看到了紅黑色的絮狀沉淀。
最初,這個“戲法”是純凈水設備的推銷人員用來推銷產品的。采用反滲透膜的凈水設備產出的是純水,導電率非常低,與自來水在電解反應中的表現會有明顯差異,極易誤導老百姓,認為污垢來自自來水。醫學專家表示,長期飲用純水對人體健康并沒有好處。